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上海大学作为支持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学院主办、刘海粟美术馆协办的“风自海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品展”目前已分别在中华艺术宫和上海美院美术馆两个展区展出了两个月。如今,延期展出一多个月后的“风自海上”展即将在中华艺术宫展闭幕,而上海美院展区还将持续展出至9月10日。
中华艺术宫展览现场
在中华艺术宫展区,“风自海上”主要展出了上海美院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创作主题丰富,以国画、油画和雕塑为主,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在这些作品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美术学院教学的演变轨迹与发展。这些上海美院人有的亲历了美院的创办,有的在美院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有的从美院毕业后依然关心和支持美院的发展。正是在这些上海美院人教学理念的传承中,形成了目前上海美术学院的海派教学传统。
上海美术学院展览现场
在上海美术学院展区,策展团队试图打破美术馆的概念,把整个美院变成一个无墙的美院。展厅突破了美术馆的范畴,在整个美院广场包括美院的教室、走廊每一个角落都有老师和学生们的作品。由“刘海粟美术馆馆藏精品展”、“百年红色美术文献展”、“上海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2021年上海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四个部分组成。展览分别从过去、现在和未来展示了上海美术学院与海派美术教育的关系。
资料图:凯旋路30号大门
从凯旋路到上大路,作为上海办学历史最悠久的艺术类高等院校,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16年挂牌成立前的发展史可追溯到1983年在凯旋路挂牌,也可以上源至1959年的“上海市美术学校”,这是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1952年外迁之后,新上海的第一所专业美术学校。如果再往前,上溯土山湾画馆、追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早期发展和海派美术教育历史,我们便能清晰地看到当下“新海派”的文化思考和创导趋向。
资料图:《上美·足迹》丛书,从“上海市美术学校”到1984年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再到2016年底,《上美·足迹》记载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承上启下转型之路。
众所周知,海派美术是中国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艺术风气。近年来“海派”“新海派”在各个领域不断被提及。曾成钢教授基于海派艺术的历史沿革,整体创作实力,以及上海的城市发展,提出全新的“新海派”观点,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充分发挥上海作为新时代国际大都市的全新内涵。可以预期的是根据现实的发展,给出依托高校建设文化,在重振“新兴艺术发祥地”和“现代创新艺术策源地”的发展任务中一系列具体方法。
资料图:2021年6月份,上海美术学院院刊《新海派》发行仪式。
在《新海派》揭幕仪式上,上海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冯远、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杭间、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陈青、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徐可共同发布揭幕。《新海派》以“继往开来”为办刊宗旨,依托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综合资源优势,在都市艺术文脉传承、国家艺术形象造型、社会美育公共服务等方面,形成“新海派”为导向学科知识体系集成,发挥上海美术学院“经典传承、文化创新、社会服务”的功能作用,形成国际当代艺术策源地的影响力。
曾成钢
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表示,100多年前,“海派”让国人认识了世界,肇始了中国传统美术向现代美术的转变;时至今日,海派早已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张力的典范,其开放包容、多元并蓄的特质影响深远。世界在巨变,海派的内涵与外延也在变化,百年流转所凝聚的经验和底气,以及贯穿其中的复兴精神,是“新海派”踔厉奋发的源头活水,也是策划“风自海上”展览的重要原因。
曾成钢《中华家园》铜制雕塑
“新时代海派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变化,如何继承和发扬海派美术和海派文化,我们提出了新海派的概念。新海派的核心是融合与交叉,它融合了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美术之长,它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多维度,百年来上海这座城市所凝聚的文化气质和城市软实力以及其中的创新精神,是新海派奋发的源头和活水。”曾成钢补充道。
在“新海派与未来美术教育发展”研讨会上,嘉宾围绕新海派与海派艺术、新海派与美术教、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未来的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曾成钢、陈青详细介绍了上海美术学院的校区建设,及学院式、博物馆式、基金会式的培养模式,与新文科建设下的理论、造型、设计、空间板块的重混。关于海派文化与新海派美术教育,冯远、刘伟冬、潘耀昌、卢辅圣等分别从各自角度进行了阐述。其中,杭间通过追溯上海的设计史,建议从艺术化和科学化两个方面,建立起具有上海传统的设计机制。鲁晓波与殷双喜分别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实际案例中,分析当下设计学、美术教育的问题与发展。
资料图:“新海派与未来美术教育发展”研讨会嘉宾合影
上海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冯远表示,建构上海美术学院新海派美术教育,应该吸收八大美院现有体制上的优势,革除弊端,有一个深入的分析理解。对于新海派的内涵,冯远提出了“四创”思路,要做到:“创造性地转化升学传统,创新性地发展海派文化,创意性地提升海上人文,创建性地构建新海派美术教育”。对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从我们改革发展实践当中提出新观点、建构新理论,努力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新海派理念、意蕴很厚重:创造性转化申学传统,创新性发展海派文化,创意性提升海上人文,创建性打造新海派美术教育。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上海美术学院在上海整个文化建设中将扮演生力军和主力军的作用。
资料图:今年6月底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项目启动仪式现场,该校区设计面积为22万平方米,是已知目前单体建筑规模最大的美术学院。
毋庸置疑,“风自海上”展和“新海派与未来美术教育”论坛的举办、上美新校区的建设对于上海美术学院全新发展的“新海派”艺术教育体系,打造国际都市艺术中国坐标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