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湖北省曾隶属哪个军区辖区?为什么又划入中部战区?

清浩谈军事 2025-03-23 18:44:39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在武汉积极展开全面救治工作,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武汉有个中部战区总医院。这次疫情的发生地武汉和湖北属中部战区辖区,在成立战区之前属广州军区辖区。那么,武汉和湖北历史上曾属于那个军区?为什么划入中部战区?

中部战区总医院

武汉和湖北刚解放时隶属华中军区

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第十二兵团)进行汉浔间渡江作战,从武汉至九江间横渡长江。5月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至22日,先后攻占附近的咸宁、通山、鄂城、大冶、阳新等地。5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湖北军区成立,李先念任省府主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5月22日,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武汉警备司令部在汉口成立。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武汉军管会)隶属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为武汉解放初期军事管制时期的权力机关,统一领导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工作,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政、副主任陶铸任武汉军管会正副主任。武汉警备司令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兼,隶属武汉市军管会,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兼任武汉警备司令部司令,陶铸为政治委员。

武汉市军管会臂章

6月7日,为加强对进军中南部队的统一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军区宣布成立,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治委员,邓子恢任第二政治委员。16日,第四野战军领导机关与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合并为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下辖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兵团和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军区。

注意:此时的湖北军区不是湖北省军区,是二级军区。当时全国实行四级军区体制,即在中央局相应的区域设一级军区(大军区),在中央分局相应的区域设二级军区,在省和行政区设三级军区,在地(专)区设军分区。各级军区均以所在区域的地区或地点命名。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直辖的一级军区共5个,即东北军区、华北军区、华东军区、华中军区、西北军区。1950年2月又成立西南军区

1950年至1955年隶属中南军区。

根据中央军委1949年12月26日的决定,1950年1月1日,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于汉口改称为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主要领导人无变化。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辖第十二、第十三、第十五、第二十一兵团和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军区及特种兵、军政学校等,共150万人。当时汉口为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湖北军区、武汉警备司令部驻地。

1950年4月,第四野战军机构取消,但番号习惯上沿用到1954年,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改称中南军区。1950年9月31日,第一五三师改组为中国人民公安第九师兼武汉警备司令部。

1952年7月,中南军区领导机关由汉口移驻广州市,林彪任司令员,叶剑英任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罗荣桓、邓子恢、谭政任政治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关防

汉口作为华中军区和中南军区领导机关驻地历经三年。

到1954年,经调整合并,全国仅保留山东、福建、云南、西藏、新疆5个二级军区,其他省军区均为三级军区,中南军区所属的湖北军区也由兵团级的二级军区改为军级的三级军区。

1955年至1985年隶属武汉军区

1955年2月11日,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党的中央局、中央分局的设置情况,国务院、国防部发布“关于全国军区重新划分的决定”,决定将6个大军区改划为12个大军区。

1955年5月1日,根据国务院2月11日关于全国军区重新划分的决定,解决原中南军区辖区过大,腹地纵深过长,战时不便指挥的问题,以湖北军区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兼湖北军区,陈再道任司令员,王任重任政治委员,负责统一领导指挥河南、湖北两省军区和驻该两省境内的陆军、空军、防空军、公安军。军区机关驻武汉市。

新组建的武汉军区位于华中地区,辖区只有两个省,是当时较小的大军区之一,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没有边海防的军区,而武汉军区处于多个方向的战略腹地,因此赋予了战略预备队的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关防

1955年7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原一、二、三级军区统一改称军区、省军区,全军由原来的四级军区体制改为军区、省军区、军分区三级军区体制,武汉军区兼湖北军区改称武汉军区兼湖北省军区。

1956年7月改由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兼湖北省军区,武汉军区免兼湖北省军区。1957年5月,为执行中央军委关于裁减军队数量、提高军队质量的方针,武汉军区撤销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兼湖北省军区,改称湖北省军区,隶属武汉军区。

从1955年到1985年这30年,湖北省军区都属武汉军区建制。这期间,大军区先后调整为13个和11个。

1985年至2016年隶属广州军区

1985年6月,为适应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并解决现行军区体制存在的战役纵深浅、独立作战能力弱、机构重叠、后方部署重复等问题,中央军委决定将11个大军区调整为7个大军区。

遵照中央军委关于合并整编大军区的命令,撤销武汉军区,分别与广州军区、济南军区合并:湖北省军区和驻湖北省的部队划归广州军区建制;河南省军区和驻河南省的部队划归济南军区建制。调整后的广州军区,由于湖北省的划入,战区范围扩大,兵员充足,物质资源雄厚,战役纵深加大,提高了独立作战能力,更符合战略区要求。

此后,湖北省军区属广州军区建制也长达30年。

2016年隶属中部战区

2016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战区正式成立,原七大军区撤销。中国军队由此进入“战区时代”。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均为正大军区级,归中央军委建制领导。

军区改战区,是从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出发,根据我国安全环境和军队担负的使命任务确定的。战区作为本战略方向的最高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统一指挥战区内的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部队,担负应对本战略方向安全威胁、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使命。

调整后的战区,由于数量减少,地理区域有所扩大,每个战区内均辖5~6个省(区),增加了战役纵深和资源储备。

五大战区示意图

其中,中部战区以原北京军区(划出内蒙古自治区)为主,和原广州军区的湖北、原济南军区的河南、原兰州军区的陕西辖区合并而成。辖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湖北等7省市,面积930187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4120万(2024年),在五大战区中人口最多。领导和指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湖北等7个省市境内的武装力量。

中部战区领导机关驻北京,战区陆军下辖第81集团军、82集团军、83集团军,作为总预备队的空降兵军也在中部战区辖区内。湖北省军区隶属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根据战区主战原则,作战指挥上归中部战区。

中部战区臂章

中部战区辖区与原北京军区相比,整体上南移了不少。京、津、冀、晋建国后就是华北军区和北京军区辖区;鄂、豫两省在战区调整中变动最多,六大军区时属中南军区,十三大军区时属武汉军区,七大军区时分属广州、济南军区,一直处于战略预备队位置;陕西省原属西北军区、兰州军区,传统上一直属于西北地区,但从中国版图上看陕西正处于中心,中国地理坐标中点就在陕西省中部泾阳县。将这三个省划入中部战区,战区腹地已达中原、关中和江汉地区,资源充沛,即可担负拱卫首都重任,又便于支援其他战区。

中部战区在全国位置图

湖北省位于中部战区最南部

其实,早在建国后第一次大军区调整时,就有战略储备区的设想。1954年12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总参谋长粟裕所作《关于全国军区划分的几个初步方案》中,第一方案全国分十四个军区,其中沿海六个军区为准备战区(指挥职权相当于集团军一级),内地八个军区为战略储备区(指挥职权相当于军一级)。这一方案中,湖北军区、河南军区、陕西军区均列为战略储备区。

作为战略储备区的条件是:处于战略腹地,资源丰富,兵源充足,利于平时屯兵、战时出兵。

现在看来,将战略腹地的湖北、河南、陕西三省划入中部战区,作为可以支援各战略方向的总预备队,并不是新的想法,而是几十年前就有的战略构想。

湖北省举行2025年上半年新兵入伍欢送仪式

0 阅读:89

清浩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