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在开国之初,其军事制度就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明朝的军事制度却始终没有发生大变,反而变得更加完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明朝的军队属于“军”的范畴,而“军”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营”等各个层次。而对于军队来说,有士兵,要为士兵负责,还要承担相应责任。那么对于士兵来说,他所要担负的责任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一下。首先,我们要清楚这两个原因造成士兵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又有哪些措施呢?一、朱元璋创立的“军中舍人”制度
在古代,军队中的士兵都是要穿着军服的,但是在封建王朝却没有这样的待遇。而在古代军中,都是由地方来管理军队,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军队中的长官管兵了,这些长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舍人”。“舍人”就是负责军队训练的“教习”,但是到了明朝就没有这么一个官职了。这又有什么不同呢?实际上也就是“保甲制”,就是由士兵负责自己的家乡以及其他区域。而且由于当时明朝对于军队的编制和人数等都没有严格要求。所以为了加强这支军队。二、洪武末年军饷不足的问题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军队战斗力不强,那么在其统治之下,必然会存在很多弊病。于是明朝统治者也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在洪武年间,其国库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没有足够的军饷来维持军队日常开支。而此时出现的问题是出现在洪武末年。洪武初年朱元璋因为没有将军队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动,导致军饷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采取了很多措施来缓解士兵危机。下面我们来详细的分析一下。三、演武余丁改革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由于朝廷的腐败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入侵,导致了百姓的流离失所和贫困,朱元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决定实行演武余丁制度。在洪武十五年,为了减轻地方徭役役使问题,朱元璋亲自动手,将地方上的散兵游勇放到演武余丁中去服役。通过演武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士兵们的来源问题和责任问题。这样做好处就是可以增加士兵数量,解决军队训练成本。但是,这样的办法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这个时候所面对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首先便是土地问题。这一时期为了让农民能够获得土地,朝廷还规定如果没有完成农业生产和其他社会劳动就必须回家种地。于是在洪武十五年,明朝朝廷将多余的土地进行了拍卖。获得收入之后便不再交税,而是分配给当地百姓。四、明末的兵变
由于这些问题,导致明朝军备出现危机,而兵变就发生在明末,也是兵变的高发期。就在明末之时,瓦剌首领兀良哈起兵,而明军为了抵抗其统治,就与清军进行了长达六年之久的大战。虽然最后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但是这一场战争也造成了明朝灭亡。而明朝军队也在这场战争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军士阶级强烈要求结束军队的统治。而这场战争也为后来明朝建立时,不断地提出“演武余丁”和“练军”等制度埋下伏笔。明末之际的兵变事件就是明末对社会变革中不光彩的一次事件。--《明史》“明熹宗时‘明军余丁’为演武余丁,每名兵十丁到二十丁不等;每名军士需服二十余兵甲。....."此均为当时士兵危机下的反映,这些情况也是导致明末士兵危机的根源所在。五、“演武余丁”制度及其作用
明朝末年,因为战乱和饥荒,以及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入侵,使很多百姓失去了家园,只能逃亡。于是明朝就开始实行“演武余丁”制度。这个制度就跟古代军队一样,在军队里服役5年之后就要回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这个制度在当时有“以丁保兵”之说。就像现在我们出去打工是要交五险一样,如果士兵违反规章制度,那么就被强制退场处理。并且作为兵源,也就是国家为了给他们发放工资。并且还有一些俸禄可以拿来补充。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最主要职责就是耕种粮食、当兵。也可以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承担一定的压力。六、总结
“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他们存在着共同的目的:保障士兵的安全。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两个概念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军事上,他们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是为了实现军事训练模式以及各项军事训练要求,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而在军制上,他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军中舍人”与“演武余丁”等具体的方式。在制度上他们有着不同,而军事上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七、结语
明朝时期的军队制度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士兵来说更是如此。一方面,明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士兵主要负责军饷和兵马训练;另一方面,他们也要担负起一些其他角色,比如充当马夫、厨师、裁缝等之类。虽然名义上说他们不能当兵,但是他们还要给国家干活。而兵役则是由国家承担的。因此即使明初兵制出现过危机,但是到了明朝之后才真正得到发展。
军中舍人与演武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