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村民家3头牛失踪,在放牛地附近发现虎印,比成年男子手掌还大
6月3日,黑龙江饶河县五林洞双胜村一村民,发现自己家散养的3头牛不见踪影,第二天村民召集了亲朋好友5人结伴进山找寻,他们先是用无人机在上空盘旋找了一圈,由于森林太过茂密,草也长得高,无法观察到林中的情况。
而无人机在那样环境,又不能飞太低,太低的话可能会挂在树上,一行人只能进山找,进山前他们先是在路边放了一发冲天炮,这样能威慑一些大型动物。
找了一会后,他们在附近发现了一个老虎脚印,用手掌丈量了一下,这虎印比成年男子的手掌还大,一个独立虎趾的大小有两个手指那么大。
小牛犊疑被东北虎咬死,脖子和腰部有虎牙印,两头大牛依旧不见踪影
经过3个小时的找寻,他们发现了一头小牛的尸体,因害怕老虎在周围守着它的食物,又放了一响炮,通过观察发现,小牛身上有两处老虎牙印,一处是牛肚臀部,一处是牛脖子上,看来东北虎采用必杀绝技“锁喉”。
通过牛身上牙印的深度和虎掌的大小,村民初步判断,这是一头500斤左右的成年东北虎。另外两头大牛依旧不见踪影,怀疑是被东北虎咬死拖走了。
这也可能解释了小牛被咬死后没吃掉的原因,那就是东北虎已经吃饱了,拖了两头成年牛后累了,可能躲在某个角落休息,等到体力恢复,它便会回来拖走小牛,许多大型捕猎者都有藏食的习惯,比如金钱豹会将猎物晾在树上,一头几百斤的牛,老虎一次也吃不完,可能会藏在某个隐蔽角落。
村民将找牛的过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最初有网友怀疑,是不是有人为博流量故意说有老虎袭击牛,6月5日,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表示,此事属实,东北虎在当地出现已常态化,因有规定禁止上山放牧,此次遭遇的损失需要村民自行承担。
其实,这已不是东北虎第一次在黑龙江境内袭击家畜,去年5月份,在黑龙江牡丹江东宁市附近连续3天有3头家畜遭东北虎袭击受到许多人的关注。
东北虎为何会捕食家畜呢?
家畜比野生动物容易捕获,特别是散养在山上的牛和羊,对于东北虎而言那简直就送到它领地里的“美味”,当然也有个别东北虎会下山进村到牛圈觅食,一般多是一些老年虎以及一些刚学会捕猎的亚成年虎,它们的捕猎能力较差,就把主意打到了家畜身上。
就是青壮年东北虎在野外捕猎,成功率仅有10%,东北虎一般采用伏击的方式捕猎,它们先偷偷接近猎物活动的区域,蹲在隐蔽的地方挑选目标,确定后就要再次向目标移动,直到达到可攻击范围,若在此期间被猎物发现,那基本就宣布捕猎失败。
东北虎夜间活跃,白天也会出来溜达
东北虎并不是完全的夜行性动物,有时白天也会出来活动,当然晚上活动更加频繁,它的眼睛上有个特殊的反光层,名叫脉络膜层,脉络膜层就位于视网膜后面,通过增设入射光线的亮度,食物看起来更清楚。
正因为如此,东北虎的夜视能力比人类高出了6倍,所以它能够在晚上伏击猎物,7.5厘米长的巨大犬齿,能够刺穿主动脉,切断脊髓,同时强有力的下颚轻易就能压碎猎物的器官。
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体色随季节而变化
东北虎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它的毛色也会随季节有所变化,寒冬时节,它的毛会变长变厚,颜色变淡,以便它在雪中藏身,炎热的夏季,它的毛会变得短而薄,毛色变深,容易与森林融为一体。
东北虎的体长约2.5米,体重约250公斤,这让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是森林中的霸王。上世纪,东北虎一度被认为是凶猛的“害兽”,遭到人类的捕杀,同时森林的砍伐,以及有蹄类动物被猎杀等因素,造成东北虎数量急剧下降。
大力保护下,东北虎数量稳步增加
在意识到东北虎对整个生态的作用后,便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此还在黑龙江、吉林等多地设立了保护区,同时还将其捕食的对象也保护了起来,比如像鹿、狍子、麂子等,就连无危的野猪都被列为“三有保护动物”,这样一来,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017年,还建立1.5万平方公里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园内有上万台红外相机监测着东北虎,以便更加具体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在国家大力的保护下,2022年中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已增加到60多头。
可怜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