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许兰雪轩汉诗与李清照诗的比较

琼华谈历史 2022-10-26 13:10:08

朝鲜古代女性文学史可追溯至朝鲜,《箜篌引》是我国妇女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部。但是,由于朝鲜妇女的文学创作源远流长,在朝鲜王朝李氏时期,妇女的文学创作才达到了它的首次高峰。

虽然当时是男性独裁统治的鼎盛时期,妇女们只能在社会的边缘地位被动地游荡,但是这种不利的社会环境无法阻止她们的情绪宣泄。高丽前期的宫女逐渐扩展为宫女、妓女、皇族女子、士族女子等。

女文学家的产生,不但有助于朝鲜汉文的发展,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妇女自觉的觉醒,引起了社会对男女平等、阶级制度问题的反思。

汉诗是朝鲜文学尤其是朝鲜朝文学的重要内容,它是朝鲜文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影响中朝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结果。

特别是黄真伊、许兰雪轩、李梅窗和金三宜堂等女性诗人,她们以自己的感性、细腻的眼光,在朝鲜汉文中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其中,明万历时期许兰雪轩的绘画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她自己也是韩流的“始祖”,对朝鲜王朝和中国的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目前国内对徐兰雪轩及其诗文的研究甚少,而且多以“边塞诗”和“游仙诗”为研究对象,如《许兰雪轩游仙诗与道教关系研究》,对徐兰雪轩的汉诗与道教的联系进行了探讨。

许兰雪轩,原名楚姬,又称景樊,人称兰雪轩。1563年(明宗18年),生于江陵草堂村,父亲许晔,哥哥许筬,许篈,许筠,都是当时的名人。李氏朝鲜朝鲜王朝初期深受高丽文化的影响,与人们对“女归男家”的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男归女家”的婚俗在民间盛行。

因为她的母亲是名门之后,许兰雪轩自幼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长大,又受到父兄的影响,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8岁创作《广寒殿白玉楼上梁文》,10岁随“三唐诗人”李达学习,李达对其诗学的影响,使其超越了传统的文体局限,拓展了其表达领域。他是贵族,也是他的不幸。

许兰雪轩15岁时,与金诚立结了婚,金诚立与许兰雪轩关系并不好,婚后便以考取功名迁入书院,实际上却是个好色之徒,在花街柳巷中游荡,直到徐兰雪轩逝世那年,他方才考中。

而且,她和她的妻子之间的矛盾,也让她的两个儿子都死了,这让许兰雪轩在岳父岳母的家里,过的很是艰难。许兰雪轩,“三恨”之一,就是和一个普普通通的金成力结了婚。福兮祸所倚,福兮祸所倚。她的家族在政党斗争中也越来越衰弱。

1580年二月,他的父亲许晔在从庆尚监司回到首尔的路上,死于尚州宾馆;1583年,他的哥哥许篈因为对李珥的指控而被发配到甲山郡。他的哥哥许筠被人陷害,被判为谋反。后来,许兰雪轩为了缅怀他的父亲,在这里盖了一间草堂,住了下来。

1580年三月十九日,许兰雪轩以对家人的怀念和惋惜,对社会压迫女性的不满,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而辞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生于济南章丘,1084年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飞,宋神宗熙宁九年中进士,曾随韩琦、苏轼等师承,曾与廖正一、李禧、董荣等人同为苏门四大才子,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官清正廉洁,学识渊博,著述甚多。

至于她的母亲,目前还没有定论,一位是王拱臣的外孙女,一位是汉国公主的外孙女。但不管她的母亲是谁,李清照都是从小被她的父母所影响,她在诗歌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

1101年,李清照十八岁,与二十一岁的赵明诚结了婚。结婚后,两人心意相通,相濡以沫,结下了深厚的婚姻关系。然而,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北宋末期,两家的父亲都被卷入了一场新的、旧的政治斗争之中。

1102年七月,李格飞被划入了元枯党,很快就被赶出了京城,家族的衰败让李清照在夫家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赵明诚于1129年八月十八日去世。李清照刚刚埋葬了自己的夫君,还没来得及悲伤,就因为金军的入侵,不得不逃到了越州。

李清照于1132年来到杭州,当时49岁。李清照身患重病,神志不清时,右承奉郎、监军稽查使张汝舟欺骗了她,逼婚李清照。但结婚之后,李清照立刻就发现了张汝舟的真实意图,张汝舟为了尽快得到李清照的珍藏,对李清照就是一顿胖揍。

李清照最后以一封休书,九日的大牢,换得了她的自由,但这却让李清照再次受到了巨大的冲击。1155年(1156年),李清照带着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故去的思念,默默地在孤独中逝去。

轩师许兰雪轩师,其作品对中国古诗词有很大的影响。其著作多见于其弟许筠编撰的《兰雪轩集》,共213卷,诗词210首。其诗风,依其时代背景,可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虽然她所处的时代和李清照相差很大,但相同的人生际遇,却让许兰雪轩在诗风上深受李清照的影响。

1.初期

《竹枝词》是一位姑娘,清晨起来,系上一叶扁舟,欣赏一对鸳鸯在水中嬉戏的情景。

“贪”字在诗中显得俏皮可爱,一个活泼的姑娘形象在纸上浮现;“鸳鸯”既是一种美好的爱情象征,也是一种含蓄、委婉的表达爱意的方式。这一幕,让许兰雪轩看起来清新脱俗,对于爱情和自由的渴望,让她看起来更加的美丽。

许兰雪轩早年的诗中,在溪流中划舟的情景,是仿效李清照早年的作品。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她初到汴京,还未出嫁的时候,想起了小时候的嬉戏,“争先恐后,惊扰了一滩鸥鹭”

李清照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无穷欢乐,抒发着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是对自由的渴望。

许兰雪轩的《秋千词》中,描绘了一副秋千图,一个身穿五颜六色长袍的女子,站在秋千上,身姿曼妙,宛若天神下凡。

“踏完秋千,织绣鞋,站在台阶上,一言不发。这是李清照《点绛唇》里的一首诗,她缓缓地从摇曳的秋千上跃下,看着自己的爱人,羞涩地站在台阶上,手足无措,汗水浸透了她的衣服,连金钗都忘了让人捡。

在朝鲜,深闺之家的女人,往往会坐在秋千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外面的世界,而许兰雪轩的《秋千词》,不但表达了少女的爱慕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妇女突破封建时代的束缚,表达自己的强烈愿望。

从这两个方面来看,许氏的“兰雪轩”的表现更加直接,或者说与其所处的年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朝鲜中叶时期,由于儒家思想与家族文化的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以“礼治”为特征的宗法家族文化。

2.中间阶段

许兰雪轩成亲之后,并没有如她所想的那般美满,她的丈夫金诚立是个平庸的男人,没有野心,成天拈花惹草,儿孙不和。因此,他的诗歌和散文从一开始的清新、明快转变为哀伤。

比如《哭子》,就是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来抒发她对儿子的痛苦,“虽有孩子,何必求长大”,这是一种绝望的表现,只有用鲜血和泪水来安慰自己的悲伤。

许兰雪轩中期诗作的悲怆和忧伤,与李清照的中年诗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悲凉。

李清照的《南歌子·天上星河转》,是李清照在江南流浪时写下的,她的夫君赵明诚去世,山川破碎,她只能在深秋的深夜里,独自一人,仰望星空,缅怀过去。

但与许诗相比,李清照的诗词更加婉约,虽然没有直接抒发对往事的哀思,但也足以让人动容。同样的,李清照作为一个女人,也拥有着一种普通男子无法企及的爱国之心。

《渔家傲·秋思》一书,前半段描写了他在四面八方的艰难困苦,后半段则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痛恨和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

在金军南下,南宋皇族隐居一隅,苟延残喘,在当朝皇帝与赵明诚的懦弱面前,李清照更是冷嘲热讽,说什么“生为人杰,死为鬼”,尽显女中豪气。毋庸置疑,李清照在东亚女子文学史上的诗作和心胸都是空前的。

1 阅读:2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