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大夫:肺结节不等于肺癌,首次发现不要过于焦虑紧张

圆圆聊健康 2023-11-11 09:41:02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每年新发肺癌病例数82.8万人;肺癌的死亡率也一直高居各类癌症之首,可谓是“头号肿瘤杀手”。

每年的11月是“国际肺癌关注月”,今年的主题为“重视肺癌早筛 规范肺癌诊疗”。在11月4日举办的薰衣草花环媒体圆桌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唐可京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医师黄岩教授表示,肺结节筛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肺结节并不等于肺癌,当首次胸部CT检查出肺结节不要过于焦虑紧张,不应过度治疗。

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45岁以上建议每年做胸部CT

欧美国家通过执行严格禁烟、环境改善等措施,肺癌发病率下降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但是,中国的肺癌发病率仍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还是长期吸烟和环境污染。

肺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器官,是人体与外界交流的一个“窗口”,因此受外界有害因素的影响较大。尽管肺癌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但吸烟仍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唐可京教授

唐可京教授指出,农村地区吸烟人群更多,厨房油烟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北方天气冷,农村厨房通风不佳、生物燃料使用较多,所以目前肺癌发病率整体上是农村高于城市。

应对肺癌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由于早期肺癌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目前公认诊断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 建议40岁以上,尤其是45岁以上,有肺癌家族史、有吸烟习惯特别是吸烟20年以上的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

肺结节检出率大大提高,不必恐慌而过度治疗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体检筛查意识的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尤其是过去新冠疫情三年,老百姓对肺部健康格外关注,胸部CT筛查变得更加普遍,进一步加大了肺结节的检出率。

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出现的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结节影像。CT肺结节的检出率在普通人群中大约为30%左右,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症状。

“肺结节是一个影像描述性语言,不是一个诊断,也不是一个疾病。现在20、30岁的年轻人做胸部CT体检发现有肺结节并不少见,绝大多数并非恶性,也不会给身体带来大的问题。”唐可京教授表示,肺结节的发现确实有利于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但事实上95%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

对于小于8毫米的结节且影像学没有明显恶性特征的,可以每年复查一次胸部CT即可,不需要短期反复去医院就诊、反复做检查,这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对病人也是很大的精神压力,另外CT检查也有一定的辐射。

“我遇到过一个极端的病人,体检查出肺结节,跑了好几家医院看了七八个医生,尽管医生们都告诉他没问题,随访即可,但病人就是焦虑紧张,害怕肺结节很快会转变成肺癌,在每家医院都要求复查胸部CT。还有一些病人对于5毫米以下的小结节,整天惴惴不安,四处托人主动要求医生尽快手术切除肺结节,导致少数医院胸外科出现了过度手术的情况,这些都是不科学的。”

她强烈呼吁“肺结节人群”千万不要过度恐慌,不要听信网上的“伪科学”,应由专科医生给出规范化的建议,大部分的肺结节做好随访复查即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医师黄岩教授

黄岩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有同样的感受,她说,由于科普宣传工作不到位,许多首次发现肺结节的患者会产生过度恐慌的情绪,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全家人都受到影响。同时她提到,对于恶性的肺结节,应该积极治疗,尤其确诊肺癌以后,不管是家人还是病人,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

“我国到现在为止,大部分人还是谈癌色变,很多家属不愿意告诉病人得癌的实情,这种思想观念有待改变。”唐可京教授说,肿瘤患者应该有知情权,当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后,绝大多数患者其实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也能对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对于癌症,公众的知晓率、理解率还有患者的参与率,未来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肺癌早期“可治愈”,晚期“慢病化”

过去十余年,肺癌的诊疗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肺癌的治疗手段也丰富了许多,像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黄岩教授介绍,肺癌的治疗讲究分期治疗,Ⅰ期肺癌患者大部分直接通过手术就可以得到根治。到了Ⅱ期或者Ⅲ期,患者也有手术的可能,但可能需要接受术前的新辅助治疗和(或)术后的辅助治疗,比如新辅助免疫+化疗、辅助靶向治疗等。

这十年来,通过新辅助治疗把许多没有机会做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转化为可以做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的提高,使得能够达到根治的患者越来越多。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慢病化管理分为两个角度,一是医生的角度,二是患者的角度。”黄岩教授介绍,从医生的角度来说,肺癌的慢病化需要研发出更好的药物,对于使用靶向药物或者免疫治疗药物甚至一些毒性比较低的化疗药物,生存期达到或者超过一定的时间,都可以叫做慢病化。

从患者角度来说,慢病化除了信心和希望,更多的是要配合治疗。肺癌的治疗手段对比十余年前已经有很大的进展,不管是吃药还是打针,没有以前想象的毒性、副作用那么大,很多肿瘤药都是高效且相对低毒的,故肺癌患者的舒适度增加了很多。肿瘤患者目前也有望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样通过一个药物长期控制好病情。

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靠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存活很久的肺癌患者,他们在一种药物治疗失败的时候,可能还要面对化疗或者面对另一种药物,所以慢病化全程管理并不是只看到时间,还要看到过程的艰辛。肿瘤的每一次复发,对患者和家人来讲都是信心的打击,这就需要患者和家人真正充分理解什么是慢病化管理。

“最棘手的是Ⅳ期也就是晚期有转移的肺癌,预后相对比较差”唐可京教授补充说道,不过对于不吸烟的女性肺癌患者,有近一半的几率有EGFR突变、ALK突变或者其他可以有靶向药物治疗的驱动基因突变,在通过精准的基因检测后,给予相应的靶向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存时间。

以前晚期肺癌患者整体五年生存率不超过5%,现在有了靶向治疗,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的晚期肺癌患者, 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30%-40%甚至更高。对于没有驱动基因的,现在有免疫治疗,也可以使得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20%。

两位专家表示,从整体来说,肺癌的确可以做到早期相对可治愈,晚期可以明显的延长生存期。随着更多的抗癌新药不断研发出来,相信肺癌一定能够实现长程的慢病化管理。

0 阅读:20

圆圆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