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黄巾之乱,同时期爆发的关西之乱同样对东汉造成了威胁

调侃历史 2022-08-27 10:12:36

东汉在经过中平元年一年的作战后,黄巾军主力基本上被官军消灭了,随着黄巾军一起崛起的“黑山贼”也表示归顺朝廷,关东地区局势粗定,但关中、陇西的局势持续恶化。

据《后汉书·董卓传》的记载,北地先零羌及袍罕河关群盗的反叛,是发生在灵帝中平元年的冬天,也就是说,在关东的黄巾军主力刚刚被平定后,或即将被平定时,关西就发生了叛乱。关西叛乱的原因大致如下∶一是东汉政权与羌人固有的历史矛盾。二是黄巾起义后关中汉军东调,兵力空虚。三是当地郡守刺史腐败,对各族民众欺压太甚。

边章、韩遂等人造反后,先占领金城,消除了后顾之忧,继而发兵东下,将凉州刺史左昌包围于冀(今甘肃省甘谷县,凉州汉阳郡治所)。左昌派人征召屯戍在河阳(今甘肃省静宁县)的汉阳长史盖勋、从事辛曾、孔常等人率军回援。盖勋等人率领援军来到之后,边章遂撤离冀,转攻他处去了。

边章等人绕开凉州,继续东进,在畜官(牧马场,今陕西省兴平市)包围了新任护羌校尉夏育。盖勋遂带郡兵前去救援,但刚行至狐槃(今甘肃省甘谷县南)就被叛羌击败。盖勋身边所剩不足百人,身上三处受伤,他坐在地上一动不动,指着路边的路标说道∶“把我埋在这里!”句就种羌族头领滇吾手持武器挡在众人面前,说道∶“盖长史是位贤人,你们如果杀了他,就辜负了苍天!”盖勋仰天骂道“你这该死的叛贼,你知道什么!快来杀我!”滇吾下马将自己的马交给盖勋,但盖勋不骑,遂被叛羌抓住。叛羌不敢杀掉盖勋,将他送回汉阳(今甘肃省甘谷县),后来,凉州刺史杨雍上书推荐他担任汉阳太守。

正如郎中张钧、护军司马傅燮等人说的那样,如果灵帝果断杀掉十常侍,天下将不用出兵即可平定,这话虽然说得有些过头,但也不无道理。还在黄巾起义之初,边章曾任督军从事,他来到京师汇报工作,大将军何进久闻边章的大名,特意安排与他相见,见面后,边章就劝说何进诛杀宦官,但何进没有听从。边章回去后,就发生了北宫伯玉等人的叛乱,他自己也被拥立为主,因此,在边章等人率众越过陇山、进入关中时,就以入朝诛杀十常侍为名。但是,对于灵帝而言,十常侍们毕竟是阉人,且没有军权,并无多大的威胁,而让灵帝不安的却是那些领兵将领们,他一再催促卢植、朱偶等人加快军事行动,就是担心这些在外的领特领们会趁机作乱。

灵帝的这种担心也并非空穴来风,就在皇甫嵩平定张角之后,前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县令、汉阳人阎忠就曾劝说皇甫嵩顺时而动,但皇甫嵩并没有同意。

阎忠的建议恰恰是灵帝所担心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灵帝明白宦官们已为千夫所指,也不愿轻易自剪羽翼。当北宫伯玉等人率军侵扰三辅之地时,灵帝即任命征尘未洗的皇甫嵩率军西进,镇守长安,又任命中郎将董卓为副将,以抵御叛羌的进攻。

皇甫嵩讨伐张角时,途经邺城,发现中常侍赵忠老家的宅邸规模宏大,超出了规定,遂上书将其没收。中常侍张让曾私下向皇甫嵩索要军费五千万钱,皇甫嵩不给,于是,二人对皇甫嵩恨之入骨,上奏皇甫嵩讨伐北宫伯玉等人一直没有成效,且费用巨大,灵帝下诏将皇甫嵩召回,收缴了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去六千户食邑。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八月,灵帝任命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为副将,率军西征;拜中郎将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均受张温的统辖。

张温来到长安以后,以诏书召董卓来见。过了很久,董卓才来拜见张温,张温责备董卓讨伐不力,董卓却毫不服气,态度傲慢。孙坚当时在场,他来到张温面前,附耳私语道∶“董卓不惧朝廷怪罪,而张牙舞爪,口出狂言,应当以不按时报到,依军法将其斩首。”张温回答∶“董卓素来在陇西蜀地之间享有大名,今日杀了他,恐怕我军西进就失去了依靠。”

孙坚说道∶“大人亲自率领廷大军,威震天下,何必指望一个董卓!我看董卓根本没有把大人放在眼里,轻视上级,无礼之极,这是他的第一条大罪;边章、韩遂叛乱已持续一年,理当及时进剿,董卓却说不可,打击军心士气,这是他第二条罪过;董卓受命以来,没有战功,大人召见,他又推推拖拖,来到之后又目中无人,这是他第三条大罪。古代的名将,代表皇帝出征,未有不依靠杀伐树立威信的,这也是司马穰苴之果断斩杀庄贾、魏绛杀死晋侯之弟杨干的原因,大人如今屈从于董卓,如果不果断将其诛杀,将损害元帅的威严,军法也将会被置于无用之地,一切全在于此。”张温不忍,就说“你暂时退下,要不董卓会产生怀疑的。”孙坚只得退下。

张温率领各郡军队共计十余万人,推进到美阳(今陕西省武功县)。边章、韩遂等人也进兵美阳,张温与之交战,却屡战屡败。在美阳亭北,孙坚率领一千余众与敌人遭遇,几乎全军覆没,孙坚的印绶也在激战中丢失了。到十一月一天的夜晚,天上出现一颗明亮的流星,照得边章、韩遂军营内骡马尽鸣,边章、韩遂等人认为不吉利,商议撤回金城。董卓听说后大喜,决定对叛军发起总攻,第二天,董卓率军与右扶风鲍鸿等人合兵一处,大破叛军,斩杀了数千人,边章、韩遂逃回榆中(今甘肃省榆中县)。张温命令周慎率领三万军队追击,董卓对张温建议,自己率领本部人马担任周慎所部后援,但张温自以为陇西指日可定,打算让董卓率部进攻叛羌,只用周慎所部即可消灭边章、韩遂,遂没有答应董卓的请求。

参军事孙坚告诫周慎说∶“敌人城内没有粮食,需要从城外转运粮草,我愿意率领一万人切断敌人的粮道,将军率领大军紧随其后,敌人肯定会因断粮而不敢出城作战,而逃到羌族聚居区,然后,我们再集中兵力前去讨伐,这样一来,凉州就能平定了。”但周慎不从,率军包围了榆中城,而边章、韩遂却分出一部兵力驻扎在葵园峡(在今甘肃省榆中县东北),反而切断了汉军的粮道。汉军被切断粮道后,周慎担心全军覆没,只好丢弃辎重,狼狈退去。

在周慎进攻榆中城的同时,张温又命令董卓率领三万军队讨伐先零羌,数万先零羌、湟中胡将董卓的汉军包围在望垣(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北)峡谷以北地区,汉军断粮。董卓命令士兵们在撤退的要道上修筑围堰,形成了一个方圆数十里的大水塘,假装让士兵们捕鱼。围堰建成后,他却率军从围堰下面的浅水渡过河去,然后,掘开了围堰。等到敌人发现后,追至河边,河水已经很深了,无法渡过,董卓军得以安全撤回。当时,汉军西征的共有六支部队,其他五支部队全部战败,唯独董卓一支部队没有损失,撤回后,董卓驻扎在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市)。董卓因此功被拜为前将军,封(今陕西省武功县南)乡侯。

中平二年张温对边章、韩遂的讨伐,先胜后败,到中平三年(公元186 年),双方陷于僵持,这一年年底,张温被朝廷召回京师。经过中平三年一年的休养,中平四年(公元187年),韩遂等人得知张温回京后,卷土重来。

不久,叛军内部发生火并,韩遂杀死了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兼并了三人的军队,然后组织起一支十余万人的大军,包围了陇西郡,陇西太守李相如投降,与韩遂联合。凉州刺史耿鄙信任治中程球,而程球却贪污腐败,凉州军民个个对他恨之入骨,耿鄙打算率领六个郡的郡兵前往讨伐韩遂。汉阳太守傅燮劝阻道∶“使君莅临本州时间尚短,百姓对您并不了解。敌人听说我大军将至,必定会齐心协力,这些人长期居住在边地,骁勇善战,其势不可抵挡;而我军却是新招募的军队,上下还未和睦,万一出现内乱,后悔就来不及了。不如暂时养精蓄锐,严明军纪,敌人见我没有出战,必定会认为我们胆怯,他们内部将争权夺利,肯定很快就会发生内讧,然后,大人再率领训练有素的军队,前去讨伐离心离德的叛匪,必将一举成功。”但耿鄙不听。

中平四年四月,耿鄙率领汉军推进到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果然,汉军内部发生叛乱,州别驾反而响应叛军,先杀掉了程球,接着又杀害了耿鄙,韩遂的叛军趁势又包围了汉阳。

汉阳城内兵少粮尽,但傅燮依然率众固守不降。当时,北地郡的数千胡骑也在叛军军中,他们感念傅燮的厚恩,来到汉阳城下,跪地叩头,请求护送傅燮回到家乡。傅燮的儿子傅干年仅十三岁,也劝说父亲回到家乡。傅干话音未落,傅燮叹息一声,慷慨说道∶"你难道认为我一定要死吗!身为臣子,最高贵的是完成使命,次之是坚守立场。商纣王虽然暴虐,但伯夷依然不吃周朝的粮食饿死。我遭逢乱世,不能养浩然之气,既然吃了朝廷的俸禄,又想逃避责任吗!我离开此地后,又能去哪里呢?"于是,傅燮率领守军出城迎战,战死在沙场。耿鄙的司马马腾也率众投降了韩遂,与韩遂合兵一处,共推王国为主,继续东进,侵扰三辅。

次年十一月,王国率领叛军包围了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灵帝下诏拜皇甫嵩为左将军,都督前将军董卓,组织四万军队前去抵挡。董卓对皇甫嵩说∶“陈仓危急,请速速赶往援救!”皇甫嵩却说∶“不对,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陈仓虽然城池小,但非常坚固,敌人一时难以攻下。王国虽然强盛,但攻不下陈仓,部众就会疲惫,等到敌人疲惫之时,我军再发起攻击,这是全胜之策,为何急着救援!"果然,王国强攻陈仓八十多天,一直无法攻克。

第二年(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二月,连攻陈仓数月之久的王国所部已经疲惫不堪,只得撤离陈仓,皇甫嵩当即下令汉军追击。董卓劝阻道“不可。兵法上说∶ ‘不要追赶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追击折返回家的敌人。’”皇甫嵩说“你又错了。前不久,我不让你发起进攻,是为了避开敌人的锋芒如今,我命令部队进攻,是趁着他们衰败之时才要打击的。我们所打击的是疲惫之军,而不是折返的军队。王国的部队将要逃走,早已没有了斗志,我们以整齐的军队去进攻军心大乱的敌人,打的不是走投无路的敌人。”于是,他单独率领本部人马进攻敌人,让董卓率领他的部队当后卫。

皇甫嵩连战连胜,大破王国,斩首上万人。董卓过去一直自视甚高,在皇甫嵩面前却丢了大人,羞愧得无地自容,从此便与皇甫嵩结下了仇恨。王国败后,韩遂等人一起废掉了他,另立前信都令阎忠(曾劝说皇甫嵩清君侧的那位)为主,不久,阎忠就病死了,群龙无首的关西诸将开始争权夺利,相互攻杀,关西方面对三辅的威胁也就小了。

1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