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恒:中国31省份对美贸易的七大特征——出口系列研究之四

鸿振财事 2025-04-25 22:08:40

以下文章来源于粤开志恒宏观 ,作者罗志恒

摘要

美特朗普发起的全球关税战严重破坏全球经贸秩序,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冲击,也将冲击我国的进出口、经济增长与就业。各省份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的差异,对外依存度各不相同,在贸易摩擦中受到影响的程度可能也各异。剖析各省份对外贸易特征,有利于评估各省贸易风险情况,也是从容应对关税战并精准施策的基础。

本文在《中国出口的全球份额(2001-2023):趋势、结构及展望》、《如何看待产业外迁与企业出海?——出口系列研究之二》以及《中国31省份对外贸易的七个特征》的基础上,聚焦美国,进一步分析各省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格局与特征。

1、中国对美国出口呈现出“高度集中于东部”的区域分布格局,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对美出口占中国对美出口的比重近六成。

2、从出口依赖度看,山西、河南、四川和福建四省出口对美国市场最为依赖。

3、从出口商品类别看,机电设备、纺织鞋服类、家具玩具杂项制品共同构成中国对美出口的三大支柱;广东、浙江、江苏在这三类商品出口中优势突出。

4、从进口规模看,中国对美国进口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外资企业较多的地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对美进口均在100亿美元以上,占全国对美进口的七成以上。

5、从进口依赖度看,四川、天津等地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依赖度较高,主要涉及电子、航空器等先进制造业零部件。

6、从进口商品看,中国各省份对美进口商品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分化特征,北京进口矿产品、食品饮料、运输设备三大品类的规模遥遥领先,四川在机电设备、上海在化工产品进口规模位居全国第1,反映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化需求。

7、从贸易差额看,全国27个省份对美国贸易顺差,广东、浙江、江苏对美顺差较高,合计占全国的七成。

风险提示:美国对华政策超预期、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变化超预期

正文

2024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出口额为5246.6亿美元,进口额为1636.2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3610.3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的比重为36.4%,美国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顺差伙伴。分省份来看,各省对美贸易具有以下七大特征。

第一,中国对美国出口呈现出“高度集中于东部”的区域分布格局,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对美出口占中国对美出口的比重近六成。总体来看,各省对美国出口规模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包含广东、浙江、江苏3省,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标杆,对美出口规模均超过800亿美元,分别为1333.5、887.6和829.6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对美出口的比重为25.4%、16.9%和15.8%,合计占中国对美出口的比重达到58.1%。第二梯队包含上海、山东、福建、四川、河南、安徽和重庆7个省份,对美出口规模分布在100至400亿美元,合计出口规模为1624.9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出口的31.0%。第三梯队为湖北、北京、天津等21个省份,对美出口规模均低于100亿美元,合计出口规模为570.8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出口的比重为10.9%。

第二,从对美出口依赖度看,山西、河南、四川和福建四省出口对美国市场最为依赖。以对美出口/总出口衡量各省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山西、河南、四川和福建四省的依赖程度排名前四,分别达到27.9%、22.1%、19.7和18.8%。山西前三大出口市场分别为美国、欧盟、东盟,2024年出口规模分别为41.7、24.1和17.9亿美元,占全省出口规模的比重分别为27.9%、16.1%和11.9%,合计占比达到55.9%。山西省对美出口占比高与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有关,2024年对美出口智能手机规模达到34.1亿美元,占山西对美出口的比重达到81.8%。

河南第一大出口市场为美国,对美出口规模占比达到22.1%。一方面,源于富士康(郑州)作为全球较大的iPhone生产基地,2024年河南对美出口智能手机规模达到103.8亿美元,占河南对美出口的63.8%;另一方面,河南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与美国产业优势互补,对美出口第二大产品为假发,2024年出口规模为15.5亿美元,占对美出口的比重为9.5%。

四川借助成都空港的辐射作用,加快推进“西拓、南进、东接、北融”战略,2024年与230多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前三大出口地分别为东盟、美国、欧盟,占全省出口份额分别为23.4%、19.7%和15.9%。其中,川渝地区打造世界级平板电脑生产中心,2024年四川对美出口平板电脑规模为101.3亿美元,占对美出口的比重达到59.1%。

第三,分出口商品看,机电设备、纺织鞋服类、家具玩具杂项制品共同构成中国对美出口的三大支柱;广东、浙江、江苏在这三类商品出口中优势突出。2024年我国对美出口规模排前五的商品分别是机电设备、纺织鞋服类、家具玩具杂项制品、贱金属及制品、塑料橡胶,规模分别为2181.8亿美元、658.4亿美元、645.6亿美元、302.1亿美元和265.1亿美元,占我国对美出口的比重分别为41.6%、12.6%、12.3%、5.8%和5.1%,合计占我国对美出口的比重达到77.3%。其中机电设备主要包含智能手机、蓄电池、平板电脑、通用机械设备、空调、冰箱、洗衣机等。

分省份来看,广东、浙江、江苏优势突出,5类商品出口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广东因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涵盖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半导体、家电等多个领域,汇集华为、大疆、格力、美的等龙头企业,机电设备出口具有显著优势。2024年广东机电设备、家具玩具杂项制品对美出口规模均位居全国首位,纺织鞋服类、贱金属及制品、塑料橡胶对美出口规模均位居全国第2名。浙江机电设备优势稍弱,对美出口机电设备规模排名全国第4,仅次于广东、江苏和上海,但在纺织鞋服类、贱金属及制品、塑料橡胶领域优势明显,均位居全国第1名。江苏总体发展较为均衡,对美机电设备出口规模排名全国第2,纺织服装、贱金属及制品、塑料橡胶领域对美出口均排名全国第3。

除东部省份外,中西部省份也依托自身优势突围。四川和重庆依托世界级笔记本电脑代工集群,四川(130.3亿美元)和重庆(86.6亿美元)两地合计贡献全国9.9%的机电设备出口。河南受富士康(郑州)智能手机生产基地的带动,2024年机电设备出口规模达到109.7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0%,但河南省出口也存在过度依赖单一企业、单一产品的问题。

第四,从进口规模看,中国对美国进口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外资企业较多的地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对美进口均在100亿美元以上,占全国对美进口的七成以上。各省份对美国进口规模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北京、上海,2024年对美进口规模全国领先,分别为307.3、283.1亿美元,合计占中国对美进口的36.1%。第二梯队包含广东、江苏、浙江、四川4省,对美出口规模在100至200亿美元区间,合计进口规模为606.5亿美元,占中国对美进口的37.1%。第三梯队为山东、天津、福建、辽宁等25个省份,对美进口规模均低于100亿美元,合计进口规模占中国对美进口的26.8%。

第五,从进口依赖度看,四川、天津等地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依赖度较高,主要涉及电子、航空器等先进制造业零部件。以从美国进口/进口总额衡量各省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依赖程度,四川、天津、宁夏对美进口的依赖度超过10%,分别达到18.5%、14.9%和10.6%。2024年,四川从美国进口商品金额中,80%都是电子电气类产品,主要由于四川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需要进口生产相关设备及零部件。而天津从美国进口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产品相关需求旺盛。天津基于当地航空产业生产、装配、维修等优势,2024年飞机和航空器零部件进口金额位列全国第一,占全国比重近三成;其中从美国进口飞机和航空器零部件16.4亿美元,占全市进口美国商品金额的18.6%。此外,天津依托自贸区与航运物流枢纽,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2024年天津进口汽车及其零部件金额位居全国第三,其中从美国进口汽车及其零部件金额21.5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二。宁夏从美国进口商品总体规模不大,主要集中在矿产品与化学品等类别。

第六,中国各省份对美进口商品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分化特征,北京进口矿产品、食品饮料、运输设备三大品类的规模遥遥领先,四川在机电设备、上海在化工产品进口规模位居全国第1,反映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化需求。分商品来看,机电设备、矿产品、食品饮料共同构成中国对美进口的三大支柱。2024年我国对美进口规模前五的商品分别是机电设备、矿产品、食品饮料、化工产品、运输设备,规模分别为378.9、258.8、248.7、206.5和152.7亿美元,占我国对美进口的比重分别为23.2%、15.8%、15.2%、12.6%和9.3%,合计占我国对美进口的比重达到76.1%。其中机电设备主要包含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设备、精密仪器等高科技产品,矿产品以原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能源资源为主,食品饮料涵盖大豆、肉类、乳制品等农产品,化工产品包括有机化学品、医药原料等,运输设备主要为飞机、汽车及其零部件。

分省份来看,四川因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笔记本电脑制造等)对高端装备及零部件需求较大,2024年对美机电设备进口规模达到101.5亿美元,占全国机电设备进口规模的比重为26.8%,位居全国第1。成都作为西部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吸引了英特尔、京东方等龙头企业聚集,带动相关设备进口需求。

北京从美进口矿产品、食品饮料、运输设备的规模均位居全国第1,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5.7%、34.5%、37.7%。其中,矿产品方面,主要源于央企总部集聚效应,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巨头的国际采购多通过北京结算;食品饮料方面,北京作为超大型消费城市,对高端进口食品需求旺盛,同时拥有多家跨国食品企业的区域采购中心;运输设备方面,主要涉及民航企业飞机采购及高端汽车进口。

长三角地区对化工产品进口需求较大,其中上海和江苏进口规模分别为为67.8和41.9亿美元,合计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3.1%,与长三角地区发达的石化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密切相关。

第七,从贸易差额看,全国27个省份对美国贸易顺差,广东、浙江、江苏对美顺差较高,合计占全国的七成。2024年,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3610.3亿美元;分省份看,广东、浙江、江苏对美顺差排名前三,依次为1154.2亿美元、733.5亿美元、668.1亿美元,合计占我国对美贸易顺差的70.8%。对美贸易逆差的是北京、天津、海南、青海四个省市,其中北京、天津对美国进口商品金额分列全国第一、第八,对美贸易逆差分别为249和30.9亿美元。

——————

0 阅读:2

鸿振财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