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关于中国高超音速导弹技术的讨论越来越多。可就在大家以为所有指向都直奔未来时,突然传出“长剑-100巡航导弹停产”的消息。这款性能堪称一流水平的导弹,为啥说停就停了?
而与此同时,另一款“网红导弹”——东风-17,却强势登场,10马赫的恐怖速度让对手连拦截方案都提不出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战略调整,还是技术追求?看似简单的停产背后,其实隐藏了一场颠覆全球军事格局的技术较量。
要想看懂长剑-100的故事,咱得先从头说起。从2009年亮相的长剑-10巡航导弹来讲,咱中国的导弹技术当时就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长剑-10系列是有里程碑意义的武器,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500公里,精准度更是能“打到敌人鼻梁上”。
但有个问题,它是亚音速导弹,飞行速度较慢。说白了,这种武器在上个时代够用,但放到今天,敌方动不动就是雷达侦测、高密度拦截网,你慢悠悠飞过去,人家都能拦好几道了。时代不一样了,战场上讲究“快、狠、准”,慢一步可能就输一局。
于是,在2019年的国庆阅兵上,一款“横空出世”的导弹让现场直呼惊艳——那就是长剑-100。这款导弹速度能达4马赫,高超音速听起来就不一般。
更绝的是,这枚导弹的打击精度和侦测能力无比优秀,它是中国追求“快打速决”的代表之作。
但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么一款性能超强的武器,现在却悄无声息地停产了。这下子,国外媒体炸锅了,纷纷猜测:这到底是实战淘汰还是另有升级?
长剑-100不是因为“不行”停产,而很可能是因为“太强”了。根据多方分析,停产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战略上的调整。
中国导弹装备的逻辑从来不是“一枚替代一枚”,而是“应对不同需求”。从长剑-10到东风-17,咱们看到的是不止一次迭代,而是技术方向的全面升级。
比如,东风-17准备兼具多种方式的突防能力,而长剑-100可能因定位过于单一而无缘更长远的战场任务。
第二个原因或许则跟预算和部署优化有关。长剑-100属于火箭军这样的大系统,而同一个系统内的资源调配需要明确优先级。
既然更前沿的武器,比如东风-17等后起之秀已经能达成更高目标,对长剑-100这种“桥梁型武器”略微“冷处理”也合情合理。
2019年,大家还记得那次气势磅礴的阅兵,东风-17是绝对的明星。这种导弹不仅飞得快,速度高达10马赫(每秒飞行3.4公里),还因为搭载了“助推-滑翔弹头”,能有效应对敌方反导系统,就算对手大开精密雷达,也无计可施。从速度到战术突破,东风-17一下子站上了“威慑榜”的顶端。
说到导弹领域的“助推-滑翔技术”,有个事情你不得不服:中国是真的走在了前面。东风-17的原理之一就是利用“钱学森弹道”,就是弹道末端一边滑行一边调整轨迹,让对手根本找不到它的路线轨迹。
试想一下,这就像你打游戏时遇到一个对手,他不仅动作快,飘忽不定,而且根本不给你瞄准的时间。这种技术在战场上就等于拥有“免死金牌”,哪怕敌方的反导系统再强,也拦不住。
有网友打趣说,咱们的高超音速导弹就像是“开挂”的存在。其实,“挂”是这么挂上的:一靠技术突破,二靠科技自主。
东风-17的精准制导就离不开北斗三号系统。如果没有北斗,我们还得依靠全球定位系统(GPS),这套系统是美国搞的,对吧?
关键时刻万一他们掐住开关,那可要“命根子”了。好在中国早在2018年就把北斗三号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从定位卫星到导弹结合,技术自家掌握。换句话说,咱的“枪杆子”更硬了,握在自己手里,谁也抢不走。
再来看国际对比,美国呢?他们的高超音速技术虽然一直喊得响,但至今没能从试验室走向战场。早前,美军搞了一款AGM-183A导弹,实验了一次又一次,可就是出不来实战效果。
倒是俄罗斯的“锆石”导弹,速度快接近9马赫,但射程却有限,仅1000公里左右。在全球投射能力和战略灵活性上,中国的东风系列当属顶级。
这场高超音速导弹的较量,其实远远超出了技术的范畴。它改变的是全球的军事格局。中国这些年推进火箭军的装备现代化,就是看中了未来战场的核心特质——快准狠。
从巡航导弹到高超音速,从高精度制导到让敌方防不胜防的突防能力,每一次突破,都是对传统交战方式的颠覆。
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咱这两款导弹的亮相更是不可忽视。比如说东风-17,它的目标显然是影响整个亚太的军事平衡。
那些觊觎中国主权的小动作,显然得掂量掂量,抗得住10马赫的别人对手吗?日本和韩国目前连类似技术的影子都没有,在区域竞争上,自然就落了下风。
从长剑-100到东风-17,这是技术更迭背后国防事业的缩影,也是中国从“建到强”的又一次跨越。导弹飞得再快,也不过一瞬间,在这背后,是数十年的积累与坚持。未来,中国还会带来哪些让世界瞠目结舌的新技术?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长剑-100只是一个过渡产品。如海军中,中国用一年军费买入的“现代”级四大金刚,那时052在研制,但我们不能等,所以出现了很多过渡产品。随着舰舰导弹越飞越远,岸舰导弹部队被撤编撤编是必然,部队中只保留岸炮部队,当然岸炮部队中会编入少量的导弹部队,炮开打了,导弹用长箭-10就足够了,没必要花钱生产装饰品。 现在只是停车,但没后在台湾东海岸还是有必要部暑长剑-100及“长剑-1000”的!
长剑-100只是一个过渡产品。如海军中,中国用一年军费买入的“现代”级四大金刚,那时052在研制,但我们不能等,所以那一时期陆海空导部队出现了很多过渡产品。随着舰舰导弹越飞越远,岸舰导弹部队被撤编是必然,部队中只保留岸炮部队,当然岸炮部队中会编入少量的导弹部队,炮开打了,导弹用长箭-10就足够了,没必要花钱生产装饰品(以前是威慑品,现在沦落到装饰品)。 现在只是停产,但以后在台湾东海岸还是有必要部暑长剑-100及“长剑-100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