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字路口的A股,IPO怎就不能停一下?

乘风破浪孤独人 2023-10-08 02:35:01

如今,A股市场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2007年前沪指的6124点甚至像珠峰一样,成了A股股民心中永远的痛;2015年的5178点给股民再补了一枪,心有余悸;而目前在“利好”频发的情况下A股仍日渐低迷,着实让人心碎。疫情三年对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求不足,经济低迷,国内经济亦艰难度日,实体经济越是困难 ,疫情过后,人们越是对A股充满了期待,然而A股的表现却让人失望。此时此刻,客观地说,目前国家需要一场牛市改变宏观经济环境,股民早已对牛市望眼欲穿。

在唯物辩证法中,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无疑,A股低迷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内因,问题在于上市公司的整体数量、质量。

实体经济低迷是股市疲软的内在原因,无论如何,都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因为IPO频繁、再融资过度、大小非减持,就认为这些原因是A股低迷的根本原因,这些因素只是助力了A股的下跌,是外因。

回顾美股历史,上个世纪的大萧条之后,虽然美股也出现过黑色星期一、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金融危机等股市大跌,但美股似乎总是能找到上涨的理由,快速修复上升的通道。漂亮50、电气化、信息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优胜劣汰,每次浪潮都能产生出几家巨型企业,推动美股几十年的一路上涨;同时淘汰无数的落后企业,既保持了股票池内股票数量的相对稳定,又保证了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所以长期看,美股指数的上涨自有其内在规律。

A股2001年、2008年、2015年三次大起大落后似乎伤了元气,持续低迷,时下竟然与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股市走势极其相似,可怕的是,那可是日本失去30年的开始,前车之鉴并不遥远,相信A股不应该、也不会犯下同样的错。

A股之所以3000点反复徘徊,与缺乏真正的驱动引擎相关。A股每次浪潮几乎最终均以泡沫的破灭收场,与美股同步的2000年的科技泡沫破灭,美股淘汰了雅虎,IBM、思科没落,但微软、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崛起,而A股几乎没有走出一家有真正实力的科技公司;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球股市暴跌,美股却迎来了科技股大爆发,亚马逊、FACEBOOK、特斯拉、英伟达等科技企业应运而生,而同期A股却陷入了金融地产白酒的发展怪圈,似乎注定了如今的命运。

当前随着不断的加息美股看似摇摇欲坠,但OPEN AI等人工智能新秀再度横空出世,接过了接力棒,继续领跑全球。反观A股,竟然被讽刺为骗局,虽有抹黑之意,但也绝非空穴来风,又怎能给予一个长期徘徊不前、只长胖不长高、回报率低迷的股市较高评价呢?

不断的科技创新是美股近几十年不断走强的最强有力引擎。

如今,恒大的倒塌引发了房地产产业链的连锁反应,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在让资本反噬曾经看似繁荣的地产经济。经济陷入发展瓶颈期,A股市场也再次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怎样为实体经济助力,让投资人得到真正的回报,何去何从考验着A股所有参与者的智慧。

我们不能因为寒武纪的战略性投资股东清仓减持就否定科创板的IPO方向,减持的确应该规范,管理层也出台了相应办法。当然,扑克牌、蚊香生产商上市也无可厚非。

但这些细枝末节都不是构成A股的重点。

当前,A股的重点是要重新制定一套相对完整的IPO办法,助力实体经济,孵化真正的科技创新企业,扶持股市良性发展,让投资人得到企业成长的红利。从定价机制、减持规矩,到退出机制等,都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重新审视,即使是实施注册制,860多家企业IPO排队、堰塞湖越来越大、企业飞蛾扑火一般上市绝非是正常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股IPO方向,决定着股市的发展方向。

基金询价定价、网上配售抽签的发行模式,人为设计成了稀缺资源的饥饿营销模式,难道这种高定价发行模式真正市场化了?目前是否合适值得深思。

临时出台办法修改规则,修修补补,也不应该是常态。例如,人们对大小非减持意见大了,就临时出台减持新规修改规则,那么对前期投入的风险投资是否意味着打击呢,会不会影响日后更多初创企业的发展呢?是否考虑过?

既然如此,诸如此类的老问题解决之前,站在十字路口,疲惫不堪的A股,新股IPO怎就不能停一下?

0 阅读:2

乘风破浪孤独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