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近代杰出人物简介(第一篇)

于禁说过去 2023-12-16 03:05:04

王韬(1828年11月10日-1897年5月24日),原名是王利宾,字兰瀛,后改名为王瀚,字懒今,苏州府长洲县甫里村(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人。清末学者、维新思想家、文学家、报人。第一代走向世界的江南知识分子,主张变法维新,倡导改革,是近代早期启蒙思想家,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巨大。 他从事西学东传工作,通过译书 、办报、主办考课等方式,促进了近代观念传播,为推动中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作为文学家,在政论文、游记、文言小说、诗歌等方面均有建树,为推动近代文学转型开先声。

张一麐(1867年-1943年10月),字仲仁,号公绂,苏州吴县人,著名爱国人士。清光绪间举人,曾入袁世凯幕府。1911年武昌起义后,在苏州劝说江苏巡抚程德全脱离清朝独立。民国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期间,历任总统府秘书长,机要局长和教育总长等职。袁死后,南北分裂,力谋统一未成,遂隐退回苏。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苏州开设医院,救护伤兵,收容难民,并和李根源等倡议组织老子军,激励群众抗日情绪。他十分热心苏州地方公益事业,带头捐款开办公共图书馆。现苏州大公园和体育场的格局,也出自他的设计。还力促民国《吴县志》的出版,并为县志写了序言。

沈缦云(1869年2月-1915年7月23日),出生于江苏吴县。1905年与无锡实业家周舜卿合资,创办了上海信成商业储蓄银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商办储蓄银行。沈缦云曾资助于右任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宣传革命。同时,由于右任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沈缦云在辛亥革命中倾全部精力与资财献身革命,为光复上海立下汗马功劳。孙中山先生亲书“光复沪江之主功”匾额赠之,以彰其功。二次革命失败,他避居大连,联络革命志士,秘密进行反袁活动。1915年7月23日,被袁世凯遣人密谋投毒杀害,年仅46岁。

沈钧儒(1875年1月2日-1963年6月11日),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出生于江苏苏州。1905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五四运动期间,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1936年,他与宋庆龄等发起并组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触怒当局而遭入狱,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领头人。之后,他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建立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民盟中央主席等职,被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

吴梅(1884年-1939年),字瞿安,号霜厓,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现代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1922年秋至1927年春,在南京大学的前身国立东南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任教五年。1928年秋至1932年春,1932年秋至1937年秋在中央大学任教8年半。培养了大量学有所成的戏曲研究家和教育家。吴梅在文学上有多方面成就,在戏曲创作、研究与教学方面成就尤为突出,被誉为“近代著、度、演、藏各色俱全之曲学大师”。

俞子夷(1886年1月3日-1970年7月),出生于江苏苏州,后迁居浙江,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一生历经晚清、辛亥、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至新中国成立。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毕生从事小学教育的实验和研究,重视小学算术教材教法的探索,是20世纪以来中国最早研究小学数学教育的学者,可以称为中国算术教学法的奠基人。

蓝公武(1887年1月23日-1957年9月9日),字志先,祖籍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古城村,生于苏州。191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1913年赴德国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回国。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想。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任教,讲授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抗日战争时期,因在高等院校宣传抗日救国主张,1940年曾被日本侵略军宪兵司令部逮捕关押,后经亲朋营救获释。1945年夏到晋察冀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柳亚子(1887年5月28日-1958年6月21日),江苏吴江黎里镇人,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民主人士、诗人。1903年参加中国教育会,后入同盟会和光复会。1905年创办《复报》,1909年创办南社,1914年至1918年任南社主任,曾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他还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此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王佩诤(1888年~1968年),原名鼎,字培春,後改名謇,字佩诤,号瓠庐,晚号瓠叟,另有谔公、士一、佩頳、老瓠等号,江苏苏州吴县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版本目录家和考古学家,同时也是藏书家和书法家。1915年东吴大学毕业,先后在苏州女中、振华女中、东吴大学及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供职,又加入章太炎国学讲习会。1937年移居上海。历任上海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及建国后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

孙本文(1892年-1979年2月21日),字时哲,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是最早把文化学派介绍到中国来的学者之一,并建立了他自己的“系统社会学体系”,有“中国社会学界的泰斗”之誉。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门,毕业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任国文和哲学教员。1921年赴美留学,1925年在纽约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1928年以后长期担任中央大学教授。曾任中央大学社会学系首任系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中央大学教务长、教育学院院长、师范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理事长、中央大学校务维持委员会三位常委之一。1949年后一直担任南京大学教授。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知道的近代名人,欢迎补充。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

0 阅读:46

于禁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