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围攻八路军反被揍,临撤时抓村民作伪证:回去就说八路人太多

青史如烟 2023-01-16 09:40:29

1943年5月23日,夜。

平北(原平北地区,现属河北)地委派出的一支百余人抗日部队,来到了张北县库金图村进行休整。

在当时,为开辟坝上根据地,平北地委曾多次派出武装力量深入日伪统治森严的张北县境内,侦察敌情、宣传抗日,所到之处,向群众宣传抗日政策,贫苦老百姓们都非常拥护我党政策,主动献枪、参军。

然而,也有一些丧失灵魂的汉奸败类,暗地里悄悄向敌人通风报信。这天晚上,部队刚进库金图村不久,便有一个黑影悄悄离开了村子,向着张北县城方向狂奔而去......

得到消息的日军方面,连夜召集城内部队,当晚,两百余名日军乘着四、五辆卡车,带着一门小炮和两挺机关枪,悄悄出城,直奔库金图村而去。

第二天,天还未亮,我方设在板申图村(距库金图村三里)的岗哨发现了这批突袭的日军,凄厉的枪声随即响起,惊醒了附近尚在沉睡的村庄。

敌人的突袭,非常迅速,板申图村的岗哨示警没多久,库金图村的村口也响起了枪声。

撤退不及的部队,随即依托村内的土围子进行抵抗,敌人从围子的东、南两面开始进攻,战斗情况异常激烈。

当时,敌我双方的武器装备相差悬殊,我方战士们手中的步枪破旧不说,每个人分发的子弹数量也非常有限,不少战士甚至都没有枪,仅靠着几枚手榴弹阻击靠近的敌人。

最让人头疼的是敌人带来小炮,炮弹命中率很高。炮轰之下,土围子后面的我军战士,伤亡惨重,战斗刚开始不久,便有十多名战士不幸阵亡。

单凭武器、土围子是无法阻挡敌人进攻的,而且战斗拖得时间越长,越对我方不利。

为了扭转局面,当时的指导员经过研究之后,决定集中力量,攻敌要害,而敌人的要害便是——敌炮阵地。

这个任务,随后交给了神枪手——梁茂,梁茂接到任务之后,让人在土围子上立了个车辕子当云梯,爬上去观察了一下敌人的炮阵地,判断对方的位置,正好处于步枪的射程范围之内。

随后,梁茂便端起步枪,瞄准正在发炮的炮手,“砰!”只一枪,便将对方打了个脑袋开花。

轰鸣的炮声随之戛然而止,战场之上,原本疯狂冲击的日军,气势也顿时一滞。

日军方面随后又换了一个炮手,然而,还没等对方填炮完毕,这边的梁茂又开了一枪,打得那名炮手,也当即扑倒在了炮车之上。

两名炮手相继被干掉,使得日军方面顿时有些乱了阵脚,为了摆脱八路军的射程,敌军将炮车向后撤移,而与此同时,我军守在东北角围子处的战士,见机随即冲出围子,众人一面扔手榴弹,一面向敌人阵地方向冲来,趁乱抢回了三箱子弹。

有了子弹补充,村内的战士们军心大定,在随后的战斗之中,敌人的多次冲击都被战士们打退。

久攻不下之时,敌人估摸着东南角我方防御比较薄弱,随后想要从这里打开一个突破口,结果没想到竟然踏入了我军故意布置的伏击圈。

刚刚靠近东南角围子的日军,被一顿手榴弹炸得人仰马翻、晕头转向,十来名日军被当场炸死,还有三名日军来不及逃脱,被冲出围子的战士们,当场活捉。

天色渐近黄昏,日军这边始终没能突破我方防御,眼瞅着自身的伤亡数不断攀升,前来指挥围剿的日军指挥官,渐渐萌生退意。

余晖尽收之际,不敢再战的日军只得灰溜溜地撤退而去。对方原本想要打个漂亮的包围歼灭战,没成想结果却挨了八路军的一顿猛揍,最终损失惨重、不得不狼狈而归。

根据板申图村村民孟献金喜的回忆,当时日军指挥官害怕这么惨重的伤亡,回去难以向其上司交待,临走经过板申图村时,从村子里专门带走了两名村民作为证人。

车上,那名日军指挥官向他们交待,“进了张北县城,见了长官后,你们就说这次八路军有一千多人。”

结果,原本一场无功而返,最终还被那名日军指挥官,报成了与上千八路军鏖战的壮举功劳。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179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张北文史资料》,岳进喜,孟献喜口述整理

1 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