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和骑友们正讨论着周末的新骑行路线。
“二幸福”躺在摇椅上,手捧茶杯,脚尖轻点地面,随身携带的播放器里京剧声悠扬传来。
忽然有人调侃:“叫你‘二幸福’真不过分!”一时引起哄堂大笑。
这位骑友究竟有何故事,“二幸福”这一绰号又是怎么来的?
童年和青年的“二幸福”“二幸福”,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充满了趣味,但他的真实名字甚少有人知晓。
要说他为什么名副其实,还要从他的童年和少年说起。
在那个兄弟姐妹多的年代,中间排行的孩子一般难得到过多关爱。
但“二幸福”是个例外,年幼时因聪明乖巧且相貌出众,深受父母和兄姐宠爱。
在学校,他的成绩一骑绝尘,常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小英雄。
高中毕业时,尽管“二幸福”成绩优秀,但在那个高考竞争如牛毛的年代,他也名落孙山。
与大多数落榜农村学生不同,他没有选择回农村种地,而是再次奋斗,考入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一中。
经过两年艰苦学习,他终于考上了师范学院,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飞跃。
从老师到幸福挣扎的父亲毕业后,破解了人生的一大难关,“二幸福”被分配到一个邻近县城的镇上当老师。
在那个年代,老师的地位和生活条件并不高,但“二幸福”知足常乐。
对于许多年轻老师来说,找对象是个难题,尤其是针对那些农村中学的男教师来说,理想中的姑娘往往遥不可及。
幸运的是,“二幸福”遇到了改变他人生的姑娘。
由本家嫂子牵线,他结识了一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女孩,这女孩不仅美丽,而且聪明能干。
在结婚时,女方家不仅没有要彩礼,还满满当当地陪嫁了一屋子东西,使得新家的日子从一开始就显得幸福而富足。
婚后不久,一女诞生,给家庭增添了更多欢声笑语。
面对严苛的计划生育政策,夫妻俩冒险生了第二个女儿,虽然期望的是儿子,但这一决定让家庭的欢乐多了几分。
他们没有放弃生儿子的念头,终于在精心筹划后,悄悄迎来了第三胎——儿子的到来让“二幸福”夫妻俩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家庭的奋斗和坚持,换来了三儿的幸福降临。
骑行与生活的美好结合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家里逐渐变得更加热闹,但三孩子的养育和教导并没有影响“二幸福”的生活情趣。
听京戏、喝茶、骑行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每个周末、节假日,“二幸福”总是会和骑友们相约,一辆车,一群人,南来北往,看四季变化,品美味小吃,这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让他常常满脸笑容。
在他的带动下,骑友队伍也逐渐壮大。
“二幸福”的崇高教学和为人风范令其他骑友深深敬佩,大家也更愿意分享他的生活趣事。
这些骑行时光成为了“二幸福”生活中美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他的“二幸福”称号也越发深入人心。
幸福时代的家庭故事多年的风风雨雨,孩子们也都成家立业。
三个孩子通过不停的努力和拼搏,终于都进入了体制内工作,成为了父母的骄傲。
每当被夸奖孩子们优秀时,“二幸福”总是谦虚地说:“混口饭吃,一般一般。”但从他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这份得意和满足是遮掩不住的。
现在的“二幸福”已经成为了家庭的主心骨,逢年过节,儿女们总是携家带子回来看望他,家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而他,则渐渐将生活的重心从孩子们的教育转移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上,骑行成了他最大的乐趣。
从一个聪明的少年到一位智慧老者,“二幸福”的生活在一点一滴中展示了幸福的真谛。
人生如戏,在悠扬的京剧声中,“二幸福”仿佛重回当年,挥别青春的困惑和中年奋斗的焦虑,迎来了晚年的安详与满足。
虽未大富大贵,却用自己的奋斗和智慧铺就了幸福的道路。
这样的生活,不正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所向往的理想状态吗?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风雨中找寻到自己的“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