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当年的发小聊天时,说起了我们小时候都喜欢看的电影、书籍,以及一起玩的游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都与当兵和军事有关。
少儿时光的我们单纯、懵懂,但是却很勇敢、很执着,尤其对于军事题材的电影和游戏兴趣盎然。
记得有一部小时候看过的电影《闪闪的红星》,印象极深,当时看完电影后,我们意犹未尽,又找来了小说看,文字描述的细腻和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使我们对潘冬子理解的更深刻了,更是被冬子所感动、所激励,心里就曾想象过沿着北斗星的方向走,就一定能走到延安……
那种情景,如今回想起来,无比的温暖和怀念,我们当年是多么的充满了想象和希望,多么的富有激情啊。也正是因为小时候的这种专注和执念,使我们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很多珍贵的东西,比如潘冬子在困境中坚强的意志、毅力和勇气……当然还学会了怎样识别北斗星。
后来我在戈壁滩当兵,在夜间哨所岗楼顶上站岗时,就认真的寻找过北斗星。夜间本来就安静,茫茫戈壁更是如此,抬头仰望,天上繁星闪烁,那一刻我的心里宁静而悠远。北斗星因其在星空中位置居北且七颗恒星连线呈现古代酒斗形态而得名。浩瀚的夜空中,北斗星是最容易辨认的,它不仅美丽壮观,而且对于我们寻找方位和天文观测都很有意义。
小时候的我和发小们生活在一个工厂家属院里,有一大群的小伙伴,大家都是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没有独生子女的骄气,个个都很皮实。大人们忙于工作,根本顾不上我们,所以我们这些娃娃就犹如脱缰的野马,可以自由自在的畅开玩耍。玩耍中我们尽情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有一种叫“红军抓土匪”的游戏,我们经常玩。虽然每一次都是同样的内容,但小伙伴们却是乐此不疲,越玩越兴奋,常常忘了回家。
不管是扮红军,还是被迫扮土匪,我们热情高涨,劲头不减,因为这次你扮红军,若是抓不到土匪,那下一次你就扮土匪。
为了不被捉住,我们利用了一切可以隐藏自己的地方,树林、养猪场、地道这些都是好地方。我们爬到树上不出声,下面的小伙伴急的团团转,就是找不到。还可以躲到后勤的猪圈里和猪混在一起,一般情况下你根本想不到那些肥猪旁边会蹲了一个人。即使想到了也不容易找到,猪圈那么大,又是那么多猪,你上哪找呢?还有地道,地道很深很长,据说从生活办公区一直通到生产区的车间里,如果你钻入四通八达、一片漆黑的地道里,谁能找的到呢?
以至于有时候隐藏的太深太好了,一直都没有被抓到,过了好长时间啥动静也听不到了,于是自己轻手轻脚的出来一看,啊,连个人影都没了,这才知道小伙伴们都回家了,原来活动已经结束了,哈哈。
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没机会扮红军,机会很多,只是扮红军的要求比较高,你要机智灵活、火眼金睛,你要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抓住土匪。相应的扮土匪也不容易,也需要同样的水平和能力,要和对方斗智,如此才能躲过红军的抓捕。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红蓝双方的高手过招。
玩耍中,我们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小团队,还产生了一个娃娃头领,他姓魏,叫魏汉青,他从小就有一种感召力,身边常常聚起一群小伙伴,当时我们这些娃娃总是喜欢跟着他玩耍。他经常带着我们学习解放军的样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各个厂矿单位看露天电影,路上由他带队并喊口令:“一、二、三、四!”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回来的时候也一样。
后来他也当兵了,跟我是同批兵,只是不在一个地方,我在嘉峪关,他在新疆。当时我就想过,他对军营是那么的向往,现在终于如愿了,一定会成为一个职业军人、在部队长期干下去的。可最后却南辕北辙,和我一样的退伍了,虽然他退伍后自己创业,干的很好、很出色,而且依然保持了部队的好习惯,可我仍然觉得很遗憾,我一直认为他是属于军营的,他的才华应该在部队里施展。在我们小伙伴的心里,他应该是跟潘冬子一样的,历经磨难,最终走向了部队,而且是永远。
后来我曾问过他,为什么没有留下、而是选择离开?他没有正面回答。我也没多问,但我理解他,因为我入伍时也曾想过要当一辈子兵的,但最后还是退伍了。

我的另一个小伙伴,姓李,叫李晓明,他也是参军入伍了,后来成为了一个极其优秀的职业军人,非常出色,我们发小中的佼佼者。发小里面,他是最早穿上军装的,十五岁就去了部队。记得当年他当兵的时候,在我们小伙伴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时候去参军几乎是所有青少年的梦想,我们那代人的心中都曾有过一个军旅梦。
他小我一岁,却比我优秀很多,让我不得不从从心里佩服他。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亲人,独自去到几千里之外的军营摔打锤炼,在部队的大熔炉里磨砺成长,淬火成钢。他的出色,让我这个也曾穿过几年军装的退伍兵发小,进一步感受到了军人那种历经艰辛困苦和挫折磨难之后的坚定、坚强的意志。有了这样的意志,怎能不优秀呢?你的天赋能力又怎能不会得到最佳的释放和发挥呢?!
从他参军入伍到现在,过去了48年,我们再没见过,他的模样在我的脑海里还一直停留在小时候,那个热情洋溢、聪明活泼、动作灵敏的发小。我们小学一个班,他是班长,学习很好,还喜欢文体活动。那个年代流行样板戏,尤其是“智取威虎山”、“红灯记”这样的电影样板戏,最是受到我们这些娃娃的欢迎。记忆中,他爱晿的是杨子荣和李玉和的唱段,虽是童音却惟妙惟肖,充满了感情和力量:“临行喝妈一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