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小翠有点不大对劲儿,绷着脸不爱说话。
赵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太了解小翠了,一定是有什么想买的东西。不怪她,结婚五年了,孩子都三岁了,一家三口还挤在出租屋里。
贫穷夫妻百事哀!
果然,赵刚不问,小翠憋不住自己说了。她当促销员的超市里,好几个同事都有大金镯子,整天晃着手腕显摆,让她很是生气。
她也想买个金手镯,而且已经偷偷看了不少款式。一个比一个好看,一个比一个贵,最便宜的都要好几千块钱。
赵刚是个开出租的,每天早出晚归,恨不得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他舍得拼命,不舍得花钱,是希望早一天攒够买房子的钱。
男人眼里,想给老婆孩子一个家,这个家不是出租屋,而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为了这个梦想,他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喜欢交际,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朋友。他把所有的钱都攒下来,想给老婆孩子稳定一点的生活。
小翠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非常矛盾。她知道自己不该乱花钱,但是经不起同事们一再炫耀,尤其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姐,一空下来就赶紧跟她显摆,说自己的金手镯谁买的,花了多少钱。
表面上小翠笑呵呵不说什么,其实心里难受极了。她才三十岁,当然也希望穿金戴银,正是喜欢打扮的年纪。
家庭条件不允许。孩子虽说年龄还不大,可也到了花钱的时候。买衣服鞋子就不用说了,玩具零食,还给孩子报了一个兴趣班。
本来夫妻俩不打算给孩子报兴趣班,一看班里同学都报了,自己孩子什么也不学心里不踏实,好像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一样。
穷啥不能穷教育,苦谁不能苦孩子。这是夫妻俩一致的见解。
家里就那么点钱,没有额外的收入,拿什么让小翠去享受?正是因为这样,她心里才一直很矛盾。这种矛盾像一根刺,像一团火,深深驻扎在了小翠的心里。
偶尔她也会想,如果嫁个有钱的男人会是怎样的结果?可是,凭她的姿色、学历、家境,或许只能找到赵刚这样的人。
结婚都讲究门当户对,人家有钱人也会找有钱人,会找她?不会!于是转头埋怨起父母,如果他们多努力一点,自己也不至于嫁给这样一个靠开出租车为生的男人。
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真是难受死了。
当天晚上,赵刚拿了两瓶啤酒,炒了两个菜,跟小翠促膝长谈。他就这点比较好,会做思想工作,别说,碎碎叨叨说了老半天,小翠也就释怀了。
每个人的日子不一样,你羡慕别人的金手镯,别人羡慕你年轻,羡慕你家庭和睦,每个人都有值得炫耀的资本。
只是,这个“资本”不一定是金钱,可能是健康,可能是年龄,可能是幸福,可能是儿女双全。这么想着,小翠慢慢放下了金手镯的执念。
经过这次,她也算是有了一次小小的成长。赵刚不是不舍得给她花钱,他自己也不舍得花,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早一天买上房子。
话说开了也就好了,小翠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就是有时候爱钻牛角尖。她也想过是不是换一份工作,避开那些爱炫耀的人,可是,别的地方就没有这种人了吗?
她真正需要改变的不是自己的就业环境,而是自己的心态。想明白这一点,小翠重新变得开朗起来。起码她还有份工作,挣钱多少不说,起码能给家里分担一些。
赵刚的努力她看在眼里,也会心疼,既然选择了成为一家人,那就齐心协力。
两年以后,赶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夫妻俩倾尽所有积蓄,又借了些钱,买了一套七十平方的二手房。
房子不大,也不新,但是总算有了立足之地,孩子也可以就近入学,足以让夫妻俩欣慰。
至今,小翠也没能买上金手镯,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似乎永远腾不出买金手镯的钱。她早就看开了,尽管偶尔也会看着自己空空的手腕发呆。
赵刚并没有忘记这件事,他一直想给小翠一个惊喜。只是,权衡之下,还是觉得把钱用到刀刃上更合适。
这个金手镯,成了两个人不再提起的小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