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打仗从不缺粮,为何诸葛亮北伐总是缺粮?原因何在?

吉康说历史 2023-02-24 01:41:03

古战场中,想要决胜的一个必要条件,那必然是粮草,如果没了粮草的供给,就算有再多的人口也无法支撑强有力的战争。这一要素在三国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刘备一生征战无数,夺益州、取汉中、征东吴,从没在后勤粮草上出过问题;但是为何到了诸葛亮北伐的时期,就没有什么粮草了呢?

为何刘备不缺粮?

先屯粮

先说三国前期,刘备还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他知道粮草是决胜的关键所在,在荆州站稳脚跟之后,第一步就是先囤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为何刘备不缺粮?

益州肥沃,产粮大州

可是光囤没用,毕竟日常还要消耗,荆州这个地方说富也不富,只能找寻下一个粮草供应点,那就是益州,他为了打益州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好在最后结果尚可,不然多亏啊。

有了益州之后,粮草就不用愁了,只缺一个能够善用粮草的好君主,虽然后来益州丢失,但是刘璋还是好好保存了军备所需。

三国 益州

一方面刘备有了粮草和人力,成为了孙权和曹操都忌惮的存在,另一方面刘备想要夺回益州为关羽报仇,便一鼓作气攻了过去。

战争频繁,粮草入不敷出

夷陵之战消耗最大

这一场夷陵之战无疑打的就是消耗战,刘备一方的粮草囤积虽说够多,但是一直消耗没有进入,总有一天是会消耗殆尽的。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

而刘备也自此开始了粮草的消耗之路,之后的汉中之战更是让刘备毫无所得,先不说这场战斗持续了两年,就说刘备拿全部身家来支持这一场战,就知道蜀国的粮草已经不够之后的行动了。

汉中贫瘠,不宜产粮

起初刘备以为汉中地区是个十分适合农耕的好地方,便一心想着赢回来,可把汉中拿到手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得了一块荒地罢了。

三国汉中地图

曹操十分有心机的,将汉中的劳动力全部赶走,丝毫不给刘备喘息的机会。这也就导致了刘备粮草入不敷出,等到刘备去世的时候,留给诸葛亮的粮草已经不多了。

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刘备挖了大坑,导致国力亏空

诸葛亮在辅佐刘禅期间,也自知蜀国内部空虚,必须要进行调息,最重要的诸葛亮也是想要国库粮草充足,于是他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让蜀国慢慢的恢复元气,此时的蜀国看上去好像是平稳了很多,但实际上内部战乱不断,诸葛亮就曾经南下多次平叛,粮草也是在消耗的阶段。

不过诸葛亮也是厉害的,那两年的时间便让蜀国趋于安稳,还积蓄了不少的实力,就是为了日后的北伐计划。

劳动力缺失,屯田失败

只是,单单诸葛亮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他最先想的是屯田,就是让士兵和农民先去开垦荒地,你先恢复国库内的粮草,而一般农耕劳作的大部分都是男青年。

北伐

北伐战争一开始,国家内的男青年都去往了战场,家中只剩下的老幼妇孺,以她们瘦弱的身躯是无法完成大量的工作劳动的。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土地都没有人耕种,白白浪费了,而靠老幼妇孺种出来的粮草,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军队长时间的战争使用。

北伐路线原因

紧接着再说北伐路上,蜀国所在的地界相较于其他两个国家来说比较坎坷崎岖,这也就代表着诸葛亮想要北方的道路是十分困难的,光是前往下一个地点的路上,就要消耗很长的时间,时间越长消耗的粮草也就越多。

北伐战争

就比如他们要路过蜀道,正如李白所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条路来回恐怕就要消耗40天的时间,而这40天粮草的消耗更是不可估计。

孔明没有后勤部长

原本刘备在世之时,身后之事全部都是由诸葛亮管理,可是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负责前方战事,身后便没了像样的得力助手,好不容易有一个李严负责粮草运输,谁知道他的能力还不行,不仅没能圆满完成任务,还编排诸葛亮。

木牛流马

这样的情况之下,逼的诸葛亮不得不创造了木牛流马。

蜀国内乱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蜀国的内乱,诸葛亮是多次前往平息,但是他最关键的还是北伐之战,国内还需要刘禅来主持大局。

只是刘禅根本不是当君王的料,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听信朝内的流言蜚语,让整个蜀国都陷入了动荡之中,国内的百姓苦不堪言,国外的诸葛亮一行人粮草空虚,如何能成大事。

刘禅

面对着刘备离世后蜀国内乱、青壮年参军、粮草运输难这些种种问题,直接让诸葛亮的北伐之路困难了不止一个层面,诸葛亮也是尽力了,只是结果不如愿罢了。

0 阅读:11
评论列表
  • 2023-02-28 22:19

    刘备打仗时前期是别人的小弟,专门有人给粮食。后期发家了,占领大半个荆州当然不缺粮了。而诸葛亮北伐,一没有荆州,二是劳师远征不缺粮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