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俄军伊尔-38反潜机以超低空姿态从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甲板旁呼啸而过的画面,在社交平台曝光后引发全球军事观察家的震惊。这架隶属太平洋舰队的侦察机在美军两架舰载机贴身伴飞下,成功突破航母战斗群号称密不透风的外围防御体系,将冷战时期常见的空中博弈推向了新的技术维度。
此次惊险接触发生于3月中旬日本海多国联合军演期间。五角大楼证实,当时"卡尔·文森"号正与日韩海军展开战术演练,俄军侦察机以战斗训练名义逼近演习区域。美军紧急升空F-35C和F/A-18战机实施拦截,但未能阻止伊尔-38完成抵近侦察的关键航段。
作为俄海军现役主力反潜平台,升级版伊尔-38N配备的"诺维拉"系统可同时追踪32个水下目标,其磁异探测仪能精准捕捉潜艇金属构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该机型此次飞行高度低至肉眼可见航母甲板细节,这种极具实战意义的突防演练,暴露出美军航母编队在应对低空慢速目标时存在防御空隙。
军事专家分析指出,俄军可能利用复杂海况掩护实施电子欺骗。伊尔-38N搭载的电子战套件能够模拟民航信号,结合超低空飞行有效压缩航母雷达探测时间。当美军舰载预警系统发现异常时,侦察机已进入光学识别距离,迫使护航舰艇陷入被动应对的战术困境。
这次交锋正值"卡尔·文森"号转场红海的关键节点。从关岛至中东的漫长航程中,航母战斗群暴露出远洋部署时的防御短板。俄军选择在日本海这个水文复杂的半封闭海域实施突防,既检验了新式侦察装备性能,也向盟友展示了抗衡美国海上霸权的战术能力。
北约前情报官员指出,此类抵近侦察实质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升级版本。俄军通过极限施压测试美军应急反应机制,同时收集航母编队电磁频谱特征等关键数据。随着现代侦察手段与反制技术的同步进化,大洋上的"猫鼠游戏"正演变为涵盖电子战、网络战的多维对抗。
这次事件暴露出水面舰艇编队在应对低空突防目标时的系统性风险。当隐身战机与高空高速不再是唯一威胁,如何构建立体化预警网络,将成为各国海军提升航母生存能力的重要课题。随着俄美军演互动频次加剧,西太平洋水域的战略博弈正在书写新的对抗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