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的经济有没有可能超越广东?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凡尔赛百态 2025-01-22 22:57:08

改开以来,广东凭借港币投资及内地劳动力资源,构建了完善的工业链。

通过广州、深圳和香港三大世界级港口出口产品,换取大量美金,推动产业升级。

广东将继续吸引南中国九省及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包括外卖小哥、富士康厂妹、华为和腾讯工程师等。

利用横琴、前海的升级版优势吸引港资及美日欧通过香港注入的美金。

而上海则作为长三角的代表,主要吸纳美国和日本资本,虽数量较港资少。

江苏并非在所有方面都不如广东。

在城市面貌和基建水平上,江苏相较广东优势明显。

即便在深圳、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厂房与居民楼混杂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而江苏的江北地区,近二十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近十年,发展成果肉眼可见。

南通、盐城等地进步飞速,十年前当地的供应商数量并不多,如今出差的机会却大大增加。

反观广东,珠三角与非珠地区的发展差距较大。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广东就占了两个。

深圳的发展势头已经超过了广州,甚至在很多方面远超广州。

江苏农村不允许自建房的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观,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政府希望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意图。

在生育率不断下滑的现状下,这种政策是合理且正确的。

广东和江苏谁排第一、第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从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来看,某个省份发展得再好,比如该省的大学录取率也不会因此上升。

而且又不是北京、上海,本地人也没有特殊优惠。

对于江苏的发展,应注重发展的质量和内涵,而非单纯追求数量。

希望江苏能够出台一些真正惠民利民的政策,并且经过多年的努力经营,切实将这些政策落实到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本是自然规律,良禽择木而栖,哪里有好的机会就应该去哪里考虑个人发展,只有自身发展好了才是真的好。

江苏江北地区的常住人口已经多年持续减少,南京、苏州等城市的出生率已接近韩国水平,人口增长主要依赖外来流入。

十多年前,江苏的常住总人口约为7700万,现在大约8000万,这一数字是在南京、苏州和无锡等地吸纳了大量外省务工人员的基础上实现的。

江苏省内,南京的发展势头相对较好,因为它能够吸引来自安徽的人口。

而苏州则面临着与沪宁杭三地的直接竞争,制造业的增长近年来几乎停滞,未来的发展前景显得复杂且不可预测。

江苏已经全力以赴,各种手段都用上了,甚至借了未来十年以上的债务来提升GDP。

这些债务,未来如何偿还是个未知数。

在超前发展和超前消费的背景下,仍然保持第二。

而广东却没有采取任何特殊手段,许多潜力尚未释放。

保守的发展策略已经让广东位居第一。

江苏当前的GDP与广东相差无几,然而其发展潜力似乎已大量消耗。

债务问题严重,高达8万亿,每年财政收入仅5000多亿,这让人如何是好?即使不吃不喝也要还上十几年,更何况生活还需继续。

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江苏为16.2%,而广东仅为8.58%。

人口流入减缓,出生率低迷,人才吸引力远不及广东。

一旦达到某一时间点,经济增长势必会受到影响。

广东的珠三角区域汇聚了无数顶尖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和广州。

而长三角地区则广阔得多,其核心企业无疑集中在上海,其次可能是杭州,虽然苏州和南京也极具竞争力。

即使南京发展迅速,也难以超越深圳的水平。

珠三角更像是一个省份的概念,而长三角则涵盖了两省一市,甚至包括安徽,形成了城市群的概念。

长三角的发展有潜力超越珠三角,且差距在不断扩大。

江苏要想超越广东并非易事。

考虑到湖南、江西、广西和四川的人口流动,他们大多选择前往深圳或广州周边。

而江苏的人口补充来源则更加多样,除了南京和苏州,还有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可供选择。

长三角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安徽和河南,如今随着这些地区自身的发展,人们更倾向于留在合肥或家乡,减少了外出务工的人数。

尽管江苏的人口增长总量可能无法与广东相比,但在人均收入和发展质量方面,江苏很可能会优于广东。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1 阅读:851
评论列表
  • 2025-02-01 22:52

    “十多年前,江苏的常住总人口约为7700万,现在大约8000万”不客观,小编要么缺乏常识、要么故意误导,那么文章就不需要看下去了

  • 2025-02-09 07:37

    最关键的是看打工的每个月工资是不是比广东的发得多几千,如果比广东多就是超越了。

  • 2025-01-29 17:51

    支持江苏,广东该学学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只靠一小部分地区发达不长久啊

  • 2025-02-01 22:49

    人口不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