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春运潮”、“返乡人员”、“7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居家健康监测”、“返乡人员如何划定”、“不聚集、不流动”等等是近期互联网上频频被热搜的几组关键词,从这些词组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返乡人员”对于即将开启的“春运潮”格外关注!
众所周知,每年临近春节前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时间点来推算,2021年春运返乡潮将于1月28日上演,交通部预测春运期间将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比2020年或增加一成多。然而,受到《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称《方案》)最新政策规定的影响,返乡过春节人员的数量可能会在预计的数字基础上有所减少。
从《方案》当中我们也提取出春节期间农村疫情防控的几组关键词:①持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②春节期间不聚集,不流动;③返乡后实施14天居家健康监测;④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与1月中旬各地提出的“要求”略有不同,无论是中高风险地区,还是低风险区域,凡是从外地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均需要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否则,返乡之路可能会受限!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外出务工农民工数量为2.8亿,90%以上的农民工有春节回乡过年的惯例。近些年来,国家政策不断完善,农民工的薪资收入也有明显提高,比如建筑业农民工的平均薪资为4000~5000元/月。虽然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咱农民工的打工收入有所减少,但收入高低却并不影响“返乡过年”的习惯。
与2020年春节不同,许多地方是从大年农历初二开始“封城”的,农民工返乡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而2021年春运返乡,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虽然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是比较成功的,但步入冬季以来,石家庄、大连、邢台等部分地区本土病例的“反反复复”着实让许多人比较担心“返乡过年”的问题!
紧接着,多地陆续发布倡议,提倡就地过年!不少企业与工厂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采取双倍工资或“过年红包”等等形式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就地过年”!此外,多地也在最新的通知当中,明确“叫停”春节期间的大规模举办“宴席”活动!
比如像贵州正安县发布《关于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明确提出禁止举办除丧事之外的任何酒席;毕节要求除红白喜事简办之外,其余任何酒席一律不得举办;安徽怀远县1月19日发布通知禁止举办婚丧嫁娶等农村自办宴席活动;江西景德镇要求任何个人不得自办婚宴、丧宴、寿宴等宴请;海南澄迈县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举办任何形式的群体性聚餐活动。如此一来,春节期间“婚宴”的大规模场面或将不会出现!
虽然禁止举办宴席,提倡不聚集、不流动,会让不少返乡人员觉得这个“年”越过越没意思,但从疫情防控的大局来看,作为各项措施的“薄弱”环节,农村疫情防控的成果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也建议大家积极响应号召,在能不返乡的情况下尽量“就地过年”!这不仅是为自己着想,更是为了家人着想!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对于不返乡过年,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
就地过年,那些砖家叫兽不用离家不知道打工者的苦!
高手在民间
昨天还办酒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