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与陈独秀的墓上的碑书有关。1942年5月27日,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创始人陈独秀,在四川江津去世,终年63岁。陈独秀一生清贫,去世之时也是在友人的家中,再加上抗战大后方经济极为糟糕,所以,陈独秀还是在友人的帮助之下,葬在了江津县城大西门外鼎山山麓桃花林邓氏康庄。之所以葬在这里,是因为生前陈独秀在康庄暂时居住时,曾对这片土地的主人说过:得此佳景,平生足矣。
所以,邓氏叔侄就将康庄的一块地皮拿了出来给陈独秀作为墓地。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所以,在江津安葬5年之后,1947年6月,陈独秀的第三子陈松年根据父亲的遗嘱,委托浙江会馆将陈独秀的棺木取出,迁回了老家,并安葬在安庆市大龙山下独秀峰前叶家冲。当时,陈松年将陈独秀的棺木与其原配夫人高晓岚合葬一处,并在碑上刻了“先考陈公仲甫之墓”几个大字。
陈独秀字仲甫,所以。陈松年这么写碑文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除了少数文人。取字的情况越来越少,所以。陈独秀的字“仲甫”,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正是因为陈松年的这一举动,由于碑上并没有刻下陈独秀的这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所以反倒在特殊时期陈独秀的墓没有遭遇任何冲击。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这个陈仲甫之墓就是陈独秀的墓。1982年,由于陈独秀的墓年久失修,几乎成为平地,安庆市政府根据上级的指示,对陈独秀的墓葬进行了重新的修整,墓碑也重新镌刻成了“陈独秀先生之墓”的字样。
陈公千古流芳,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