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愧是俄乌冲突中,公认的大赢家。
据印度官方最新数据显示,印度财年前10个月,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进口量相较于上个财年同期激增近400%。
这些原油有相当部分还被转化为精炼石油产品后出口给给西方国家,从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精炼油产品出口额高达758.8亿美元,高于上个财年同期507.7亿美元。
石油是工业时代的“新鲜血液”,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都无法离开石油及相关的衍生品。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输出大国,被西方制裁时,就让原油价格市场几经波动,而大宗商品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出现供需关系不平衡的矛盾。
在欧佩克不愿一味跟随西方要求而增产的背景下,资本与政客只好将目光又重新投回到印度。
解除制裁自然是不现实的,这等于变相宣告普京的胜利。
放宽制裁也意味着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的消耗战以失败告终,西方不得不承认一手主导的国际秩序逐渐式微。
所以西方需要一个缓解的枢纽,来抵消阵营对抗之间的矛盾。
印度的外交原则一向是“不结盟运动”,左右逢源在各大意识形态与阵营之间。印度政体虽然效仿西方国家,但上层建筑十分稳定,不太会出现分裂或摇摆的局面。
莫迪政府与普京的关系向来不错,双方在军工、科技、卫生都方面有很广泛、深入的交流,可在能源上的沟通并不算多。
冲突爆发之前,印度主要的能源进口国来自中东,俄油所占比例不大。
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人做生意总喜欢卡脖子,故意抬价,而印度人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双方很难有商有量。另一方面是从管道运输的话,需要途经阿富汗与高加索地区,这里的安全环境着实堪忧。
如果走海运的话,俄罗斯与印度之间的距离将是相当长的一段距离,那各方面的成本将是天文数字。
西方决定将俄出口石油限价在60美元/桶,实则是给印度开了个绿灯。
因为西方的金融保险和海运业无法承接价格超过上限的俄石油业务,而普京在短期内无法扶植起具有资质的船队和保险大亨,只能在西方规定的价格内对印出口。
这个价格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有重新调整的机会,如果未来调整至40美元、30美元,才是对俄罗斯的致命一击。
印度能躺在西方制定的游戏规则上坐收渔翁之利,自然是要交些保护费的。
前阵子,印度首富的阿达尼集团被西方金融机构做空,很明显就是一个“教训”。
其实西方对待印度的策略,一直是张弛有度。既不会过分讨好,也不会施压突破底线,毕竟亚太地区的情况十分复杂,印度大有可为。
在西方密集施加制裁期间,美国也曾对莫迪政府偷偷施压,可得到的结果差强人意。
美国高官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就此事对印度施加制裁,并强调美印关系是重要的外交策略之一。
这说明美国已经认可了印度中间商的身份,并希望印度可以加大产量从而缓解西方的能源通胀。
单论此事而言,围绕美俄印三国的问题主要聚焦于印度要如何平衡?
印度薅俄罗斯的羊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美俄都希望这种状态可以持续。未来一段时间,印度还会充当最大中间商的角色,负责能源进出口业务的阿达尼集团将在亚洲首富的位置上坐的更稳固。
阿达尼和莫迪、人民党的关系很牢固,二者相互扶持形成了印度目前最大、最稳定的上层集团。
受益于俄乌冲突,莫迪集团的根基或将更加稳定。
其次是印度要巩固强国地位,下一个五年计划很重要,在吸引外资领域中更多的要仰仗美欧发达国家,可军工产业上又难以实现自主生产,不得不依赖于俄罗斯。
美俄不可能一直“惯的”印度,等腾出手来再收拾是迟早的事,到时往往会把吃进去的再连本带利吐出来。
想要避免秋后算账,似乎只要挑起地缘政治冲突,以自身为代价去遏制别国崛起。这是向西方递交的投名状,也是要成为地区唯一大国的必经之路。
这样的未来,无论成功与否,对印度和其他国家都是最悲惨的结局。
印度能否冲破世界所预想的剧本,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尚未可知,但我们希望一切都有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