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继29日玉米呈跌势之后,30日玉米继续回调,涨幅为16元/吨,全国均价以2857元/吨收官。与之前预测类似,中短期玉米行情继续偏强运行,但涨跌震荡恐难以避免。
从全国31个省市的行情走势来看,具体表现为12跌7平12涨。其中,跌幅为5~98元/吨,跌幅最小的省份为辽宁,均价为2795元/吨,跌幅最大的地区为重庆,均价为2900元/吨;涨幅为18~100元/吨,涨幅最大的省份为新疆,均价为2600元/吨。
全国玉米行情超3000元/吨的地区有江西、福建、宁夏等6个省份,除西藏自治区之外,其余省市区玉米行情均价均超1.3元/斤。较上周相比,浙江(均价为2800元/吨)跌幅200元/吨,为全国最高;广西涨幅140元/吨,为全国最高,均价为3000元/吨。
主产区走势及粮企报价
东北:东北玉米行情整体保持稳定,局部小涨。如昨日介绍,东北地区基层种植户余粮销售进度已逼近9成,贸易商惜售情绪偏重。而深加工这边,库存不断消化,企业门前到货车辆少,上量低迷,进而导致收购价格有所上调。
多数企业报价与昨日持平,比如像龙江地区中粮生化(水分15%新玉米挂牌收购价2660元/吨)、松原地区嘉吉生化(水分14%新粮收购价2600元/吨)、公主岭地区中粮生化(三等及以上新玉米收购价2680元/吨)、绥化地区昊天(水分15%新粮收购价2650元/吨)。
而贸易商这边的出库价格,上调幅度多为10元/吨,比如像哈尔滨地区、佳木斯地区、齐齐哈尔地区、青冈地区等多个地区的贸易商上调了出库价格,涨幅为10元/吨。
山东:与昨日相比,整体行情维稳,部分粮企及基层收购点上调报价,但涨幅不高,均为20元/吨。而导致价格上调的主因便是因受到疫情影响,玉米运输受阻,企业门前到货量减少,部分企业根据上量情况随时调整报价。同时,下游的需求端持续低迷,部分企业停收。
诸城兴贸收购价2940元/吨(水分14%新玉米),较昨日上涨20元/吨;
诸城源发收购价2940元/吨(水分14%新玉米),较昨日上涨20元/吨。
济南、济宁、滨州等地区的基层玉米收粮点水分15%以内的报价也上调20元/吨,价格处在2850~2860元/吨区间范围,整体来看涨幅较小,行情稳定。
玉米高位运行的影响因素
①玉米“紧平衡”,供应尚存缺口
②小麦、稻谷价格高涨,替代性降低
③进口粮价高涨且受俄乌冲突影响运输受阻
④种植成本一涨再涨,价低不售,基层种植户普遍惜售。
利好更占“上风”
玉米行情既有利好,也有利空,但整体来看利好因素更占上风。不过,随着4月份进口玉米的大量到港,势必会对玉米行情产生一些影响。而且,倒春寒之后天气回暖,若手中粮源并非优质或水分不达标,则小编还是建议贸易商“遇高就卖”,能卖就趁早!
当然,对于中后期玉米的行情走势,专业人士依然看涨。只是,在养殖户一再亏损、陈稻拍卖以及政府调控等多种因素叠加综合作用的背景下,涨幅恐相对有限,且十分难以达到去年同期的水平。无论是东北玉米,还是山东、华北地区,后市玉米的行情走向则需要密切关注新小麦上市之后的价格趋势与市场变化,对于基层手握优质粮源的种植户来说,早点将钱拿到手才更稳妥!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