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7年还是战士,抗战8年才当团长,57岁超越所有上级成正国级

涛说图趣 2024-08-14 09:20:34

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后,在战场上缔造了一场又一场的经典战役。比如让我们爱国热情高涨的长津湖战役,还有声名远扬的上甘岭战役。而在这次的战役中,涌现出了两位 88 年上将。尤其是李德生,他晚年所取得的成就,甚至超越了他昔日的所有上级。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革命征程。

1916年,李德生生于河南新县,当时他家穷得叮当响,连块能种出好庄稼的水田都没有。父亲只能在山脚旮旯里拼命开垦荒地,种点杂粮,可那地贫瘠得要命,面积小得可怜,收的粮食少得可怜,一家人经常是饿着肚子熬日子。李德生的童年,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梦想。

九岁那年,命运对他更是无情。他的母亲生了重病,家里穷得拿不出治病的钱,不久之后,母亲就这么在病饿交加中离开了人世。这对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来说,就像天塌了一样。他父亲是个硬骨头,哪怕日子再艰难,也咬着牙想让儿子活下去。

后来李德生还在李家祠堂开的私塾读了不到一年书,可就这短短时间,却像一颗希望的种子,为他日后的成长埋下了伏笔。

尽管生活如此艰难,李德生却有着一颗不屈的心。他在私塾读书时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认字读书,希望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可现实的残酷,让他的梦想早早破灭,但那颗渴望改变的心从未熄灭。

1928年,农民运动在他的家乡兴起,柴山堡有了苏维埃政权。12岁的李德生参加了新成立的儿童团,因为表现出色,被大家推举为团长。他们天天为革命政权站岗放哨、传递消息,跟赤卫队的接触越来越多。

看到赤卫队员们拿着武器的威风样子,特别是能跟着红军冲锋陷阵,李德生心里充满了向往,盼着自己也能成为红军的一员。

有一回,乡里的苏区主席把他介绍给一位红军营长。营长一看他年纪小,根本不想收。可李德生这孩子特别倔,苦苦哀求。营长没办法,就让他跟通讯员比赛。

赛跑的时候,李德生像一只敏捷的兔子,拼命往前冲,把对手远远甩在身后。听力测试时,他耳朵竖得尖尖的,一点细微的声音都能捕捉到。识字环节,他更是发挥了在私塾里学到的本事,轻松胜出。营长一看,这小子行啊,有两下子,就让他参加了红军。

刚参加红军的李德生,年纪小,个头也小,但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和勇敢。在交通队,他努力完成每一项任务,哪怕是再危险再困难的情况,他也从不退缩。然而,战场的无情,让他在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子弹穿过他的身体,差一点就要了他的命。

在养伤的日子里,李德生没有闲着。他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学习活动,如饥似渴地读着红色书籍,不断汲取着知识和力量。他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也更加坚定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决心。

可命运总是爱捉弄人,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让红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李德生因为性子直,在党员会议上说出了心里话,结果被别有用心的人诬陷,党籍被开除,职务也从班长被降成了普通交通员。那段日子,他心里委屈,好在陈锡联师长的关心和鼓励,让他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在革命的道路上前行。

几个月后,通讯排扩编成连级编制,李德生升为连长。百团大战期间,他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拔掉平汉铁路上一个日伪军的据点。

李德生深知敌我力量悬殊,如果盲目硬冲,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亲自带着一个排,穿上日军的军装,把脸弄得脏兮兮的,还沾着血污,伪装成从别的据点撤下来的日军。日伪军毫无防备,他们顺利地进入了据点。

李德生看准时机,一声令下,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发起攻击,日伪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晕头转向。短短半个多小时的战斗,李德生这边伤亡极小,却打死打伤日伪军一百五十多人,轻松拿下了据点。

这一巧妙的战术迅速传开,效果显著。在之后的战斗中,李德生运用智慧和勇气,带领部队拔掉了一个又一个据点,其中大多是防守严密的大据点。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亮,职务也不断晋升,在抗战胜利前夕,已经成为了团长。

上党战役中,李德生的十九团遭遇敌人突然袭击。几个营长一时不知所措,拿不定主意是否还手。李德生果断地大喊:“这时候不打,咱们都得死,别请示了,给我狠狠打!”在他的指挥下,十九团奋勇作战,成功消灭了一个多团的国军。这一仗,让李德生的威名更盛,不久后,他因战功卓著,晋升为二野十七旅旅长。

在陇海战役里,十七旅表现出色。他们不仅消灭了上千敌军,还缴获了十一辆坦克。参加纵队会议时,李德生坐着坦克去,那场面,别提多威风了。在战场上,李德生总是能够冷静分析局势,想出巧妙的作战方案,带领部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李德生率领三十五师奔赴朝鲜战场。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的出色表现让他一举成名,后来晋升为12军军长。

上甘岭战役的残酷程度超乎想象。敌人的炮火像雨点一样倾泻而下,阵地上一片火海。李德生临危不惧,精心部署作战方案。他深入了解战士们的情况,关心他们的需求,鼓舞士气。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他想尽办法为前线筹集弹药和食物。战士们在他的带领下,顽强抵抗,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回国以后,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他的战功和贡献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表彰。

60年代,李德生主政安徽。他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的疾苦和需求。他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切实解决了人民的实际问题,对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连毛主席都看重他、重用他。后来,他还担任了北京、沈阳两个大军区的司令员。

1973年,57岁的李德生当选为常委、中央副主席,成为了正国级的领导。他的成就不仅仅源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也离不开夫人曹云莲的支持。

战争年代,李德生和曹云莲相识相知。那时的李德生还未恢复党籍,但曹云莲不在乎,认定他是值得托付一生的人。

在艰难的岁月里,曹云莲默默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对李德生,她更是关怀备至。哪怕自己只是得了个小感冒,也要戴上口罩,生怕传染给丈夫。李德生觉得两口子不用这么见外,可夫人却坚持。有时夫人打喷嚏,将军还会开玩笑让她赶紧戴口罩。

他们的爱情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却有着相濡以沫的深情。在动荡的年代,这份感情如同明灯,照亮了彼此的人生道路。

2007年6月28日,夫人曹云莲先走了。四年后,李德生将军也与世长辞。他们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无数革命者的真实写照,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44 阅读:17153
评论列表
  • 2024-08-17 08:33

    那么艰苦的日子里居然还能有口罩戴?

涛说图趣

简介:请大家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