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网络上广泛流传中科院院士孙凝晖的一段演讲内容,因其中关于华为在封闭与垄断议题上的提及,迅速激起项立刚、司马南、曹和平等人的支持者的强烈反应。他们纷纷加入讨论,夸大争议,不仅给院士贴上“批评华为”的标签,还无端猜测院士背后存在复杂利益,一度煽动起部分网友的“爱国心”进行声援。这一系列事件,使得科技界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在探讨科技创新前沿话题时变得谨慎而胆怯。
针对当前现象,《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发表评论指出,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公共议题,正频繁沦为流量操控下“热搜话题”与“无脑爽文”的牺牲品。在“流量至上”的导向下,科技创新的言论极易落入“流量陷阱”,面临被歪曲与污名化的巨大风险。
观看过院士的原版演讲视频后,不难理解其核心观点:他认为华为在技术发展路径上采取了封闭式、近乎垄断的模式,将技术与利益高度集中于企业内部,虽能集中资源办大事,但也将整个技术突破与产业链的未来寄托于单一企业之上,蕴含巨大风险。
针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院士强调中国不应仅依赖华为,而应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吸纳更多企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他建议企业应正视自身差距,警惕潜在风险,积极寻找技术突破口,这是符合逻辑且明智的。
然而,这场旨在促进业界反思与进步的讨论,却意外地被扭曲成了一场骂战,甚至加剧了产业界与科学界之间的裂痕。司马南等人的激进言论“拿出证据来”更是火上浇油,使得围绕华为“垄断”问题的讨论变得更为复杂,自媒体、行业内部人士及知情网友纷纷加入爆料行列。
有观点指出,近年来,华为已在数十座城市设立了专门的鲲鹏产业基地。这些基地旨在培育鲲鹏产业集群,并大力推广华为自身的云服务系统。在此过程中,华为对同类竞争对手表现出明显的排斥态度。更有甚者,在一些地区政府的采购招标中,华为设置了显著的排他性条款,导致包括BAT在内的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失去了参与竞标的机会。
华为在全国范围内劝说地方政府超前投建了数十个昇腾智算中心,覆盖了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众多关键城市。然而,目前许多地方的智算中心都处于闲置状态。加之先前华为收回神州数码的昇腾服务器业务,导致神州数码股票跌停,这一事件从整机行业层面再次凸显了华为在产业链上的强势地位,使得华为涉嫌垄断的话题更加敏感。
网络上,不少网友戏称其为“行业百草枯”,意指华为一旦盯上某个市场,便会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一切手段,短暂利用后便迅速排挤竞争对手,最终掌控行业话语权。这些看似极端的言论,却并非空穴来风。
无论如何,关于华为“垄断”的议题已不容忽视。在当今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企业应广泛吸纳政府、行业、科研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将合理的建议视为指责或攻击,否则只会显得自我封闭和狭隘。
更进一步,正视中外科技实力的差距,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乃至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产业生态的繁荣,这才是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应有的胸襟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