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找到"寿命开关"基因剪刀,让60岁小鼠"返老还童"

奕行健 2025-03-18 20:20:34

当实验室里 18 个月大的白鼠(相当于人类 60 岁)重新展现出 6 个月龄的活力时,整个科研团队都屏住了呼吸。这些 "返老还童" 的实验鼠不仅毛发变得浓密光亮,更在转轮测试中跑出了年轻时的成绩,它们的脑细胞活跃度、肝脏代谢功能等指标全面恢复到年轻状态。这就是中国科学院团队最新公布的端粒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震撼成果。

基因剪刀直击衰老根源

科研人员创造性地运用 CRISPR-Cas12f 系统,将这把 "基因剪刀" 的刀锋对准了染色体末端的端粒结构。端粒就像鞋带头部的塑料套,随着细胞分裂不断磨损,当它短到临界点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进入衰老状态。传统抗衰手段只能延缓端粒缩短速度,而中科院的突破在于开发出能精准识别端粒重复序列的导向 RNA,配合微型化 Cas 酶实现端粒长度的主动修复。实验数据显示,接受单次治疗的老年小鼠,其端粒长度在 12 个月内保持稳定。更令人振奋的是,治疗组小鼠的平均寿命延长了 42%,相当于人类预期寿命从 80 岁延长到 113 岁。这种基因干预没有引发脱靶效应,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指标完全正常,破解了基因编辑领域最大的安全性难题。

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跨越

研究团队采用的三维基因定位技术,能够精确区分端粒区域和其他相似 DNA 片段。就像给基因剪刀装上了 GPS 导航,这套系统在数万次编辑操作中保持了零失误记录。目前该技术已申请 38 项国际专利,与诺华、罗氏等跨国药企达成合作协议,计划 2026 年启动猕猴等灵长类动物实验。

这项突破不仅为抗衰老治疗开辟新路,更为退行性疾病防治带来曙光。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等与端粒损耗密切相关的疾病,都可能通过这种精准基因疗法获得根治机会。科研团队负责人表示,若灵长类实验顺利,将在 2030 年前后申报人体临床试验,届时人类或将真正掌握逆转衰老的生物密钥。

当 18 月龄的小鼠在实验室重新焕发青春活力,我们似乎看到了生命科学改写人类命运的重要拐点。这项源自中国的原创技术,正在为对抗衰老这场持续千年的战役注入全新可能。从延长健康寿命到攻克退行性疾病,基因编辑技术展现的不仅是科学突破,更是人类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认知与掌控。

1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