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年我们高中毕业,当年张强同学考进武汉财经学院,那个时候上大学,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不为过,成为一名大学生,社会上公认的“天之骄子”,亲朋好友的脸上都有光。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当年我名落孙山,但没有气馁,以张强同学为榜样,继续复读,第二年终于实现了梦想,亦跨进了大学门槛。
從那時候起,张强就成了我心中的男神,用现代口语说,我是他的铁粉。
记得第一年曙暇期,我打听到他大概的住处,就在同城的一个叫小猪行的地方。
一天我抱着试试看心理,專程去找他。
小猪行这地方是固始县城内一个较大的居民区,房子一家挨一家,一排又一批,擁劑在一块,到哪儿去找他呢?
大海里捞针,瞎胡碰呗!
我从临街的一个岔路口处拐进一个大胡同里。在第四排子看见一户人家的小院敞开着大门,院子里有人在,我上前似跨门或似不跨门的样子,用轻声的语言喊道:“阿姨你好!我向你打听一个人可以吗?”
“你说吧!好,好,只要我认识的”
我把张强外貌特征讲给她听,还没有等我描述完,站在她旁边一个人说道:“他是李奶奶的外甥,前年考上的大学对吧”!按着他又说,“他可给我们街坊邻居长脸了”。
我顺着他们指点的方向找去,终于找到了要见的人,两颗激动的年轻人的心,紧紧拥抱在一起,二三年没有见面,彼此心里都有好多话要向对方说。
课外认真读书,相互学习样子
光阳似箭,日明穿梭。
我大学毕业以后分到外地工作,天南海北各指一方,没法建立联系方式。
到了二00九年高中毕业三十年之际,同学们召开了第一次联谊会,我高兴的回老家参加这一次盛会,说实话也有看看张强同学心理,参会时,我询问组委会同学怎么不通知张强回来呢?得到结果是无法联系上他,那好吧!我自告奋勇地说:“这个任务交给我来完成”。
开完会,告别老同学们回到单位上班,利用职务之便开始了寻找之旅。
的光不老我们不散
在北京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燕莎友谊商城碰着张强的校友,聊起张强在哪儿?
他鬼迷的一笑,指着对面中信银行总部对我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哇塞,原来张强也在北京。
我找熟人择机打听一下张强情况,得知张强在青岛分行工作。
一年后,我到青岛开会,专程去拜访他,不巧,分行人告诉我,他出差去了美国。
由于自身的工作性质原因,不便把身份完全暴露出来,很遗憾也没有把自己地址留给张强。
白驹过隙,十年转眼过去。
二0一九年,高中同学毕业四十周年召开第二次联谊会。
我高高兴兴,再次回来参会。
面对组委会同学,很遗憾告诉他们,我没有完成任务。自责道,在这十年的时间里,自己白忙活了,但我内心里不会死心的,因为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这一次开完会,我没有急着离开老家,而是独自一个人来到张强曾经居住过的小猪行,看是否寻找到张强的蛛丝马迹,重温四十年前那一幕。
这小猪行四十年来大变了样。过去极象大杂院的地方,变成了现代化的居民小区,拔地而起的一栋栋居民楼,错落有致,绿化也不错,一排一排低矮冬青修剪得各式各样,围绕着绿地,楼房转圈,还有鲜花丛,还有喷泉水柱子,在这种环境下寻找张强不可能,原因是你向谁打听消息呢?四十年前那位老阿姨还在吗?
现实令我唾头丧气,《桃花园记》一文,浮上心头,此时我就是十足的武陵人了。
今年高中毕业四十五周年,第三次召开同学联谊会。
我退休了,有的是充足的时间。回老家过中秋节,接着下个月参加同学联谊会,心情同样很高兴,很激动,无以言表,然而以想到张强心情就沉痛起来,他到那里去了呢?
天知道?用苏轼的一首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张强同学要是刷手机,浏览《头条号》可得给我点个,千里共婵娟,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