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抢座风波:12岁女孩与73岁阿婆的冲突终落定。
近日,上海地铁2号线一起抢座纠纷引发的诉讼尘埃落定。2025年1月,法院经审理后,驳回了12岁女孩小张因抢座纠纷起诉73岁陈阿婆母子索赔15840元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小张就诊时距事发已间隔数月,就诊记录中病情描述基于自述,医院诊断结果也以此为依据,难以证明其诉称的精神损害与陈阿婆母子行为存在因果关系。
这一判决无疑是基于严谨的证据审查和理性判断,值得为法院的公正裁决点赞。它既维护了法律的严谨性,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随意索赔风气,给社会树立了一个明晰的司法标杆 。
在中国,尊老敬老一直是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主动给老年人让座,这一小小的举动,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价值与人文关怀。而此次事件中的主角之一,12岁的小女孩小张,这个年纪的她以及她的父亲,理应明白这个道理。另一位主角,73岁的陈阿婆,年逾古稀,本就应该受到年轻人和青少年们的尊重与照顾。
时间回溯到2023年12月7日19时10分左右,正值晚高峰,上海地铁2号线车厢内人潮涌动。12岁的小张和73岁的陈阿婆几乎同时发现了一个空座位,两人互不相让,一场激烈的冲突就此拉开帷幕。
小张的父亲张先生称,当时小张正常落座,却被陈阿婆强行挤开。张先生觉得陈阿婆作为长辈,不应该和一个孩子抢座,便出声指出。然而,陈阿婆不仅没有道歉,还和儿子一起对他们父女进行辱骂。
但陈阿婆的儿子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他表示,根本不存在强行抢座这回事,是张先生先指责陈阿婆,才引发了争执。而且,在争执过程中,小张最后坐到了陈阿婆的腿上。
随着矛盾的升级,张先生拿出手机想要记录下这一切,没想到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陈阿婆的儿子,他试图抢夺手机,场面一度失控。张先生回忆,陈阿婆母子持续对小张进行辱骂,小张被吓得崩溃大哭,且哭声持续了数小时。几分钟后,张先生选择报警,可即便如此,陈阿婆母子依然拒不道歉。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2024年3月,也就是事发三个月后,小张前往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被诊断为伴有焦虑的适应障碍,后续还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张先生认为,女儿的心理问题正是由这起地铁争座事件引发的。他心疼地说,小张至今都还处于恐惧的阴影中,夜晚难以入睡,还容易惊醒,甚至不敢独自进入公共场所,在家也变得沉默寡言。
基于此,小张将陈阿婆母子诉至法院,要求他们赔偿医疗费840元、精神损失抚慰金10000元、律师费5000元,总计15840元。然而,法院最终的判决驳回了小张的诉讼请求。这起案件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在公共场所中,面对类似的冲突,我们究竟该如何妥善处理呢?是应该秉持尊老的传统,还是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寸步不让?又该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