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冲击力极大,最好能持续个两年,就有好戏看了

定哥讲历史 2025-04-09 14:46:42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波及全球,美国将全面设置10%的基准关税,针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税。随着关税战的持续发酵,美国国内反对声不断,因为倘若持续几年,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2025年4月3号凌晨4点,特朗普突然宣布要搞“对等关税”计划。当天美国就打着“各国公平、关税对等”的旗号,调整了有经济往来国家的关税政策,将在9号正式奏效。

特朗普特意推出这个“对等关税”政策,是为了展示“美国优先”,为了公平,保护国家安全。他的意思是,美国要开始“扭转进口额多的情况”,不愿再忍受关税不一致带来的损失。

特朗普觉得,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收高关税,就是在"坑"美国。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美国前15大贸易伙伴的平均关税水平,大部分都比美国高。

比如印度12%,韩国8.4%,巴西6.7%,越南5.1%,连欧盟国家也有2.7%,而美国只有2.2%。特别是欧盟的10%汽车关税和15%增值税,让特朗普特别不满,觉得“高得离谱”。

特朗普的贸易顾问还做了份报告,指出其他国家有67%的产品对美国收较高关税,关税差距达12.3%,而美国只有20%的产品收较高关税,差距8.7%,双方关税相同的仅占13%。在特朗普看来,美国在关税问题上整体吃亏,大多数国家都在占美国便宜。

特朗普的想法可以理解:“别人收我们钱,我们也要效仿”。所以他认为“对等关税”比统一关税更公平。不过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宋国友副主任指出,无论是统一关税还是对等关税,本质上都是美国在搞关税霸凌。

宋国友指出,不能只看平均关税数字,美国和其他国家关税不对等背后有历史原因和世贸组织规则。按照世贸组织原则,发达国家应该降低关税推动自由贸易,而发展中国家可以适当保留高关税保护本国产业,毕竟他们经济相对落后。

这个看似正常的“对等关税”其实会产生巨大影响。宋国友分析,对美国来说,现在国内通胀刚有点反弹,加征关税会让进口商品成本上涨,进一步推高物价,对经济增长不利。

经济学家指出,关税负担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进口商被征税后会把成本转给零售商,零售商再涨价让消费者买单。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算,如果特朗普最终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那么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加征的进口税,相当于普通美国家庭每年要多交1200多美元的税,“对等关税”只会让这个数字更高。

对全球而言,这一政策可能加剧贸易紧张局势,引发新一轮“关税战”,破坏多边贸易体系,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相比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首当其冲,尤其是印度、巴西、越南等东南亚和非洲国家。

宋国友认为,“对等关税”对中国也会有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要看特朗普怎么实施、配套政策如何,以及双方能否谈判。

如果实施,可能会彻底颠覆二战后建立的全球贸易自由化体系,终结低关税时代,导致全球贸易格局长期混乱。同时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其他国家出口和经济增长会因被加征关税而受到抑制。

国际贸易专家指出,“对等关税”听起来简单,可推行起来却非常复杂。因为每个国家的关税政策天差地别,各国征收关税的方式和流程也不一样。美国需要对数千种进口产品动态调整关税,涉及数百万条数据。

"海量的数据估计只有智能算法能实现。"立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贸易专家达蒙·派克说。专家还提醒,全球贸易协定中有各种特殊条款,比如自贸区优惠、配额限制等,只会是千头万绪。

关税变动引领全球贸易的未来走向,其实不甚明朗。具体实施节奏、对象、税率、商品种类等,要看特朗普政府的研究结果、各国反应以及谈判情况。

此外,美国从4月5日起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的基础关税,并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目的是鼓励本土生产。好笑的是,中国的基础税率从20%增加到54%左右。

美国想转变国内制造的成本结构,最终目标不仅是减少逆差或让制造业回流,而是通过看起来公平的“关税胁迫”,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削弱多边组织影响力,强化美国战略主导权。

当然,各国都不会坐以待毙,应对措施必然不断变化,这样一来,全球供应链更是朝着无法控制的方向波动。特朗普发起的这场"关税革命",注定会引发全球经济巨震。

美国政府表面上采取的是经济手段,实质上是政治宣言。特朗普政府想要成为“规则挑战者”,明晃晃地想让全球贸易模式从“协商竞争”转向“规则碰撞”,这种转变前所未有。

再来看产业战略。经历疫情、俄乌战争、芯片危机后,美国开始重新审视全球产业链,特别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虽然嘴上说“去风险”,实际上在推动供应链迁出中国,转向越南、印度、墨西哥甚至本土。

“对等关税”就像税收杠杆,通过提高进口成本,倒逼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布局。比如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电池、半导体设备等加征高额关税,目的不是增加收入,而是让企业觉得依赖中国不划算,从而“自愿”脱钩。

美国财长斯科特认为:特朗普政府将优先针对贸易逆差大的国家,如中国、欧盟、墨西哥和越南。这实质是通过关税重构全球供应链,吸引制造业等高就业产业回流美国,实现“制造业复兴”的政治承诺。

但这些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也伤及美国企业,导致国内生产需求下降,制造业岗位流失和工资下降。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关税壁垒扭转这一趋势。

同时,美国面临巨额债务和经济失衡问题,长期双赤字模式虽享受了廉价进口的好处,但也导致产业空心化、中产收入停滞。关税收入成为有吸引力的新财源。

未来数月,“对等关税”对中美贸易和全球格局有三重冲击:首先是对中美贸易关系的“精准打击式”施压。将加剧中美贸易“结构性脱钩”,倒逼中国加快自主创新,也可能引发中国反制。

第二层冲击是对全球多边贸易秩序的实质性破坏,WTO权威持续弱化,可能引发“关税民族主义”蔓延。其他国家可能效仿美国,以"对等"名义抛弃WTO规则,导致全球贸易体系进入"去规则化"的慢性解体期。

第三层冲击关乎全球供应链未来。美国试图推动“去中心化”的再工业化模型,但新模式未必更优。未来几个月,当美国控制不住局面时,将会陷入牵一发动全身的艰难泥沼。

文献来源:

2025-02-14,来源:上观新闻,挥出“对等关税”第三棒,特朗普究竟想干什么?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