秦桧夫妇一心想把大宋国卖给兀术,为此不惜一切代价,所以岳飞就成了他们最大的障碍。
为了除掉岳飞,他们想了很多种办法,真正付出行动的有两次,第一次岳家军险些全军覆没,第二次则是成功的将岳飞父子害死。
而岳飞却是以德报怨,为了维护自己忠义之名,曾经三次出手保护秦桧。其中意味,读者只能自己去体会了。
毒计一:御酒下毒攻破洞庭湖杨幺的藏金窟以后,朝廷为了酬功,赏赐给岳家军御酒三百坛。
秦桧竟想出一条毒计,让心腹家将在三百坛御酒中都投入剧毒,然后送到了岳飞的军中。
如果没有人发现,那么岳家军必将全军覆没,主要将领基本上都难逃毒手。
幸亏牛皋好奇心重,偷偷地打开了一坛酒,作者又为他强行赋能,让他单凭酒味就能闻出里面的猫腻。
于是他让车夫先吃了两瓢,车夫的酒一下肚,立马疼得满地乱滚,不多时就七窍流血而死。
牛皋见状大惊,将三百坛御酒悉数打碎,这才让整个岳家军逃过了一劫。
岳飞因为牛皋打碎了御酒,却当场大怒,下令将牛皋拉出去砍了,幸亏韩世忠在旁劝解,岳飞才决定把牛皋赶走。
毒计二:假传圣旨朱仙镇之战以后,岳家军兵势大盛,岳飞正准备直捣黄龙府。此时的兀术,陷入了极大的恐惧与绝望,所以便催促秦桧采取手段。
秦桧便以和谈为由,假传圣旨,下令让岳飞班师,为了催促岳飞尽快上路,一日之间连发十二道金牌。
在岳飞回临安的途中,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再次派人假传圣旨,将岳飞押解回京论罪。
岳飞被押解进京以后,在秦桧、万俟卨、罗汝楫等奸臣的勾结下,受尽了白班酷刑,最终被害死在了风波亭。
忠义一:张保岳飞入狱之后, 张保赶到临安探监,他本来是想采用不合法的手段将岳飞救出,却被岳飞断然拒绝。
张保无可奈何,万念俱灰,便一头碰死在了囚牢的围墙石上,算是为岳飞殉了节。
此时的岳飞,为了维护自己的忠义之名,可以说是一心求死,坚决不肯通过非法手段求生,更不会向奸臣秦桧妥协。
为了维护自己的忠义之名,张保算是成了第一个小小的牺牲品。
如果以张保的方式救岳飞出狱,岳飞为了挽回自己的清誉,唯一可采取的办法就是“清君侧”,那秦桧之流必然难逃一死。
岳飞此举,也算是以德报怨,第一次在无形之中保护了秦桧。
忠义二:余化龙、何元庆岳飞遇害以后,岳家军兴兵临安为他报仇,大军行至长江江面的时候,岳飞显灵阻止他们前行。甚至不惜兴起巨浪,掀翻了岳家军的两条小船,不知道多少人稀里糊涂的命丧长江。
岳飞的此举,表明了他决绝的态度,所以才打消了众人“清君侧”的念头。
然而,作为岳飞的结义兄弟,余化龙、何元庆虽然尊重了岳飞的态度,却由于不能为岳飞报仇,忠烈的品格让他们无法自立于世间,所以两人纷纷自刎于江面,成为了维护岳飞清名的第二、三个牺牲品。
岳飞的此举,在保护了自己所谓“清名”的同时,也相当于直接救了秦桧一干奸臣的性命。
因为如果他没有横加阻拦,岳家军的第一个寻仇对象就会是秦桧,那时他绝无生存之理。
忠义三:施全施全可能曲解了岳飞的意思,他以为岳飞之所以阻止他们报仇,是不想让他们以武犯禁、冒犯朝廷。
所以,他决定选择另一种报仇的方式,他学习战国时期为智伯复仇的豫让,躲在秦桧必经之路的桥下准备刺杀。
就在他即将得手的那一刻,手臂却突然动不了了,原来是岳飞的阴灵再次横加干涉,强行拉住了施全的手臂。
总之,秦桧怎么死都可以,就是不能死在为自己报仇的名义之下,这是岳飞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所以,施全反被秦桧擒获,在受尽了各种折磨以后,英勇不屈,骂贼而死。
至死,除了殉节没死成的牛皋以外,岳飞的所有心腹将领都已经被害死,他也可以安心的入土了。
岳飞的一番努力没有白费,若干年以后,秦桧、万俟卨等一干奸臣都得到了因果的报应,在昏庸的宋高宗死后,岳飞的忠义之名也终于被恢复,他所有的坚持和牺牲都得到了最终的回报。
他的儿子岳雷,也得以继承他的遗志,被宋孝宗封为扫北大元帅,带领新岳家军再次出征,大破兀术五十万大军,最后直捣黄龙府。
到此时,当初对岳飞所有行为的不理解总算是有了结果,岳飞也终究可以求仁得仁、名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