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如万古江河,有多少光辉诗篇,就有多少心向远方的“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爱国的路上,忠诚升华为信仰;“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征战的路上,山川都迸发出激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前进的路上,旗帜永远高扬。

5月18日,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独家冠名的《2024中国诗词大会》迎来了最后一期“在路上”的总决赛,经过数轮精彩对决,来自百行团的选手申昊成功摘得桂冠,至此备受关注的《2024中国诗词大会》已圆满收官。
自开播以来,古井贡酒从古今对话的视角,与《2024中国诗词大会》一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观众一起读诗读人读世界、看山看水看中国。
01
“山一程,水一程”
古井千年诗心“在路上”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于诗人们而言,脚下每一寸河山、每一座城市都饱含着他们的浓烈情感,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诗和远方。

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我们彷佛被时光隧道引领,与诗人们相逢,并以诗词为双翼,共乘风长空万里,直下看大好山河。可以说这种诗意浪漫,已经从地表的山河升腾到了苍穹宇宙。
人生代代无穷已,华夏文明薪火永续。与此同时,千年的酒脉亦如同不息的江河,流淌至今。
回溯至1800余年前,古井贡酒所尊奉的“酒神”曹操,将“九酝春酒”以及酿造方法进献给汉献帝刘协,自此开启了古井贡酒这一历史名酒的传奇,也成就了其“贡献文化”。
作为中国老八大名酒之一,古井贡酒不但一直遵循着 “九酝酒法”的生产酿造,在文化建设塑造上,更积极汲取老庄文化的滋养,并凝练了“做真人、酿美酒、善其身、济天下”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将“真”的“人格美”引入到企业管理之中,并由此开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古井贡酒三品工程。
此外,古井贡酒“从一粒粮到一滴酒”的闭环管理,还充分运用到老子强调万物生成与演化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提醒在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和根源时,要遵循事物的自然本性,这其中聚合和发散着自然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多重基因,它们相辅相成最终构成了古井贡酒的文化底蕴。
中华文明是未曾断流的文明,想来这就是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而你我众志成城,心手相连,就是那连绵不断的山脉。站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之上,可以看出,古井贡酒亦是传统文化的赓续者和复兴者,其一直在文化与品质执着坚守的“路上”行进。
行至最后一期,古井贡酒携手《2024中国诗词大会》已经连续走过“春天、多彩、勇毅、风味、先生、寒暑、山河、灯火、相逢、在路上”十个篇章。古井贡酒通过“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前行的道路上,积极探索行业路径,指引发展方向。
02
回归诗意的共同落点
古井贡酒致敬“山高水长”
品牌记录历史,也见证时代。
1959年,古井建厂,古井人追根溯源,在遵循古法酿造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探索创新酿酒工艺,最终形成128道既复杂又严苛的酿造工序。1963年,古井贡酒首次参加全国名酒评比便以第二名的成绩入选中国名酒,位列“老八大名酒”。其后,四次蝉联“中国名酒”称号的古井贡酒更是香飘全国、走向世界。
这不仅得益于古井贡酒传承千年的酿酒工艺、得天独厚的产区优势、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在于古井匠人们代代传承、坚守,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大师精神。
世世代代的古井酿酒师傅都笃信一个道理:“百道工,千日守,酿得一杯好贡酒。”
古井贡酒的酿制过程中,离不开古井匠人世代流传的匠心匠艺,这才是古井贡酒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
时代眷顾“奋楫者”,星光不负“赶路人”。多年来,古井贡酒坚守知名酒企底蕴,不断以创新方式传播中国白酒文化,讲述中国品牌故事,不仅筑牢了知名白酒品牌价值,也让中国白酒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绝佳媒介。
与《2024中国诗词大会》携手共进的“路上”,古井贡酒以文化搭台,夯实品牌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在这场“中华诗词”与“中国酿”的诗酒盛宴上,古井贡酒充分挖掘工艺内涵,以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深度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白酒的独特魅力,也将为古井贡酒的品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多年携手《中国诗词大会》,正是古井贡酒文化战略的重要实践,不仅展示了古井贡酒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更体现了其在文化创新方面的前瞻性和决心。而这也将回馈到品牌的发展上,进一步加强古井贡酒产品高端化、品牌全国化与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