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中国的“农民副总理”陈永贵,世人皆知他是毛主席亲自提拔之人。而在毛主席晚年时提拔的数位工农干部中,就属陈永贵的名气最大。毛主席曾称陈永贵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更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实人。而实际上,陈永贵的确为人谦虚低调,且性格朴实。在他担任副总理期间,就连邓小平亦是称赞他为“基层农业专家”。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虽然当年陈永贵官至副总理,但是却没有副总理的职务工资。那时候他的户口仍在山西昔阳县,就连工资亦是按照大寨村的工分来换算。
据历史记载,当时陈永贵的工资为每月一百多元。在新中国的诸多副国级干部中,陈永贵的工资是最低的。
即便如此,陈永贵却时刻保持、坚守节俭、廉洁的作风。他在生活上省吃俭用,从来不曾大吃大喝。而在参加外部接待工作的时候,若是收到一些礼品,他都会悉数上交给组织,从来不会占公家的任何便宜。
在陈永贵心目中,周总理永远是他学习的榜样,因此对周总理非常的敬重、支持。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陈永贵对周总理的敬重,却数次遭到张春桥等人的冷嘲热讽。
熟读历史的文者都知道,张春桥乃“四人帮”的首领之一。以“笔杆子”发家的张春桥,一向认为自己文化理论水平极高,因此看不起农民出身的陈永贵。
然而陈永贵当年搞的“大寨”影响非常大,而且在那样的形势下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于是“四人帮”就想拉他入伙,企图把“大寨”取得的丰收成功,偷天换日地变成“四人帮”一伙人的政绩。
对此,性格耿直的陈永贵不肯买账,甚至直言道:“没有你们,大寨照样连年增产。”而正是此事,让张春桥等人对陈永贵有了成见和记恨。
后来,野心勃勃的“四人帮”多次在会议上对周总理发难,而始作俑者的张春桥更是故意借机生事影响周总理的工作。
在此期间,周总理因病重住院4个多月。一直到1974年9月30日时,周总理带病出席了25周年的国庆节招待会。
在此次招待会上,周总理忍住病痛发言,气势十足、声音洪亮。坐在一旁的陈永贵为周总理慢慢恢复健康而高兴,于是在周总理讲话的间歇之时,他都会站起来为周总理鼓掌。
然而,同为副总理的张春桥却眼神冷冷地“冷哼”一声,对鼓掌的陈永贵满是嘲讽之意。当时陈永贵亦是发现了张春桥的举动,但是并未搭理他,因为他不想因为张春桥而破坏了节日气氛。
但是没想到张春桥欺人太甚,此次陈永贵不和他计较,他就以为陈永贵是怕了他。于1975年的1月13日的“第四届人大会议”的开幕仪式上,当陈永贵再次为周总理鼓掌时,却仍旧遭到了张春桥的冷嘲热讽。
两度遭到张春桥的针对和嘲讽,陈永贵气得差点掀翻桌子。但是为了支持周总理的工作,他只得暂时忍耐下来。此后,张春桥更是愈发嚣张,经常在会议上找机会讽刺陈永贵。
在后来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得意洋洋的张春桥要提拔自己的心腹。然而就在此时,一向沉默少言的陈永贵却立即提出反对,同时还列举了此人不能提拔的具体原因。
为此,张春桥立即恼羞成怒地出言攻击陈永贵,但是陈永贵却毫不示弱地冷笑道:“我反映的都是事实问题,大不了我再回去种地!”
散会后,纪登奎忍不住对陈永贵竖起大拇指,大赞他够勇敢。后来“四人帮”因诸多罪行被中央粉碎,张春桥等人亦是被一一隔离、审查。5年后,陈永贵因自己能力不够,主动辞职副总理的位子。得到组织批准后,此后的他在北京过着平淡的普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