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武汉市场上,一起关于天价雪花酥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一名女性爆料称,在武汉汉江路的一家名为“一封情酥”的店铺,她的亲戚被要求支付高达681元购买了5块雪花酥。这一事件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关注,对店铺是否存在诱导消费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然而,随着事件的发酵和市场监管部门的介入,事件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首先,通过市场监督所的调查,发现该店铺的雪花酥标有明确的价码,每50克售价为12.8元,符合市场价格。因此,关于“标价只写了12.8没有单位”的说法实际上是不准确的,这也暴露了爆料女子小翟在描述问题时存在的不实之处。

然而,即使标价明确,事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店员在销售过程中的服务态度和信息提示不足。根据市场监督所的提醒,店家在销售产品时应当及时提醒顾客相关信息,例如产品价格较高需要量力而行等,而这一点店员并未做到。这也引发了消费者对店铺诚信经营的质疑,反映在大众点评、美团等平台上的差评和投诉中。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对于事件中是否存在“诱导消费”等问题仍在调查核实中。尽管官方尚未就此发表明确的结论,但可以看出市场监管部门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和态度,他们将持续关注该店铺的经营行为,并对发现的任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在这起事件中,不仅仅是一家店铺的经营行为受到质疑,更是消费者和监管部门之间对于消费环境和诚信经营的共同关注。希望通过这样的事件调查和处理,能够促进更加健康、透明的消费市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让经营者意识到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按克计重本来就是耍流氓
以后饭店吃饭要每口算、买房子按平方厘米算,嫁女的彩礼按年算,打车按每轱辘转一圈算,总之就是老子提供的商品就老子来定义,而且老子没错,是这样不
你卖黄金啊?还舔着脸说明码标价?明码标价为什么不用大家习惯上认可的“斤”,用“两”标价从开始就是奔着骗一个是一个去的。
以后是不是按克称重呀?真以为卖黄金呢?
所有按克标价的食品尽量别买,基本都是坑。
早说价格,谁会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明码标价”四个字成了商家虚标价格,误导消费者,欺诈消费者,甚至强买强卖的免死金牌,也不知道这些商家敢如此“明码标价“的底气从何而来。
那个标价很小,12.8元50g,很难看见,就是欺诈,今天去看已经在拆了
店家没错,只是大部分人消费不起而已,5斤快700,100多一斤,不是店家的错,是我们自己要考虑,为什么我们消费不起而已,所以店家没错,就是耶稣来了,店家也没错
按克卖,你这是食品店还是金店?
无论如何狡辩此店家必须重罚!败坏武汉旅游名誉![呲牙笑]
按克计算已经违法了
新疆枣糕在武汉改头换面得以重生了.[呲牙笑]
你标一百多一斤看有几个人买?
我们这种要么称好一盒多少钱,要么称有按斤的,也有半斤的,50克的真没看到过,除非虫草,铁皮枫斗这种比较贵的按克卖
买东西不看价?是你钱多还是什么原因
如果店员也明码实价说,有谁还让他们去切?还会去买这么贵的点心?
活该实体店死[得瑟]
。。。顾客买东西。你告诉人家量力而行?价格较贵?[笑着哭]
明码标价的前提应该统一单位。现在很多商家都搞这些虚的,尤其吃食,以前都是按斤标价,现在什么50G 10G都来了
雪花酥不是都比较轻的吗 五块雪花酥5斤? 多大的一块???这不是雪花酥 这是切糕
这些年商家套路太多了,本来除了黄金按克卖,普通的商品没啥是按克卖的,大众意识里就是按斤卖的,现在很多东西按克卖了!需要秦皇再来一次书同文车同轨了
应该学习中药店 ,以“钱” 作为计量单位 ![点赞]
这钱真好赚,拿些散货,找个印刷厂包装下,起个漂亮名,租个热闹地,请几个演员,然后摇身一变高大尚。
若是明码标价,买了5块共681元,怎么不标1块100多的价格,若是正经买卖,结算时怎么不复述价格[鼓掌]
物价局的朋友,不出来走两步?
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商品价格标签有明文规定,它这元/50克不合规!
玉山村委
超市两块五一瓶的可乐,酒吧十块钱也没见人吱声。
为什么不直接醒目标示每斤多少钱?
只要不是卖黄金和药材!其他按克卖的就是笑话
一斤128,五块600多,那一块多大?每块都将近一斤吗?
首先,曝光后的查探有效果吗?该店的老板和员工都不上网的?其次,先假设真的明码标价了,怎么标的?一行不用放大镜看才能看清的字也算明码标价吗?最后,这个价格明显已经远远、远远、远远超出了大众对雪花酥这一商品的价格的认知。一句话:没得洗!
游武汉逛江汉路不购物[呲牙笑]
我之前去上海被人带去一个巧克力店随便点东西就上千了
没骗你,按克卖。。
这个存在价格误导的,他店员说12.8没说是一斤还是一两,一般人只会默认一斤。最关键的是他称完了也不会告诉你多少钱,而是直接切好装袋,等你拿到手了才知道这玩意贼贵,一般人看已经切好了碍于面子就不好理论。
在武汉看到这种装修的店一般都建议避坑
一斤一块切好,标价128,愿买几块买几块。
即使明码标价,也存有忽悠人心理,能骗一个是一个,就是骗那些马大哈的
一两多少钱?除了茶叶以外,有几种商品这样标的,你们永远不会错,以后按毫克算,更不容易被发现
今天去买凉拌猪蹄子,39.9/250克,我是不是也该录视频报警? 很醒目明确标注了50克多少钱,就没毛病,只要不是故意写很小就不算骗人
这家店全是0.5星的差评,差评率100%[裂开]
你咋不按毫克计量呢
读过初中的都知道,斤不是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所以超市或其他正规商店,要说一斤多少钱,都是标500G多少钱。[得瑟]
这个品牌全国的店都是这个套路,这样的品牌就不应该让它存在
你标明128元/斤估计就没人买了,耍点小聪明,估计专坑外地游客,一棒子买卖!
这就是打擦边的,就和以前的进口零食,软糖之类的,一看十几块,还可以,凑近一看是每50克,这类价格标注明显有悖于常识,就需要放大提醒,不是你一句明码标价就可以吧责任推卸干净的。其实这样的事件无非就是物价部门的失职!
681五块糕?店家没错,店家怎么会错呢,人家只是伞大而已[得瑟]
楼主是流氓,拉黑
咋不写1.28元每5克[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100多一斤,有哪些食物或者零食是100多一斤的?榴莲?
散装食品购买流程都是先称重,顾客觉得份量合适,再问要不要分切。先分切再称重,这和诈骗有什么区别。
人都是有毛病的,主动告诉价格,听到的人以为瞧不起她,不主动告诉价格又说没告知。心里没数
敢这样标价的,你猜有没有打通天地桥
切糕表示这都是我玩剩下的[得瑟]
湖北人表示,这是东北人干的,不是我们本地人![鼓掌][鼓掌][鼓掌]
买中药的从来都没这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你这个玩意…它好像不是哦
其实就组织一百个人去称重,然后说没钱,每天去堵门,就用不要脸的方法治这种不要脸的店
这玩意儿长啥样?为啥会这么贵?
估计真的是冬天的雪花做的,一年就一季能产,价格能不贵么[得瑟]
洗白的来了收了多少钱
觉得不对,当时就不要付款,哪怕是后加工,只要没明确说明价格,付款前都可以反悔
以后买米也按粒来计算
这个食品按50g计价就是忽悠
128一斤,武汉切酥吗?武汉就是这样宰人的吗?
标价每50克12.8元的方式本身就是存在着欺诈的嫌疑,根本就没有这种标价方式,让人误以为是500克12.8元。
说明大家还是没搞清楚1公斤棉花和1公斤铁球,
黄金么?论克卖。商业流氓
这年头骗子,骗术太多。只是方式方法变了。
跟我说,一粒老鼠屎,搞坏……
按克卖就被骂成这个样子,那鱼子酱咋办?
你想洗也不能空口白牙啊,总得有点证据吧,比如晒明码标价的证据出来,有标价的牌子还是什么的?
武汉官方都说停业整顿了,这个自媒体却来反转[点踩]
我还以为是金银首饰呢
小票上没有计量单位呀,还是骗人
明码标价就可以漫天乱要价么?
小票上没显示计量单位
竟然出示这种通告!这个部门绝对有问题!有关部门还是去查查这部门吧!
大惊小怪,现在很多零食店都是按50克标价的,不信自己逛逛看看
按g计算重量,就是在诱导消费
就这是他妈的坑啊,还不承认。如果以后明码标价,是不是毫克可以,大众产品应该以大众标准计量,而不是耍手段
想起20一斤白菜被罚款就太冤了,人家也是明码标价[得瑟]
先切再称的,都是骗子!不接受反驳!
学到了,这就去开店标价12.8元/500mg
说了些什么屁话
称完你也可以不买啊!又不是切糕。。。啥玩意这种人。。。就活该吃拼好饭
米可不可以按粒卖 一块一粒明码标价
论克就是圈套,食品不是人参
这不就和当年的切糕一样的套路吗。
价格堪比切糕
市场价多少?屁大点事搞这么麻烦
敲诈诈骗,问题就在不可以退
什么贵重点心按克?别人付费时不报下总价啊!不耽心少付啊?
那块酥的营销与广告费缴的不够,如何做广告,参考杨修分食曹操的那盒酥;高端的食品,只适合高端的人;如杨修者享用,必遭杀身之祸;贵州茅台,轻轻飘过…
如果是明码标价就不能一味的责怪商家,有些东西贵就是贵不要吃了不认账,在珠三角出产的一只5五六两的黄油蟹可以卖到900元,这个还是在蟹塘现捕现售价,去到酒楼卖到一千三四,难道你吃完了拍个朋友圈就说店家黑吗?
反正我在大理买的雪花酥买了3块花了280元,就是那种大方块的,然后再切成小块包装的
玩的文字游戏,,,[点踩][点踩][点踩]
若被不是忽悠,人家知道这价格还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