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11月底的舆论风波成因小析,结尾处也表示了一个现象:
虽然月底沸沸扬扬闹了一周,官方紧急扳回了一局;但民众对于本地的防疫措施仍有不满,虽然落实二十条需要时间,但民众等不了多久。
谁知,11月30日下午,广州多个区就宣布解除临时管控区域,严格落实二十条;有的地方虽然有疫情,但也恢复了堂食。
晚间民众和媒体欢呼雀跃:说刚刚还在ICU,一瞬间就来到了KTV。
但其实也有两个顾虑,或者说头疼的地方:
一是广州会不会变成石家庄,最后不得不收紧。
之前石家庄宣布放松全员核酸检测后,没几天又收紧措施,给不少人留下深刻印象。
那广州会不会也是如此?虽然本地官方说,解除临时管控区域不是“放开”,也不是“躺平”,而是严格落实优化防控二十条的规定。
其实从这几个点可以看出,广州大概率是不会成为第二个石家庄。
首先,当天晚上,北京方面就给出了信号,表示: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其次,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小蛮腰”也在宣传: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这些信号,不言而喻。广州不大可能往后再退一步了。
二是广州这么一跨步,中西部其他地区怎么办?
广州毕竟有着大量的打工人员,还有一个多月就快要过年了,工人、学生都要陆续返乡,你自然对他们不再有严格的管理,但其他地区怎么办?
这是否有点郑州“流动性管理”的嫌疑,只是更加隐蔽?
当然,我想上面的这个质疑有点暗黑,大概不会存在。
真正头疼的是,那些将要承接大量返乡人员的地区,如何在年前这一段时间,同时落实好20条并保证本地区疫情不出现大规模爆发,从而过个好年。
而另一方面,北京、重庆等地也在陆续跟进,如北京高碑店太平庄社区直接宣传,对阳性病例居家管控,鼓励大家自备抗原、检测抗原。
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当政者的想法也不同。广州跨步大,也得陆续跟上。
这就给许多地方出了难题。“倡导就地过年”,还能不能往外发?
我看到芜湖市南陵县发布了《致返乡大学生的一封信》,其中提到“面对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变异病毒,我们倡导学生就地过寒假。”虽然说,也在倡导“就地”,但整封信,三分之二篇幅是在说大学生返乡该怎么报备,怎么做好防护的。言辞恳切,有商有量。倒没有那么僵硬。
可见是有斟酌有考虑的,倒做了一个不错的样板。
我们可以想见,面对返乡潮,各地如果再生硬地搞什么“倡导就地过年”或是“恶意返乡”,舆论这关肯定是过不了的,上面恐怕也难回复。
这就对中西部很多地方执政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究竟各地会做出什么反应和对策?
接下来半个月,我们会陆续见分晓。
广州是中国最开放最解放思想最先进的城市
沈阳应该学习广州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今年回不去就4年没回老家了,平常很忙还没假期,父母都70多了,亲孙女从出生到现在都没见过一面[哭哭]
看着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