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让老旧空间焕发新生机,打浦桥街道局后小区于近期启动了公共凉亭微改造项目,创新性地引入“小小设计师”参与机制,让青少年创意成为社区焕新的重要力量。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主题创作活动,共收到170余份充满童趣的设计方案。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出人喵益小站、星空故事角、玩乐共享站等创意空间,让传统凉亭变身“童话魔方”。

近日,社区活动室里上演了一场“童画大比拼”。由居民代表、物业经理、施工方及志愿者组成的联合评审团,从功能实用性、视觉美学度、安全规范性等维度展开专业评审。经过激烈讨论,30份兼具巧思与落地性的作品脱颖而出进入最后的“比拼”。
这些入选的作品,有的设计融入二十四节气主题,让凉亭成为文化科普角;有的采用模块化结构,方便不同季节灵活变换功能;还有的引入智能感应灯带,打造安全又浪漫的夜间空间。

据了解,终评环节将采用“双轨制”评选模式:线下在社区广场举办展览,线上则开通投票通道,由社区党工委牵头组织“大小评审团”共同参与。最终方案将综合居民票选结果与专业优化建议,既保留童真创意,又确保方案可行性,真正实现“童画变实景,共建齐参与”。


“孩子们的创意让我们耳目一新,竹影亭、星空顶这些点子既有文化味又贴近生活。”居民叶老师为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这场活动不仅为社区微更新注入了青春活力,更搭建起校社联动的实践课堂——孩子们在创作中培养社会责任感,社区在改造中实现多元共治,真正让“童画”成为社区治理的“金点子”,让青少年在参与中成长为社区建设的“小主人”。
记者 / 邹嘉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打浦桥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