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降职”到封神,他用万炮开路,把一支边军打成王牌尖刀部队

小马拉车市 2025-04-29 15:32:35

不少人认为朱将军此番调动是被贬官,甚至有人为他鸣不平。但朱将军却对这样的说法不屑一顾,他明白革命军人要以服从为天职。

尽管内心对老部队依依不舍,他还是抱着“革命战士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觉悟,带着上级的任命书去了广东。

结果他这一去,竟然用万炮开路的方式,将55军这个“最差边军”,带成了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的最强王牌尖刀,也让自己完成了从“降职”到封神的神话。

(解放军炮兵部队)

从王牌军到偏师

说起55军,或许还要从陈明仁上将开始说起。陈明仁上将是55军的老军长,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原是敌军的黄埔嫡系,后来在湖南发起了起义,站在了人民的一侧。

他的部队随后加入四野,并吸纳四野的部分人马,最终被改编为第55军。

(陈明仁上将)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时很多负隅顽抗之敌的存在,跟随陈明仁上将起义的人马并不多,55军在一开始,只保留了陈明仁旧部的小半部分框架,战斗力较弱。

因此,55军未能像同为起义部队的第50军(原滇军60军)那样获得前往朝鲜建功立业的机会,只能驻扎在两湖两广地区,承担剿灭土匪的琐碎工作。

(当年的国内剿匪)

因为没有前往朝鲜,没有机会立功,55军也就失去了上级的青睐,只能慢慢的看着其他部队换装备战,引进了喀秋莎和T34等先进武器,自己却只能拿着当初起义时的旧装备继续演练剿匪,甚至还经常在农忙时,被赶到田间地里,给乡亲们干农活。

就连在这个部队服役的军人,都调侃自己在广州军区序列里更像“编外生”。论资历,不及四野老牌劲旅;论装备,比不上驻防沿海的王牌军。甚至他们觉得这个部队的一切都透露着“凑数”的意味。

部队的战斗力是打出来的

直到朱军长的到来,才改变了这一切。朱将军是上过朝鲜战场的英雄,也常年在38军这样的军中精锐服役。

他明白在一个英雄部队服役,对于提升士兵的心气,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他更明白骄兵悍将,人人望而生畏的说法,不是喊出来,而是练出来、打出来的。

就像当年的朝鲜战争,38军曾因为过于谨慎,引得彭总勃然大怒,怒斥所谓的精锐部队不过如此。

那么,38军的全体指战员是怎么做的呢?诚然,38军此前是林总手下的精锐部队,但若只摆资历、论历史,那么部队就只能沉浸在过去的荣耀中,又怎能得到彭总的认可呢?

事实上,38军的做法是,在战场上一鼓作气,用实际行动让彭总刮目相看,这才有了所谓“万岁军”的说法。

(抗美援朝战场)

所以,他决心改变这个部队的面貌,将55军从“冷板凳”上拽回战场中央。

而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注重部队的炮兵。当时55军有4个炮兵团,战斗力在全军当中,并不算特别的弱,属于常规配置。

但朱将军就是对此不满意,曾在朝鲜战争见过美军火力的他,知道大炮的杀伤性,也知道当一个部队拥有足够的火力输出时,部队的步兵也将由此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信。

所以,他提出了要建7个炮兵群的目标,要将全军火炮总数提高到432门,还要装备122毫米榴弹炮、120毫米迫击炮,甚至自行火炮等当时极为紧缺的武器装备。

(炮兵对部队极为重要)

他还重新打乱了部队建制,以当初四野引以为傲的三三制重新编组训练部队。在一个连三个排的基础上,给每个连队都配备了一个重机枪排、一个迫击炮排,竭尽全力地提高了部队的输出火力。

而等到装备有了改善以后,他又以38军为学习对象,开展了多次作战训练,要求每一个营都能做到脱离团级支援能独立穿插、遭遇工事能就地爆破、断粮断弹能自我支撑,能够积极地发动夜战,敢于刺刀见红,敢于实弹射击、实兵对抗,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

尤其是55军下属163师更是被他打造成“血肉磨盘”,一时之间,该师凭借超强的训练强度,名气撼动整个广州军区。

越战王牌

靠着这样的惊人训练,55军迅速从广州军区不受重视的偏师脱胎换骨,成为了一支劲旅。而此时此刻,距离他们彻底完成蜕变,似乎只差一场战斗。

1979年的时候,战斗终于来了。

这一年,因为黎笋当局的倒行逆施,几次在边境地带挑衅中国,中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了。而在这场战争当中,曾因错过朝鲜战争,被晾在一边将近20年的55军爆发了。

就比如在同登战役当中,55军163师在面对曾多次战胜美军,战斗风格极为狡猾,又尤其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的越南第三师(绰号金星师,越南的嫡系王牌)时,直接采用了万炮齐发轰击的方式,给了该师第12团(绰号飞虎团,越南绝对的精锐)一波致命打击,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穷则穿插渗透,达则给老子炸”。

同登是越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军事据点,也是谅山的门户,打完了同登就要打谅山了。

而这一次,55军的发挥同样让人叹为观止,步炮协同、步兵坦克协同配合默契,敌后穿插战术运用巧妙,给越军造成了重大杀伤,摧毁了敌人大量的防御工事和军事设施。

尤其是55军的步炮协同,更是让人惊为天人,部队先以侦察分队渗透进攻外围,再让炮兵对敌炮兵阵地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最后步兵分队像手术钳般精准合围。

而这样的表现,一直贯穿了整个中越战场,据了解,55军在整场战斗期间,一共消灭敌人过万,是歼敌最多,战果最辉煌,损失最小的部队。

如此骄人的战绩,难怪55军被誉为一支真正的钢铁雄狮。

(越南战争中国军队的表现极为惊人)

部队的亮剑精神

只不过由于这场战斗中展现的实力来得太晚,1985年,55军还是没能在百万大裁军中幸免,就此成为了历史名词。

尽管部队不在了,但55军的基因还是融入了南部战区的血脉,他们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开创的诸多战术,至今仍是南部战区的拿手好戏。

与此同时,55军的涅槃之路,也时常被军迷们津津乐道。因为55军从一支偏师一路走来,成为劲旅的经历,恰似中国军队从“小米加步枪”到“东风快递”的缩影——真正的王牌,永远是打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

或许正如那句老话所言:

“部队和人一样,骨头硬不硬,不在祖上阔不阔,而在关键时刻敢不敢亮剑。”

0 阅读:37

小马拉车市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