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撒切尔主义”,做空香港收割了一万亿财富!

双好的是乐 2025-01-23 22:06:38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82年,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带着马岛战争的余威,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这位刚打了胜仗的英国首相,一见面就给中国人来了个下马威:"香港?那可是我们的宝贝疙瘩,谁都别想打主意!"

表面上是来访问的,但谁都看得出来,这位"铁娘子"心里打着什么算盘。既然香港迟早要还,那就趁着还在手里,再狠狠捞一把!

最后一把"收割刀"

八十年代的香港,成了撒切尔政府的"提款机"。他们打着"金融自由化"的漂亮幌子,在香港玩起了一场更大的收割游戏。英资财团就像一群老练的赌徒,在地产和金融市场上玩得不亦乐乎。

最离谱的要数地产市场了。港英政府跟英资财团唱起了双簧:政府低价批地,英资公司高价卖楼。这不就是明摆着让英国佬发财吗?

普通香港市民呢?攒上十年工资才够买个三居室,还得举全家之力。而那些英资公司呢?光是炒地皮就赚得盆满钵满。一位香港大叔说得特别扎心:"打工几十年,攒下的血汗钱连个蜗居都买不起。"

这场"收割"玩得可真是高明。表面上看是在搞经济发展,其实是在榨取香港的最后一滴"油水"。

金融阴谋

而到了1987年,香港股市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杀猪盘"。英资机构在幕后操盘,把港股玩得像过山车一样,今天喊涨,明天就能让它跌得人仰马翻。

那时候的香港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谈论股票。理发店老板、茶餐厅阿姨,甚至卖菜的大妈,都成了"股神"。英资机构使劲儿吹捧股市,搞得人人都觉得炒股能发财,不炒股就是傻子。

可谁知道这是个圈套?等到股市涨到天上去,人们都陷入"股票梦"的时候,英资机构突然集体撤资。这一招,就像在水里扔了颗炸弹,整个股市瞬间崩盘。

损失有多惨?数百亿港币就这么没了。在那个年代,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街边小店的老板、刚买完楼还背着房贷的上班族,不少人的积蓄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从1984年到1995年,英国可没闲着,通过各种花样把整整一万亿港币从香港转移走了。

他们玩得可高明了:今天炒炒股票,明天倒倒地皮,后天搞搞金融创新。这些看似正常的经济活动背后,其实都是精心设计的"抽水"工程。

临别"赠礼"

后来眼看着香港就要回归了,撒切尔政府突然变身"民主斗士",说要给香港搞民主制度。这转变来得突然,就像一个准备离婚的人,临走前还要给对方添堵。

后来撒切尔在回忆录里倒是说了实话:搞民主?呵呵,不过是想给香港埋个定时炸弹罢了。这招够狠的,明知道自己要走了,还要在香港社会里插根钉子。

回头看撒切尔在香港这一系列的操作,简直就是教科书级的"收割"套路:先是放开金融管制,让香港人尝到甜头;等大家都陷进去了,再用资本的力量玩死你;最后临走前,再来个政治搅局,给香港的未来添点"料"。

这套组合拳打得可真狠!经济上,香港普通市民的钱包被掏空;社会上,又被种下了分裂的种子。这些"礼物",香港人可是受用了好些年。

撒切尔的这些手段,就像是一个老练的赌徒,不仅要赢你的钱,还要让你输得心服口服。他们打着"自由化"的旗号,实际上是在玩一场精心设计的割韭菜游戏。

今天的香港已经回到祖国怀抱,但撒切尔留下的这些"遗产"却不是那么容易清理的。高房价的阴影还在,社会撕裂的痕迹仍存。

这段历史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经济掠夺的手段可能更加隐蔽,但本质从未改变。

这些伎俩反而让香港人更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真正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才能摆脱被人宰割的命运。

参考资料:

知乎:痛心!上个世纪80年代“撒切尔主义”做空香港收割了一万亿财富!

0 阅读:3

双好的是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