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石”,顾名思义就是形状像一只蛤蟆的石头。不过,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座充满神奇传说故事的石山。
周田蛤蟆石
在江西赣州会昌县,人们习惯将青蛙、蟾蜍、山蛙等蛙类的总称为“蛤蟆”,县域南部周田镇有一个古老的村庄梅子村,山间田野生长繁衍着许多蛤蟆。该村南端与筠门岭镇上增村交界的丘陵地带,有一处奇特的山,丹霞地貌山丘上端坐着一座独特的巨石。远观这座巨石,外型酷似一只硕大的蟾蜍匍匐在山的顶部,活灵活现,周边的人们都习惯称之为“蛤蟆石”。
有史料记载,周田南部有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活动,史称“赣巨人”,早年还在梅子村禾水坪屋场的荒野地里出土了一枚石鏃,现保存在会昌县博物馆,并展陈于大厅的专柜里。而蛤蟆石就在禾水坪的南边。
关于蛤蟆石,周边的人们自古以来流传着一些神奇的传说。随着人口的繁衍迁播发展,以及田地不断开垦、农作物逐步增多,农业生产面积的得以扩大,虫害却也随此多了起来。早期口口相传,观音菩萨偶然间看到这一带种植的稻子、蔬菜被害虫啃食,甚至严重时颗粒无收,人们辛勤劳作付之东流,苦不堪言。观音便飞向天宫,将所见所闻向玉皇大帝报告,玉皇大帝听后微笑着随手点了一下害虫天敌“神蛙”,于是观音奉命带了一只神蛙回到此地,让它镇守护卫农桑,从此果然各种虫害得以消除。
传说,这只神蛙落地起初是头朝北尾朝南,所以禾水坪及以北的广大周田盆地,古称“罗田圈”,土地肥沃,草木葱郁,仟陌交错,人们勤劳,加上神蛙的守护,蛙嘴将大量害虫吃掉,粮食、大豆、果蔬等农作物长势喜人,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丰裕的粮豆还经常用来与粤闽交换海盐,经贸往来频繁,生活逐渐安稳,人口繁衍增快,到明清及民国初期间,圩市繁荣,逐步形成了影响力巨大的“湘乡商帮”。而见此和谐安定情景,这只神蛙觉得自己的使命已然完成,于是萌生了返回天庭的念头。
观音发现神蛙不太安心,为安稳人们生产生活,便并将这只神蛙点化成巨石,长久镇守于此一带,让其造福一方,直到永久,人们便将蛤蟆石奉信为顶礼膜拜的“蛤蟆神”,觉得蛤蟆神是正义的化身,无所不能。
然而此时,神蛙尾部所朝的南面,农业生产情况却大不如北面,南边之远地的人们对此颇有微词,总想着神蛙调转一下朝向。恰巧!某天一大早,恰逢北面有两家妇女因家猪损坏农作物的家庭琐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于是,其中一个正在扫地的妇女,用手中的扫帚直指蛤蟆石,气氛地对另外那个妇女说:“那就让‘蛤蟆神’来评个理,看看谁家有道理”。在民间,觉得扫帚是污秽之物,不可用其来直指人和物,何况是神化了的“蛤蟆石”?而此时,神蛙对南边的抱怨早已所闻,于是“蛤蟆石”借此还就真的调换了头尾,便形成了头朝南尾朝北的朝向,直至现在。为此,人们作出了“如今,南边的广东福建比北边的江西富有”的解释。
“万应山上仙气渺,东西国道去带飘。蟾蜍奇石屹主超,朝雾练绕东山腰。”关于“蛤蟆石”,坊间还有一个传说故事。蛤蟆石所在的山又叫万应山。相传很久以前,八仙之一的韩湘子骑着月里蟾蜍变的白马,去广东潮州府看望叔父韩愈,途中被这里的山水风光所迷,按下祥云细看,发现山坳处有一男子在莳田,便对男子说:“莳田郎莳田郎,一日莳上几千几万行?”男子回答不上,回家便把这事对老婆巧姑说了。下午韩湘子骑着白马再问男子,这回男子很快答上了:“马儿蹄马儿蹄,一日印上几千几万迹?”韩湘子微微一笑:“是你老婆教你的吧?”随即便去寻访巧姑。巧姑正在家中忙里忙外,韩湘子一见她,便脚蹬马鞍笑着问:“大嫂,你看我欲上欲下?”巧姑一脚跨在门外,一脚跨在门里,回敬说:“大哥,你看我想进想出?”韩湘子被巧姑的聪明才智折服了,便应邀进屋去吃擂茶。那匹白马在村边等得不耐烦,就变回蟾蜍伏在河边。等待的时间长了,就变成化石被永远留在了人间,这就是“蛤蟆石”。
诗人刘祥贵为此作诗曰:
韩仙访友话流芳,遗嬉化石留此方。头露名山号万应,足蹲福地属湘乡。
游人皆道风光美,名士威称源统长。蟾首晚眈观南粤,欢欣欲欧下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