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托孤:历史上最后一次托孤,也是最失败的一次托孤

小何小看历史 2025-01-07 02:37:45

1861年,清朝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行宫,临终前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等八人进行托孤。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皇帝托孤,却也是最失败的一次。从咸丰帝七月十六日驾崩到九月三十日顾命八大臣倒台,仅仅三个半月的时间,八位托孤大臣便迎来了悲惨的结局。表面上,这是慈禧太后与恭亲王联手夺取大权的权谋之争,实则是咸丰帝一手造就的悲剧。他精心设计的托孤安排看似完美,实则处处是漏洞:人选皆为外戚而疏远皇族血脉,八臣皆为文官无一代表军权,更致命的是给予两宫太后御印大权。

热河行宫:权力更迭的序幕

十九世纪中叶的大清帝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英法联军的炮火轰开了紫禁城的大门,咸丰皇帝狼狈出逃,躲进了热河行宫。这一逃,就再也没能回到京城。

逃亡途中,咸丰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朝廷大臣中,大学士肃顺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咸丰倚重的重臣。

肃顺出身皇族,为人精明强干却也跋扈专横。他先后主导了戊午科场舞弊案、户部宝钞案的审理,借机排除异己,树敌无数。

与此同时,年轻的慈禧也在宫廷中展露锋芒。她本是一个宫女出身的妃子,却因生下唯一的皇子载淳而地位陡升。

咸丰十一年,战火未熄。英法联军虽已撤离,但太平天国的叛乱仍在继续。朝廷命令曾国藩、左宗棠等将领镇压叛乱,军费开支巨大。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肃顺和慈禧的矛盾日益加深。肃顺甚至在咸丰病重时,建议效仿古代弋夫人之事,要求慈禧殉葬。

朝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奕䜣。他本该是最适合托孤的人选,但咸丰对这个能干的弟弟始终心存戒备。

恭亲王被留在京城与英法谈判,意外获得了收拢人心的机会。大批京城文武官员开始倾向于这位皇弟。

热河行宫内,咸丰的病情每天都在恶化。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必须为年仅六岁的皇子载淳安排好未来的监国大臣。

这场权力的博弈,在咸丰驾崩前几天达到了高潮。他一反常态,没有选择亲兄弟恭亲王,而是任命了八位大臣作为顾命大臣。

末代托孤:帝王遗诏惹风波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热河行宫内气氛凝重。太监们搀扶着病重的咸丰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拟定了遗诏。大臣们当场誊写,盖上玉玺,一纸诏书就此颁布。

这份遗诏的内容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六岁的皇长子载淳被立为太子,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让人没想到的是,咸丰选择了八位大臣作为顾命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以及四位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这八人将代替皇帝行使谕旨的拟定、颁发以及批阅奏章的权力。

为了制衡这八位大臣的权力,咸丰又做了一个特殊安排。他赐给慈安和慈禧各一枚御印,规定日后一切诏书必须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生效。

遗诏中还有一个致命的疏漏:没有明确规定谕旨的颁发和奏折审阅流程。这让八大臣与两宫太后的权力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八大臣认为,两宫太后只有盖章的权力。所有的谕旨都应该由他们拟定,太后们不能更改。各地的奏折也应该由八大臣共同批阅,不需要呈给两宫太后。

慈禧却不这么认为。在她看来,八大臣只是辅佐和参谋的角色,不能完全替代皇权。因为这个问题,双方发生了多次争执。

南方战事还未平定,朝局需要稳定。肃顺等人以罢工相威胁,声称如果不给他们足够的权力,就拒绝处理一切政务。

两宫太后被迫让步。她们答应了肃顺等人的要求,八大臣正式掌握了清朝的最高权力。

这份看似完美的托孤安排实则漏洞百出。八位顾命大臣中,载垣属于怡亲王一系,端华和肃顺是舒尔哈齐一系,他们与咸丰一系的血脉已经相当疏远。

咸丰还有许多更亲近的选择:道光的五弟惠亲王绵愉、五弟惇亲王奕誴以及七弟醇郡王奕譞。这些血缘更近的宗室全部被排除在托孤名单之外。

更令人不解的是官职的安排。八大臣中竟然没有一个正式的内阁大学士。唯一的大学士肃顺还只是个协办大学士,品级不过从一品。

至于匡源、杜翰和焦佑瀛,他们的资历都很浅。在成为军机大臣之前,匡源和杜翰只是做些秘书工作。焦佑瀛更是此前只担任过太仆寺卿这样的小官。

最大的问题是,这八位大臣全是文官,没有一个代表军权的人物。这与历史上成功的托孤案例形成鲜明对比。

这份托孤诏书很可能是肃顺等人在咸丰病重时自己策划的。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个重要事实:现在他们在热河,但皇帝驾崩后,载淳迟早要回京城登基。

托孤大臣:权倾朝野终覆灭

八位托孤大臣掌控朝政后,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有多危险。他们留在热河行宫,与京城渐行渐远。

在热河,肃顺对两宫太后的态度越发傲慢。他刻意压低慈安和慈禧的生活待遇,连慈禧乘坐的骡车损坏后要求更换,都被他拒绝。

权力的较量在咸丰驾崩后愈发激烈。按照清朝家法,载淳登基后,慈禧应当尊为皇太后。肃顺却迟迟不按规矩办事,将慈禧与普通妃嫔一同对待。

即便慈安指出这个问题,肃顺也故意拖延了一天才改正。他这样做就是要在两宫太后之间制造等级差别。

八大臣的傲慢不仅体现在对待太后的态度上。他们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了个遍,就连旗人集团也不放过,导致京城八旗子弟对他们怨声载道。

明知道京城文武大臣对自己不服,八大臣却无人前往京城笼络人心。这个重大失误给了恭亲王一个极好的机会,让他得以悄悄收拢各方势力。

慈禧此时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她派出贴身太监安德海秘密前往京城,与恭亲王取得联系。

恭亲王接到消息后立即采取行动。他以祭奠亡兄为由上折子请求前往热河。这个理由合情合理,八大臣无法拒绝。

到达热河后,恭亲王玩了一个高明的障眼法。他化装成萨满教士混入人群,成功潜入宫中与两宫太后密会。

密谋达成后,恭亲王返回京城开始布局。他先后拉拢了醇郡王奕譞和兵部侍郎胜保这两个重要人物。

远在热河的八大臣对京城的局势变化一无所知。他们仍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沾沾自喜,不知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随后,慈禧展开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她安排亲信董元醇上奏,提出让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建议。这个提议遭到八大臣的强烈反对。

在僵持不下之际,慈禧做出让步。她提出端华的步军统领职务太过繁重,建议改由醇郡王奕譞接任。

八大臣为了阻止垂帘听政,同意了这个交换条件。他们保住了热河的步兵统领职务,却把京城的步军统领拱手让人。

这个决定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步军统领掌管京城卫戍,是维护首都安全的重要职位。让奕譞兼任此职,等于把京城的军权拱手相让。

为了防止各地统兵大臣前来支援八大臣,慈禧又下令胜保:没有召见,任何统兵大臣不得擅自前往热河。这一招砍断了八大臣在军中的羽翼。

权倾朝野:三月夺权终落幕

九月二十三日,积雨云笼罩着热河行宫。小朝廷终于决定启程回京,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大清帝国的权力格局。

两宫太后提出了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要求:由于载淳年幼,加上自己是妇道人家,不便与男人同行,希望能够先行启程。八大臣没有察觉到这背后的玄机,欣然应允。

几天后,载淳和两宫太后便抵达了京城。她们一到京城就立即召见了恭亲王奕䜣、醇郡王奕譞、军机大臣文祥和僧格林沁,密谋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八大臣此时还在路上磨蹭。他们一会儿说要护送灵柩,一会儿推说大雨阻路,甚至在密云等地还有心思饮酒作乐。

没有军权在手的八大臣,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京城落入两宫太后和恭亲王的掌控。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的道理:权力来自皇帝,而年幼的皇帝已经被带回京城。

九月三十日,一道惊雷劈向了毫无防备的八大臣。慈禧下达一道谕旨,要求除肃顺之外的七名大臣先行入京,商议载淳登基大典事宜。

七位大臣信以为真,匆忙入京。他们刚踏入京城的地界,就被早已埋伏好的禁军逮捕。随后,奕譞带兵在半路上拿下了孤立无援的肃顺。

这场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托孤闹剧终于落下帷幕。回头看这场权力之争,慈禧和恭亲王的夺权计划其实也并非天衣无缝。

比如,让奕譞接管步军统领一职就非常可疑。一个正在处理朝政的亲王,突然要求担任军职,这背后的动机昭然若揭。

再如,两宫太后带着载淳先行返京的理由也经不起推敲。在封建社会,皇帝才是权力的核心,谁掌握了皇帝,谁就掌握了发号施令的权力。

咸丰托孤时选择大臣的标准出了问题。从血缘关系来看,他绕过了关系亲近的恭亲王,却选了关系疏远的载垣和端华。

从才能来看,八大臣中的载垣和端华都是纨绔子弟,毫无建树。杜翰不过是咸丰老师杜受田的儿子,焦佑瀛也只是个新提拔的打杂军机。

反观那些被排除在外的大臣,如文采兼备、深受众人敬重的文祥,仅仅因为与恭亲王走得近就被排除在托孤名单之外。这些决定都成为了托孤失败的重要原因。

0 阅读:114
评论列表
  • 2025-01-07 14:03

    选择端华和肃顺也没什么大惊小怪,说明了平时接触密切。雍正怎么不和亲兄弟老十四关系不近,反而和老十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