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耗资12亿。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今天(2月13日)正式启用,迎来历史性一刻。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是我省首个重离子医学中心,配备华东地区首台国产重离子医疗装置。它不仅填补了我省在重离子放疗领域的空白,更让浙江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球最顶尖的肿瘤治疗服务。
重离子治疗是放射治疗的升级版,可改变却是颠覆性的。传统放射治疗往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重离子治疗就像一名精准的“狙击手”,一击命中,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
“它最大的优点是安全、精准、高效,重离子在抵达病灶前释放能量较少,抵达病灶时,会瞬间形成名为‘布拉格峰’的能量释放峰,实现对肿瘤的‘定向爆破’,又不会误伤沿途正常细胞。像一些小结节等,照射1-2次就能够完成治疗计划,对于其他肿瘤,平均照射次数在12-16次左右,但常规放射治疗至少要照射30次以上。”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重离子医学中心主任朱骥说。
目前,国内有三个城市已经开展重离子治疗,分别为上海、甘肃兰州、甘肃武威。这次,新一代重离子设备落户浙江,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创新,束流强度、引出率、束流稳定性等核心性能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它的落成,不仅为浙江“医学高峰”建设新添一块重要拼图,更是我国医疗技术不断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的一个缩影。
在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程向东看来,医学中心的落成,看似一小步,实则一大步。“我们会利用好这项高端前沿技术,开创更多原始创新研究,产生更多科研成果。我们不仅突破了技术壁垒,而且设备成本仅有国外的三分之一,病人是直接受益者。”
未来,国产重离子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全国重离子治疗数据中心等也将落地浙江,形成从研发到生产再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生态圈。
蛇年新春,从Deepseek到央视春晚的机器人,创新杭州火爆出圈。这次重离子医学中心启用,再次印证了浙江对技术“高峰”的执着追求。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宝生教授认为,这是浙江勇攀医学高峰的生动体现。“浙江对于这些新的放射治疗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发成果,能够及时跟进、及时引进来,很有前瞻性。浙江有好的创新土壤,我相信浙江会找到优化方案,实现临床突破。”(浙江之声记者吴迪、王娜、王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