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几千年都无法摆脱,读书是为了“做官”?

俇攘 2024-12-25 20:03:18

近年来,受全球性消费市场紧缩导致我国经济下行的影响,社会工作岗位越来越少,人才流动也渐渐放缓,很多大学生还未步入职场就已经失业,这不由的让人深思,我们寒窗十余年读书是为了什么?和平年代,并不是所有人都怀揣着为了民族复兴而读书的壮志,读书对于大多数而言,只是为了提升自我价值,在社会上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小则影响自己的家庭,大则庇护一方百姓。简单来说,读书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生活,建设精神文明。

而随着经济下行,人们追求的无非是一份稳定,毕竟社会上升通道有限,在哪里都是牛马,与其在社会上搏杀,不如通过残酷的竞争上岸一劳永逸,于是“考公热”延续多年,到目前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所有人,尤其是适龄大学生,都不约而同的走到了考公这条线上了,毕竟工人不再是光荣的象征,流水线成为了吃人的恶魔,只有编制成为了香饽饽。

古代殿试‍

这似乎又让人联想到封建社会时期,科举制度盛行时期,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心怀一个梦想“十年寒窗无人问,金榜题名天下知”,而将毕生的大好年华与青春岁月完全倾注在儒家经典中皓首穷经,许多人穷极一生,连个秀才都中不了,就此虚耗光阴,只为了科举梦和做官梦。在那个时代,读书人几乎就是为了科举而读书,而科举几乎是普通人做官的唯一途径,所以也可以说,天下士子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当然,科举算是古代最为公平的一场应试教育,虽然各地读书氛围和教育水平不一样,但是机会却是均等。在中国古代社会,科举制度是一项极为发达的选拔制度,它不仅影响着国家的政治运作,更深刻地塑造了当时的教育模式和知识传承体系。

科举,这一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自隋唐时期创立以来,便成为无数士子追求仕途的必经之路。而在这条充满艰辛与挑战的道路上,读书无疑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准备和支撑。本文旨在探讨古人为了科举而读书的种种情形,以及这一行为背后的深刻意义,特别是到了科举后期的明清时代,许多士子深陷八股文之中,变得过于迂腐和愚忠愚孝,为了科举考试而读书,实则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禁锢。

古代科举选官制度

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应试规章制度,千百年来一直深刻影响着读书人的命运与社会的文化形态。这一制度把读书与为官紧密相连,使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深入人心。虽然,科举制度下读书是否仅仅是为了当官,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能够识文断字在古代社会地位能够有所提升,但是官本位思想萦绕在国人头顶数千年,其后劲之大难以估量。

然而,科举制度并非仅仅是一个选拔官员的工具。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读书学习,培养了一批具有文化素养和治国才能的人才,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科举考试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往往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他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能够秉持儒家伦理,推行仁政,维护社会稳定。因此,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当官,更是为了培养一种治国理政的能力和素养。

古代读书人

此外,科举制度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在古代社会,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能够接受教育的人并不多。而科举考试作为一种选拔制度,它激发了广大士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他们通过读书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还对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科举制度下,读书成为了一种风尚,它引导人们走向正道,遵纪守法,安享幸福。这种社会教化功能,使得科举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也存在一些弊端。由于科举考试成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导致许多人将读书视为唯一的出路。他们为了考取功名,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书本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这种单一的价值导向,使得许多人陷入了读书的误区,将读书仅仅视为一种获取功名的手段,而忽视了读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古人的读书,往往是以家族和大家庭为基础的,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古代书香门第

在古代,能够称为“书香门第”的家庭,往往拥有丰富的藏书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些家庭重视教育,认为读书是改变命运、光宗耀祖的重要途径。因此,从孩童时代起,子弟们便被寄予厚望,被引导进入书的世界。家中长辈或聘请名师,或亲自授课,传授经典儒学、诗词歌赋、历史典故等,旨在培养子弟们的文化素养与道德情操。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不仅仅是一种学习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子弟们晨昏定省,寒暑不辍,日复一日地沉浸在书海之中,汲取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

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从启蒙教育开始,启蒙教育是古代读书人踏上科举之路的第一步。孩子们从小需要开蒙,这相当于现在的小学一年级。授课的内容里包含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本蒙学经典。《三字经》会讲述一些做人的简单道理,内容涵盖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道德等多个方面,为小孩子建设基础的人生观。《百家姓》则是一部关于我国姓氏的作品,非常押韵,易于记诵。《千字文》则是由一千个对仗工整的汉字组成,内容包含历史、修身、治国、田园等,文采斐然。这些启蒙读物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识字,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求知的种子。

古代启蒙教育

在完成启蒙和识字之后,开始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主要是学习四书五经这一系列的儒学经典。尤其是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儒学名作在古代科举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基本就相当于是常规教材。《大学》《中庸》是从《礼记》中摘出来的两部分内容,南宋理学家朱熹加以分章断句注释,为科举学子们建设基础的三观。而《论语》《孟子》则进一步建立了深层次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书籍的学习不仅要求孩子们能够背诵,更要求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其中的道理,而且还能够烂熟于胸,做到可以断章而取义,为日后的科举之路奠定基础。

自清朝中后期,随着西学开始盛行,很多实用主义学科不断涌入,科举被废除,似乎给了很多读书人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各种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创办,到了民国时期,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小学、中学和大学,培养了一批崇尚科学的人才,这些人才最终进入了各行各业,成为了时代的砥柱。不过这些新人才,仍然大量进入了政府和国家机构,似乎不进入权力的中心呼风唤雨,就等同于被时代埋没!

然而历史照进现实,随着近年来持续升温的“考公热”蔓延,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开始了变成定向培养人才,使得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并不会第一时间选择自主谋生,而是选择居家专职考编制,例如像考公大省山东,可以说是极度夸张!

读闲书

主要是教学理念的差异,目前的大多数教育,还是偏向理论性居多,实用性教程偏少,也就是说教育和实际相脱节,导致了大学毕业后还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训和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对大专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专科教学质量和定位偏低,工人水平无法提高,导致了制造业得不到有用的人才去完成产业链升级,产业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而大学生因为这种教育和实际的暂时性脱节,导致了突然进入社会之后,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处处碰壁,短期内难以真正融入社会,在经济下行状态下,很少有企业能够花费大量精力去储备和培养人才,而他们接受的教育使得这批人无法接受从事低端制造业操作类型的工作,在找工作难的背景下,与其四处碰壁,倒不如再努力几年,通过考公上岸,来避开找不到工作的难题。这样的结果就是,人才汇聚于财政供养单位和大型国企,真正需要快速产业升级的出口导向性本土企业,却无法获得人才资源红利,导致了转型之路漫漫。

考公热

但是考公热只是发展过程中暂时性的现象,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普遍掌握了海量的知识,为了科举考试做官而读书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现在文盲率早已低于5%,人们读书更多是为了提升全民素质,提高精神素养。只是百姓普遍性的趋利避害趋势下,在经济下行阶段,人们更多的为了获取更加稳定的生活为前提,普遍选择走上考公这条路而已,不考公也有很多出路,只是市场竞争大,不够稳定而已。

1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