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刚过完,二月龙抬头。诸事有讲究,福运心里留。”各位乡亲邻里、老少爷们儿,热热闹闹的春节、元宵节一过,咱就迎来了二月二,这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大日子,俗称“龙抬头”。在这一天,龙王爷要从沉睡中苏醒,腾云驾雾,开始行云布雨,护佑人间风调雨顺。咱老百姓啊,也得跟着沾沾龙气,记住“做三事,二不碰,一忌讳”,把这一年的好兆头都迎进家门,下面我就给大伙唠唠。

先说说这“做三事”。其一,要理发。您瞧,这正月里有不剃头的习俗,大伙都憋了一个月了,就等着二月二这天“龙抬头”,去理发店把头发拾掇拾掇。为啥非得这天呢?这说法可就多了,老人们讲,龙抬头时理发,就像是龙王爷抬头一样,咱也跟着精神抖擞,鸿运当头,一整年都有精气神儿。而且过去还有个小故事,说有个穷秀才,连年赶考都名落孙山,灰心丧气得很。有一年二月二,他路过一家理发店,心想:“我也沾沾龙气,换个新气象。”于是进去理了发,没想到,这一年他居然高中榜首。虽说这故事有点玄乎,但也寄托了咱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啊,二月二这天,理发店准保爆满,大家都想剃个头,讨个吉利。

其二,吃龙食。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摆满了和龙有关的美食。像吃面条,那叫“扶龙须”,细长的面条可不就像龙王爷的胡须嘛;吃饺子,饺子形似耳朵,被称作“龙耳”;还有吃春饼,卷上各种蔬菜、肉丝,鼓鼓囊囊的,那是“咬龙鳞”。这每一口吃下去,都感觉把龙王爷的精气神儿吃进了肚里,保佑全家身体康健,吃嘛嘛香。相传,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连续几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们饿得前胸贴后背。有一年二月二,村里来了个老神仙,化作一个老妇人,教大伙做这些“龙食”,说吃完就能引来龙王爷降雨。村民们半信半疑,但也照做了,没想到,刚吃完没几天,天空就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庄稼有救了,从此,这吃龙食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其三,要爆玉米花。这事儿也有个典故,传说玉龙为了拯救苍生,私自降雨,结果被玉皇大帝压在了一座大山下。老百姓心疼玉龙,就想办法救它,可玉皇大帝规定,只有金豆开花,玉龙才能重获自由。大伙想来想去,发现玉米就像金豆,一炒就开了花。于是每年二月二,人们就爆玉米花,让金豆开花,玉龙抬头,重回天庭,继续为百姓降雨造福。所以,这爆玉米花啊,既是感恩玉龙,也是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再讲讲“二不碰”。第一,不碰针线。这一天是龙王爷睁眼抬头的日子,要是动了针线,不小心扎到龙王爷的眼睛可就糟了,那可是大不敬,会惹得龙王爷生气,降灾于人间。所以,家里的女人们这一天都把针线活放一放,图个平安。第二,不碰剪刀。剪刀开合,像不像龙王爷的嘴巴一张一合?要是在这天用剪刀,就好像是在挑衅龙王爷,万一龙王爷一生气,把福气都给收回去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这“一忌讳”,就是忌洗衣。龙王爷刚苏醒,这天的水啊,都被视为龙王爷的“龙须水”,要是拿去洗衣服,那就是弄脏了龙须,会冲撞了龙王爷,让家里这一年都不太平。所以,再脏的衣服,咱也得忍一天,等过了二月二再洗。
虽说现在咱们生活在新时代,科学技术发达了,这些习俗看起来有点“老土”,但这都是咱先辈们一代代传下来的文化根脉,里面饱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二月二这天,咱们照着这些老规矩做,图个吉利,让心里也有个盼头,说不定这一年真能顺风顺水,好事连连呢!大伙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