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让教学回归"学习发生"的本质现场

浩慨解读物理 2025-02-28 05:33:03
返璞归真:让教学回归“学习发生”的本质现场 在教学观摩时,我见过这样的课堂:为了呈现“项目式学习”,教师设置了六七个交叉环节,学生忙忙碌碌,又是小组讨论,又是角色扮演,整堂课热热闹闹,可课后一问,学生却连知识点都没记住。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当下课堂普遍存在“三重三轻”问题:过于追求形式创新,却忽视了实质突破;只图课堂热闹,却不重视学生思维发展;教师尽情表现,学生参与度却很低。像某校在“课堂革命”评比中,有教师把古诗词鉴赏课变成了才艺展示,学生又是诗词接龙,又是跳古典舞,45分钟过去,基本的情感体悟都没完成。这就像杜威说的,教学成了表演程式,教育也就没了灵魂。教育部调研数据显示,超七成教师觉得当前教学创新形式大于内容。在一些优质课评选中,很多课过度依赖技术,学生注意力根本不集中。这说明,当课堂变成展示舞台,就偏离了学习的本质。 真正有效的教学,应该像搭建脚手架一样,给学生精准支撑。比如临沂某实验学校的数学老师,针对学生基础薄弱,设计了“三阶递进式”教学,课前用微课自学,课中用思维导图构建体系,课后通过错题诊所巩固,班级平均分大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变强了。成功的教学设计,要遵循“三线合一”,以学生认知规律、学科核心素养、真实问题情境为基准。像苏州某中学讲《辛亥革命》,把课拆解成几个模块,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完成知识建构,实现了从被动学到主动建构的转变。 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在今天依然实用。杭州有位特级教师,备课笔记里详细记录着每个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问题精准施策。胶州有位乡村数学老师,坚持“三不讲”原则,把课堂时间合理分配,班级优秀率连续三年超过城区平均水平。这都说明,真正的教育艺术,是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回归教育本质,让学习真实发生。不再只追求课堂形式的花样,教师用心研究学生学习规律,评价体系关注学生成长,这样教育的春天才会到来。正如怀特海所说:“教育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考还给教师,把成长还给生命。”这就是我们寻找教育本真的答案。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