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CNNC) 确认了其对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的承诺,即到 2050 年点燃我国的许多“人造太阳”——启动商业聚变发电厂。为此,2023 年 12 月 29 日,国有公司 China Fusion Corp 成立,该公司为项目筹集投资并开发必要的技术。

先进热核反应堆中国循环 II 模型。图片来源:彭博社
彭博社援引中核集团的一份声明报道称,第一个发电项目可能在示范阶段后约五年开始商业运营,示范阶段将于 2045 年左右开始。显然,在这条道路上,中国打算在聚变反应堆数量上超过美国和其他国家。
众所周知,受控聚变很难持续进行,只有少数国家,如中国、美国、俄罗斯和韩国,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人们认为聚变携带的放射性废物相对较少,并有望提供相当清洁和有条件的无限能源。
在过去的一年里,China Fusion 从中核集团和浙江浙能电力筹集了约 17.5 亿元人民币(2.4 亿美元)的投资,用于建造最先进的托卡马克型反应堆,该反应堆利用磁场来容纳和控制过热等离子体。中核集团副总经理辛峰在上周五的一次简报会上表示,该公司还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扩大常规核反应堆(裂变)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开发。
虽然聚变反应堆只存在于大胆的项目中,但中国打算增加该国常规核电站的数量。从 2022 年起,每年批准建造 10 个新反应堆装置。这一速度将至少持续到 2030 年。这将使中国在该国的反应堆总数上超过美国和法国,并防止潜在的电力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