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底蕴深厚的省级森林乡村

丁丁尊随 2024-06-15 07:27:45

〖〗吴泽来 张炳春

河墩村位于江西省会昌县周田镇东部,距圩镇3公里,206国道穿村西边,地处湘江河畔,东至中村乡半溪村、南邻司背村、西连小田村、北接长田村,国土面积约9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2965亩,耕地面积1416亩,已实施高标农田平整耕地约600亩。村内有河墩圩、沙陂塘、土寨岽、余屋、三车陂、黄土坝、岭下、坝内和围内等9个较大的自然村,红色资源非常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古樟成林成片,获省级“森林乡村”称号。

河墩,以湘江河北岸江边沙洲中隆起一块地势较高的土墩上而得地名。河墩建制几经变迁,随着人口不断聚集,曾经将河墩划设为乡,管辖现周田连丰、上官、高桥、中桂、桥塘、长田,右水围背,中村半溪,站塘罗坊、水口等村。苏区时期,河墩乡归属罗田区;“长征”前夕,属门岭县河墩区,辖司背、小田、海螺、下族、犁塘、胡岭、蕉林等乡;1935年后民国时期,会昌县设6个区,周田是第二区,境内只有“石坝、周田、河墩”三个乡,河墩乡辖右水蕉林、中村半溪;解放初年,河墩并入人和乡,属周田区;1952年恢复河墩乡,属全县9个区中的第八区;1956年冬属第八高级社,1958设立河墩大队属周田人民公社,1984年乡村建制更改为河墩村属周田乡;1995年改乡换镇,河墩村属周田镇至今,现辖15个村民小组,有702户2800多人,其中吴姓70%,钟姓15%,饶、刘、王、黄、谢等姓共占15%,村民和谐,风气淳朴。

历史上,河墩村因河运交通发达,商业繁茂,各姓氏商埠林立,“吴饶钟董谢,朱马曹余何,赖罗张刘黄,邱周邓夏唐”,这句以姓氏编制的周田客家土话俏皮顺口溜,可归纳彼时尤其是河墩圩建立及存续期间,居住姓氏兼容人口众多。

当地族谱和有关史料记载,“河墩圩”最早由马之达在此开基,明朝初期“三车陂”居住丁姓,“围内”居住沈、姚两姓。“坝内”是以前的河中央,随着河床的变迁浮起沙丘,沙丘上林木生长茂盛很多鸦鹊在此栖息繁衍,明朝嘉靖年间吴曰明从霞族迁居此沙丘上建房取名“鸦鹊坝”,并逐步形成了以吴氏祠堂为核心的三圈石阶围屋,并设立了一座初级小学,可惜因2016年拆除空心房,围屋和小学堂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座吴氏祖祠。吴曰清系下一支系吴声斌从蔡塘迁居“土寨岽”,吴人富、吴人焕从蔡塘迁入“河墩圩”、“余屋”,吴国臣从霞族迁入“黄土坝”。明朝弘治年间钟志通从连塘下迁居“三车陂”,饶爵昌从霞河迁居“沙陂塘”,刘有仁、刘庆燝分别门岭学子桐木、小田迁入“沙陂塘”。同治年间黄宝元带儿子黄长圣自樟树迁入“河墩圩”。民国时期谢姓分别从洞头长教、寻乌迁入“河墩圩”,清道光年间王乃忠从广东兴宁泥陂迁入“河墩圩”。随着人口繁衍、生活所需,同治2年(1863)借助湘江的水运交通便利优势,以吴姓大商人为首在河墩建码头、设圩场,人心和善的河墩圩吸引十里八乡的商家前来做生意。遗憾的是,1942年的一场洪水导致河墩圩多数商店倒踏冲毁,给河墩圩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时逢206国道修通,公路运输蓬勃兴起,并逐步取代河运,商家为此迁往公路近旁新建立的周田新圩置业经营,河墩圩昔日的繁华景象为此成为历史,旧圩场留存的几间老店铺、水运码头的马条石、古戏台的残梁,仍然承载着村民们难以磨灭的记忆。古戏台石柱上“今人已是古绘貌描容做去俨然似古,旧事原非新修文演武看来毕竟如新”对联字迹仍清晰可辨。

河墩村古时创业建祠风气较浓厚,至今留存了不少百年以上古宗祠。现存最老的钟氏“志通公祠”已有500余年历史。特别是吴氏,每一个屋场都建有祖祠宗厅,其开居祖吴曰明分别在坝内和围内创建了“吴氏宗祠”和“曰明公祠”,吴氏支系还在土寨岽兴建了“资敏公祠”和“如松之茂”宗祠,在岽脑兴建了古门楼和“瑞啓南椿”宗祠,在岭下兴建了“鸿图芳檩”宗祠,这些明清古建筑浓缩了一代代村民的奋斗史,是他们祖辈的骄傲,成为村民们顶礼膜拜的精神家园和游子们无可替代的乡愁寄托。

河墩村红色资源丰富。1932年6月中旬,红军队伍在这里进行整训,至今还保留一些当年红军居住过的房屋,毛泽东旧居、朱德旧居、红军医院、红军标语等红色遗迹有较好的保存。

1932年6月9日,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由红一、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从闽南撤离,经闽西的龙岩、上杭、武平,回师赣南,转道会昌,再转向安远、信丰、大余、上犹,以便与红三军团(西路军)合击粤敌。6月13日上午,红一军团的前锋红四军在福建武平大禾乡行进时遭遇蓝启观匪部冷枪袭阻,红四军军长王良来到部队受阻处察看地形,突然缩在土围的土匪射出的子弹击中王良头部,年仅27岁王良军长当即牺牲。第二天,红四军军部、政治部的干部战士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在会昌的乌鸦泊(今永隆乡)安葬了王良的遗体。

6月15日下午3时许,东路军大部经司背村过浮桥抵达河墩村一带,行进的部队如长龙般绵延,战马一路嘶鸣,鲜红的军旗在风中猎猎飘动。老一辈回忆说:当时,骑着黑马身背斗笠的毛泽东和骑着黄马身挎驳壳枪的朱德先后进入村子,毛泽东住在河墩圩路口的“钟和祥”店,朱德随东路军总司令部驻余屋贫农吴昌陶(绰号鸡公)家的厅厦。“朱毛红军来了”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村子,村民喜气洋洋地欢迎红军,为红军送茶送水。红军军纪严明、买卖公平,令村民们称赞有加,至今仍有一些老人口口相传当年红军秋毫无犯的轶事。红一军团军团部驻下营村,红五军团驻长田村。

夏日的夜晚蚊虫多,贫农吴昌陶力邀朱德入住家中,朱德婉言谢绝,交待勤务员将厅厦的风车放倒铺上门板作为睡床(该风车现由吴昌陶的儿了珍贵地保留下来)。战士住右边农房,伤员及医务人员驻扎岭下的岽脑,厅厦为饭堂、左侧农户第二间为禁闭室、右边第二栋伸手厅为药房、其他房屋住满了伤员。至今墙壁上还保留落款署有红军独立三师的“武装维护苏维埃”“打到帝国主义,反对日本出兵东三省”等许多标语。

6月16日起,东路军在河墩进行了为期3天的整训,开展了整顿纪律、政治教育、擦抢、补充兵员等活动,各师还召开了活动分子会。毛泽东特地在东路军总司令部召开党团政治会议,听取各师汇报回师赣南途中的情况,表扬先进,统一了部队的思想,为合击粤敌作好充分准备。会上还回顾了王良军长的革命经历和牺牲的情况,并任命红十二师师长周昆接任红四军军长。期间,毛泽东在河墩圩古戏台主持召开了王良军长追掉大会,对王良的一生给予了“王良是一个好干部”的高度评价,他号召全军干部团结起来,夺取反第四次“围剿”的胜利。追悼会上,罗瑞卿悲痛地说:“王良同志,我们的好军长。”

三天后,经过休整后的东路军又分两路往安远方向行军,吴昌陶为红军带路至安远,踏上了北上歼击粤敌的征途。当年,河墩余屋的吴荣连跟着红军队伍参加了红军。6月中旬后期,东路军与西路军(原红三军团)在上犹汇合后取消东路军、西路军番号,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仍辖红一、红三、红五军团。

1934年4-7月,毛泽东从瑞金来到会昌开展调查研究,指导苏区南线各项工作,打了好几个关键的胜仗,其中在河墩圩战斗中,红军击毙了敌军朱营长。毛主席6月22日发给中革军委的秘密电报《关于粤赣地区作战及七军团在瑞金待机问题给恩来电》中,提到“…如粤敌前进至河墩圩上时,即应移至站塘麻州间之小河背石山坝之线…”。

河墩村地势平坦开阔,自然生态良好,村内现在仍很好地保留了大量古树,河墩村湿地公园是会昌县百里湘江其中一段约5公里,河道形似玉带绕村而过,防洪堤边上的公路旁三四百棵百年以上香樟见证了村子的时事变迁,古香樟和古宗祠与滔滔湘水相映成趣,呈现出原生态的大自然景象,景色古朴优美,是人们休闲乘凉间感受历史传统及烽火岁月的独特去处。

古朴的河墩村散发着浓浓的书香,这里素有兴学重教、耕读传家的良好风尚,灵山秀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人才俊。清乾隆年间的太学生吴人冠,曾任江苏省江宁府(今南京市江宁区)溧水县知县,还有乾隆岁贡吴宏,庠生吴定邦、吴定卿、吴人勋、吴人源、吴从律、吴晚成、吴申、吴申刚等社会贤达。1959年,吴启文因长期从事农村粮食工作,以身作则,尽心尽责,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如今,从河墩村走出的博士6人、硕士14人,在县内外从政、从教和从事科研的中高级人才100余人。

得益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如今的河墩村,基础设施完备,交通和水利灌溉条件较为便利,东移的206国道贯穿村西沙陂塘,鸦鹊坝渡口已于2008年改为6米宽双车道的河墩大桥,通村通祖入户路顺畅,建有低坝电灌站、老河墩电灌站、石门电灌站、黄土坝电灌站等4座电灌站,生态农业发展良好,农田里种植水稻1200余亩(其中水稻制种600余亩)、葡萄20余亩、水产养殖150余亩,山上种植脐橙桔柚200余亩、油茶100余亩。村里还发展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肉牛养殖、鹅鸭养殖,发展了竹制品加工厂、服装厂。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广东、浙江,以从事服装加工、制鞋、五金加工和建筑等行业为主。

近年来,村里的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民风淳朴,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被评为市级四星级文明实践站,该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省级森林乡村。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产业发展良好的河墩村,发展乡村红色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0 阅读:0

丁丁尊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