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仙仙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提问:一个男人,不抽烟、不喝酒、不聚会、不玩游戏、几乎没有朋友,那这样的男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图什么呢?
看到这样的问题,我不禁莞尔一笑,仔细想想,我自己差不多就是这样“四不一无”的男人,我甚至连自己的家庭都没有,已经变成“四不二无”了,但我活得很无聊吗?
并没有。
说我之前,我还是想先说说对于这个问题,最高赞的一位女士的回答。她说她爸爸、老公也属于这类型的男人,而且在看到这个问题前,这位女士一直以为大多数男人都是这种“四不一无”的类型,于是为了求证,她分别问了她爸爸和老公的想法。
女士爸爸的回答。
“年轻的时候家里穷,一心只想努力工作挣钱把子女们培养成人,别让孩子们未来也吃苦,因此没有时间去享受和玩乐。
岁数大了,只想好好锻炼身体,别给子女们添麻烦。”
女士老公的回答。
不抽烟:是为了健康,抽烟百害而无一益,这明知山有虎还向虎山行,除了傻还有什么。
不喝酒:首先是因为喝酒容易误事。其次平常无论做什么都需要开车,全家基本也就我会开车,为了避免酒驾,不喝酒是最稳妥的,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和路上的行人负责。
不玩游戏:这很好理解啊,因为有比游戏更吸引我的东西存在啊,比如看书、钓鱼、旅游、做饭、收藏、打球等等。
不聚会:一是没有那么多闲得无聊的朋友三天两头就聚会。二是即使有,也不喜欢那样聚,无非就是吃吃喝喝,吹牛打屁,不仅无聊,而且在外面吃饭也不安全和卫生,这次疫情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最关键的是在外聚会不舒服,在家里吃饭多舒服呀。
几乎没有朋友:随着年龄的长大,知识和阅历的增加,社会身份的加持,朋友只会越来越少。人这一生在少年的时候朋友最多,因为当时只要能玩到一起去就是朋友,因为少年单纯。可长大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不同,共同话语也少了,自然朋友就少了。再者长大以后,也明白了接触你的人都存有自己不单纯的目的,而看透了这一切之后更是不想和他们接触,而那些真心实意想和你做朋友的人,反而因为存在些许的社会地位差异和你保持距离。
仙仙寄语: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窥一斑而见全貌。
人生白驹过隙,少年的时候因为不懂,所以傻玩,对着诱惑没有抵抗能力,无论好坏全都接受。可人到成年,抑或中年,很多事情都看明白了,看清楚了,不禁要有一句来自灵魂深处的发问:
难道大部分人活着就是为了抽烟、喝酒、聚会、狂欢、和狐朋狗友在一起吗?
人生不应该如此吧,并非所有男人都要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可过日子首先要过得舒服,抽烟、喝酒、聚会、玩游戏等等如果让你觉得舒服、有意思,那自然可以尽全力去做。
可如果觉得不舒服,那干嘛还要做呢,就像女士的老公说得一样,娱乐活动而已,为何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勉强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呢,如果单单是为了融入社会大众,做事方便,获取利益的话,那这么做就想多了。
因为你放心,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就因为和你吃吃饭、喝喝酒、聚聚会就把一个大项目交给你的,即使交给你也不是因为你做了这些,也是因为其他因素。
再说到我自己的,人到中年,不抽烟不喝酒不聚会,也几乎没有什么朋友,甚至出现的女孩不喜欢,喜欢的女孩不出现,但又不愿意将就一生,所以也未成家,但是我并不觉得人生无聊。
读书、健身、旅游、看看电影、甚至像现在这样写文字,写几百万的文字都是我的兴趣所在。就像李白所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虽然看似凄凉,可情景中也有一种美。
一切只是出于本心,内心不会慌张,这样不是很好吗。
三毛在散文《简单》中说:“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人生的伟大也不就在于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