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供销社卖过的这些生活用品,见过一半算你厉害,你用过几个

敏珈剧综 2024-10-23 20:58:52

各位看官,为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文|青荇

编辑|喆里有瓜

在上世纪70年代,供销社“风靡全国”。

那些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承载了几代人的欢笑和回忆。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街小巷早已不见“供销社”的影子。

这些供销社出品的物件你又认识多少?

票证

进入供销社,首先要拿出你的票,毕竟这才是“硬货”。

而那些花红柳绿大大小小的票证可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们见证了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生活。

每一张票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心酸和甜蜜的回忆。

那时候的票证就像是通行证,让人们在生活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麦乳精

在那个时候,麦乳精就是“奢侈品”级别的存在。

配料表那叫一个高级,牛奶、奶油、麦芽。

无论哪个成分单拎出来都是顶好的。

一般都不舍得自己喝,有客人来了会拿出来冲一杯。

算是待客的最高礼仪了。

除此之外,孝敬长辈、慰问病人也会用到。

不过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麦乳精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大家走亲访友拎的东西也逐渐变成了成品奶。

而改良后的麦乳精,受益人群也不再广泛,只盛行在中老年人群。

糖水罐头

你还记得40年前供销社卖的糖水罐头吗?

80后只有在感冒发烧的时候才可以吃到。

一罐子下去比任何药都好使。

那时候的罐头不像现在有拉环,必须要用菜刀别一下才能打开。

现在已经很难见到糖水罐头了,取而代之的是东北黄桃罐头。

搪瓷杯搪瓷盆

不会吧,不会有人没见过搪瓷盆吧?

那可是父辈结婚必备物品之一,标配就是带“囍”的盆底。

冬天家里大人会把盆里接上热水,强制性的将你冰凉的小手放入里。

那种从灼热变成舒适的感觉至今难忘。

搪瓷盆上的边边角角总会因为磕碰而掉色,露出彩色下的黑色陶瓷。

既然说到了搪瓷,也就不能不提搪瓷杯。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有这么个东西。

喝水、盛饭、装东西都会用到。

时至今日,依旧会有些人去怀旧,

特地在网上购买这个颇具年代色彩的东西。

老式暖壶

暖壶在过去可是每个家庭的标配。

冬天打上那么一壶热水,用来烫脚惬意极了。

到了夏天,大人们上工挣工分。

可以携带一壶冰镇绿豆水用来祛暑。

铝制饭盒

现在的饭盒行业真是卷出天际。

一次性饭盒、不锈钢饭盒、保温饭盒层出不穷。

可在过去,大家用的更多的是铝制饭盒。

大人上工,小孩上学都会带上这么一个东西。

不占地方又方便携带,还有一点保温作用,怎么能不爱呢。

老肥皂洗衣膏

现在洗衣服大都是用洗衣液,洗衣粉,让衣物更加干净整洁。

可仍有老一辈钟爱肥皂制品和洗衣膏。

虽然这东西虽然是平价物品,但是在以前却并不常用。

洗衣服都会端着一大盆去临水的地方,用榔头或者棒槌去敲打。

实在是碰上超级难洗的衣服,才会舍得用肥皂或者洗衣膏。

篦子

它要比梳子密一些,篦出来头皮屑和虱子。

关于这个虱子可就又有说法了。

当时的生活条件不比现在,可以每天冲澡洗头。

更别说什么洗发水之类的。

要是到冬天,洗一次头更艰难,又是拾柴,又是烧水。

为了减少麻烦,只好减少洗头发的洗次数。

时间久了,自己会衍生出虱子。

即使你个人很讲卫生,但有时候会和小伙伴们同床共枕。

这么一来二去自己也会沾上虱子。

这个时候就要靠篦子去拯救你发痒的头皮了。

缝纫机

缝纫机在那个年代可是响当当的“四大件”之一。

(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其重要程度可比拟现在的“冰箱彩电”。

有些家庭到现在都还在延续使用。

儿时喊妈妈最频繁的时候,大概就是衣服破洞了。

然后你就会看见妈妈沓沓踩着缝纫机,不大一会衣服就“完好如初”。

完美印证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

除了缝补衣服外,还会接一些手工活用来补贴家用。

老式收音机

老式收音机可以说是一个家庭娱乐活动的源泉。

闲暇时,老人们会听戏曲跟着哼唱。

年轻人则是聚集在一起听着歌曲,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如今收音机早已被电视机所取代,

但那段与家人相伴的时光却成为许多人心中永恒的回忆。

二八大杠

古代有骑在马背上长大的孩子。

40年前有坐在“二八大杠”自行车上长大的孩子。

在那个年代,外出上班、上学除了“11路”就是自行车了。

“二八大杠”可不是随便起的外号,

而是它的轮子直径是28英寸,至于“大杠”就是车座和车把之间的那道“梁”。

有的小孩子好奇心重,会偷偷骑自行车。

奈何身高不够,只能一只脚跨过横梁,一只手再扶着大梁。

实在不行还得需要小伙伴帮忙,这画面看着就忍不住笑出声。

木算盘

信息化普及的社会,已经听不到算盘啪啪作响的声音了。

大家算数都喜欢用手机上的计算机,方便又快捷。

而孩子们去学校也是人手一个计算机。

然而在计算机尚未问世之前,最常见的就是木算盘了。

供销社的售货员必备技能就是会使用算盘。

一手看账本,一手拨算盘,不一会就能有结果。

就算珠子损坏,也可以再换上新的。

煤油灯

谈及老一辈的照明工具,煤油灯最有发言权。

在吃不饱饭的年代,很多人家为了省钱选择不接电线。

日落西山,耕作归家。

大人们会接着干点针线活,孩子们则是要忙着写作业,

小小的煤油灯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有的家庭则是为了省油,油灯也很少用。

其实油灯的构成很简单,

一个防风的玻璃罩、一个油壶,再配上一根灯芯就齐活了。

虽然光线不够明亮,但那份温暖与亲情,却是现代灯具难以替代的。

塑料凉鞋

塑料凉鞋在上世纪的货物里,可谓是“性价比”超高。

价格很亲民,五六块钱左右。

样式虽然很单一,但架不住颜色多呀。

红色、粉色、肤色、蓝色.......

实用性也很强,除了冬天,其他三个季节都可以穿。

清洗起来很是方便,水一冲嘎嘎干净。

碰上鞋子坏了,就把铁钳子或者火筷子烧红,

然后轻轻一粘,又可以穿一段时间。

现如今,一样的东西发展到了国外,品牌加持,竟让人“遥不可及”。

价格比之前贵了几十倍不止,可笑的是依旧有国人愿意买单。

牡丹床单

走进供销社映入眼帘的还有五彩斑斓的布匹。

在那个纯手工制作的年代,一块好的布料足以让人高兴半天。

特别是花开富贵、喜雀登梅样式的,每个家长都会扯一匹用来做床单。

是无数人心中的“白月 光”,铺哪个都好看。

而大花布是更是做到了全国统一。

不信邪的各位可以回去翻一下老家压箱底的东西。

保证你会见到一个大花被子,花花绿绿的看着就喜庆。

小人书和铁皮玩具

小人书和铁皮玩具可是那个时代孩子们的宝贝疙瘩。

没有电视平板电脑可以玩耍观看,

只好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书和玩具上。

每一本小人书都用简单的画面记录精彩的故事。

而铁皮小青蛙放在如今也很流行,一拧一转,哒哒哒哒的往前走。

小孩子们则是在屁股后边跟着,看谁的小青蛙跑的更快。

结语

上世纪的供销社是全国人民的“缩影”。

从吃穿住行到文化娱乐应有尽有,那时候的供销社更像是一个百宝箱。

现在的供销社已经被新型超市所替代。

时隔多年,看到这些东西依旧会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除了以上物品,你还知道那些呢?

部分参考资料

四十年前的供销社你是否还记得?曾经的生活用品,你还认识几个?|好看视频

四十年前的老物件,你还认识几个|抖音用户彬哥爱唠叨供销社的历史变迁,如今重出江湖引发关注,这背后到底有何深意?|腾讯新闻.一更历史

那个年代的供销社——即将被遗忘的记忆······ |搜狐网.精彩磁现

0 阅读:9

敏珈剧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