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到底控制在多少是安全的,为何不同的医生答案不同?

张伟小张 2024-10-21 08:34:33

今天咱们要讲一个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特别复杂的问题。就是血糖到底控制在多少比较安全。为什么它简单呢?张医生完全可以摆出一副大牌教授的样子,然后在屏幕前侃侃而谈: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你必须到我这来,我根据你的情况,做出最好的、最适合你的方案。

这样说肯定没有毛病,而且,可以显得高深莫测。但是,这种答案根本不是朋友们想要的,但这个问题讲起来又特别复杂,所以,张医生就想利用5-8分钟的时间,为您详细阐述一下。废话不再多说,咱们进入正题。首先,朋友们先来看一张张医生从指南上截取下来的表格。

眼尖的朋友一下子就会看出来,这不是“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目标分层”吗?张医生,你打算用住院病人的标准要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百姓吗?张医生首先要和朋友们解释一下,这张表格虽然写着住院糖尿病患者,但是,它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我们。聊到这里问题又出现了,既然适合日常生活中的我们为何不把“住院”两个字拿掉呢?

答案说起来也很简单,这是因为这个表格的统计数据全部来源于住院病人,只有住院的病人才可能这样频繁的监测血糖,非住院的朋友哪能有事没事抽个血,去做化验啊?而医学又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你的研究对象是哪类人群,你的指导范围只能是这类人群。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内分泌的医生都同意用这张表格去指导普通人群,因为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管理好血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好了,我们回到这张表格,朋友们可以看到,它把血糖管理的目标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严格、一般和宽松目标。下面张医生就把这3个目标规定的范围和适合的人群分别为朋友们讲述一下:

宽松管理目标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7.8-1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13.9mmpl/L。朋友们可以看出来,这个目标宽松的有点吓人,因此,它适合的人群也比较特殊,主要适用于:对于低血糖高危人群,以及因心脑血管疾病入院、有中重度肝肾功能不全、75岁以上老年人、预期寿命<5年(如癌症等)、存在精神及智力障碍、行急诊手术、行胃肠内或外营养以及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症病人。

看到这些特殊的人群,朋友们是不是和张医生的感觉一样,这个标准设计的还是挺合理的。这里有一个基础知识朋友们需要了解一下,就是什么是低血糖高危人群,它是指糖尿病病程>15 年、存在无感知性低血糖病史、有严重伴发病,比如肝肾功能不全、全天血糖波动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的病人。

再来看一下一般标准,它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6.1-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10mmpl/L,它的适合人群也不少,主要包括:伴有稳定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朋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朋友以及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症病人。

这里又迁出一个概念,什么叫伴有稳定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呢?它是指:具有高危心脑血管疾病风险,10 年心血管风险>10%的交朋友,包括大部分>50岁的男性或>60岁的女性,合并1项危险因素的朋友,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紊乱或蛋白尿。

严格的标准它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6.1-7.8mmpl/L,这个比较简单,适合于新诊断、非老年、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降糖治疗无低血糖风险的糖尿病朋友,以及拟行整形手术等精细手术的病人,这类朋友建议严格控制血糖。

看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想过,血糖控制到底是越严格越好,还是大差不差就行呢?为何会有3个标准,其中的深意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其实也不难。

血糖控制之所以有三个标准,主要是因为考虑到糖尿病病人的个体差异和并发症风险。这些标准根据患病朋友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程、并发症、预期寿命等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严格控制:对于年轻患者或预期寿命较长的朋友,我们采用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这样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这种控制方式有助于预防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等控制:对于中等风险的朋友,中等的血糖控制目标才是合理的。这种控制方式的目的在于减少并发症风险和避免低血糖之间取得平衡。宽松控制:对于高风险病人或预期寿命较短的患者,宽松的血糖控制目标可能更为适宜。这种控制方式旨在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有严重低血糖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

前两天,一位领导对张医生说过一句话,他说:过程在结果面前,一文不值。这句话同样适合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我们控制血糖的3个目标,无论是哪一种,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了各种并发症,控制过程再精彩,也没有任何意义。

总的来说,血糖的管理在3高之中是最为复杂的,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血糖的控制目标也较为复杂,一般,医生会设定3个控制目标,对于高风险的朋友,控制目标比较宽松,对于低风险的病人,相对比较严格。因此,对于这类朋友们来说,越接近于正常越好。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0 阅读:346

张伟小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