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姑娘嫁没有四肢志愿军,默默守护55年,病逝后丈夫为她披麻戴孝

生活智慧星 2024-09-06 10:01:31

1955 年,22 岁的陈希永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嫁给了因战争而失去四肢的志愿军战士朱彦夫。55 年后,陈希永病重离世,朱彦夫泪流满面,执意要为妻子披麻戴孝。

这对令人钦敬的夫妻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过往呢?

朱彦夫出身贫寒,年仅 14 岁便投身军旅,此后跟随华东野战军四处征战,凭借着勇猛无畏立下不少功劳。1950 年,抗美援朝爆发,16 岁的朱彦夫随军出征,跨越鸭绿江奔赴前线参战。

同年 11 月,长津湖战役打响。枪林弹雨遮天蔽日,朱彦夫跟随部队与装备精良的美军第 10 军展开激烈战斗。最终,在这场惨烈至极的战役中,朱彦夫吞下了被炸掉的左眼球,成了唯一的幸存者。

然而,保住性命的朱彦夫,当时的状况也不容乐观。敌人的流弹击中了他的左眼和腹部,导致伤口不断流血。若不及时处理,最终恐会因失血过多而亡。

战斗结束后,朱彦夫强撑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试图走回阵地复命。可在冰天雪地的寒冬里,别说是御寒了,就连体力能否支撑都是问题。果不其然,朱彦夫没走多远,便两眼一黑失去了意识,重重地栽倒在雪地中。

等到朱彦夫再次醒来,时间已来到长津湖战役结束数月之后。他躺在长春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间病房里,周围还有不少和他一样负伤的战友。护士和医生神色匆忙地推着药品车来回穿梭,车轮在瓷砖地面上发出咯咯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消毒水味道。

看着头顶洁白反光的天花板,朱彦夫的面庞仍有些恍惚。身旁的病友告诉他,由于伤势严重,从被送进医院到此时,他已经昏迷了整整 93 天,在当时可谓是创造了奇迹。

朱彦夫听着病友的讲述,原本迷糊的神志渐渐清醒。他想起身拿桌边的温水喝,却被自己的模样彻底震惊了—— 朱彦夫的四肢均被截去,左边的眼睛被厚厚的白纱布覆盖,俨然成了一个 “肉轱辘”!

那一刻,朱彦夫的内心犹如遭受五雷轰顶,只觉得余生无望,悲痛难抑。看着朱彦夫黯然神伤的模样,病友也为他感到惋惜。犹豫片刻后,病友将朱彦夫昏迷被送进医院抢救的经过告诉了他。

当时,朱彦夫昏迷后不久被赶来的战友发现,随后被紧急送到医院抢救。由于长时间处于极寒环境,朱彦夫的四肢出现冻伤,膝盖和手腕的伤口溃烂严重,血肉模糊。

为了保住朱彦夫的性命,医护人员经过商议,忍痛为他做了截肢手术。朱彦夫膝盖以下和手腕以上的溃烂血肉被锯掉,仅剩的右眼视力降到了 0.3,体内还留下了七枚弹片。

一场大战,让原本四肢健全的朱彦夫变成了无手无脚的 “废人”。万念俱灰之下,他萌生了求死的念头,开始尝试各种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

起初,朱彦夫会将医生每天送来的安眠药偷偷攒起来,想着吞食安眠药一死了之。结果还没实施,负责照顾他的护士就发现了,她哽咽着质问朱彦夫:“你每天都喊我‘姐姐’,这么年轻为啥想不开?你这样做,能对得起我这个姐姐吗?”

吞安眠药的办法泡汤了,可朱彦夫不死心,又趁着深夜无人之际,用半截双臂爬上桌子跳窗。晚上大家都在睡觉,这个时候行动,总不会被人发现了吧?

可朱彦夫最终仍未能如愿,由于挪动椅子的声响过大,熟睡的病友被惊醒,及时拽住了即将跳窗的朱彦夫,并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医院的马政委。

马政委得知后又气又急,朱彦夫刚脱离生命危险,就又要寻死觅活,这怎能不让马政委着急?他怒气冲冲地找到朱彦夫,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痛骂。

“你知道为了抢救你,医院输了多少血吗?你可是举起拳头宣过誓的人,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还算什么党员?”

朱彦夫垂下头没有作答,看着自己光秃秃的残臂,眼中早已泪如泉涌。马政委的话如同一记重锤,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比起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朱彦夫显然是幸运的,能够重获新生已然不易,又怎能轻易被生理上的残缺所打倒?

于是,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朱彦夫开始自主锻炼,并逐渐学会了吃饭、安假肢等技能。两个月后,久卧病榻的他终于重新站了起来,可以下床简单活动了。

1955 年,朱彦夫果断放弃了原有的特护待遇,选择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也正是这个决定,从此改变了朱彦夫后半生的轨迹,让他得以邂逅命中良缘。

山东省沂源县张家泉村,是远近闻名的 “讨饭村”。这个人均贫困户的小村庄,正是朱彦夫自幼生长的地方。当他以残破之躯出现在家门口时,母亲惊讶得愣在原地,始终不敢相信,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归来时竟变成了这副模样。

后来,为了不让母亲担忧,朱彦夫搬进了村里的一间废弃小屋,尝试着独立生活。可是日复一日的练习,使得他在艰苦的环境下伤口复发,最终病倒,被民政局局长武宪德送到了医院。

正所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住院治疗期间,朱彦夫结识了 21 岁的陈希永,武宪德是她的姑父,她本人当时在沂源县医院工作。

陈希永是从武宪德那里了解到朱彦夫的,知道他的父亲惨被日寇杀害,也知道他曾是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战士。当听说朱彦夫为了保家卫国失去四肢时,心地善良的陈希永忍不住潸然泪下,鼻头一阵酸楚。

医院里每天人来人往,陈希永有时去给病人换药,时常会碰到独自外出锻炼的朱彦夫。他戴着一副墨镜,身上装着义肢,步履整齐地缓缓穿行在走廊里。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陈希永的心头总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失去四肢的朱彦夫,远远望去就像折翼的蝴蝶,浑身上下轻飘飘的。仿佛只要他一个不小心,就会摔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

陈希永向姑父武宪德提起此事,武宪德听罢长叹一声,将朱彦夫的故事讲给了她。在武宪德眼中,朱彦夫是个出色的战士,却没想到刚出征就遭遇意外,多少令人感到惋惜。

随后在武宪德的牵线搭桥下,陈希永和朱彦夫相识,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联络起来。日久天长,逐渐熟稔的二人也产生了感情,但一向果断的朱彦夫,在组织要为他张罗婚事的时候,却突然打起了 “退堂鼓”。

听说组织上要为朱彦夫解决婚姻大事,武宪德很高兴,因为他的侄女陈希永正好单身,两人又互相熟悉。若要给朱彦夫分配结婚对象,陈希永可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陈希永性格直率,她听从了武宪德的建议,直接找到朱彦夫,开门见山地提出了结婚的请求。朱彦夫却一个劲摇头,语气坚定地回绝道:“这不行,我是个瞎子,没有手也没有脚,你跟我过日子,只会连累你!”

朱彦夫的话让陈希永很生气,她立刻向朱彦夫表示自己并不介意他的残疾。如果可以,自己以后愿意当朱彦夫的 “手脚” 和 “眼睛”。只要两人齐心协力,什么都不是问题。

陈希永坚定的态度打动了朱彦夫,他本身也对陈希永抱有好感,却因身体原因不敢迈出第一步。如今陈希永言辞如此真诚,他又有何理由再拒绝呢?

1955 年 9 月,在武宪德的主持下,朱彦夫和陈希永正式结为夫妻。婚后不久,陈希永便跟随朱彦夫回到张家泉村探亲,被当地的贫困程度深深震惊了。

狭小偏僻的村落里,崎岖不平的土路是村民们的必经之路,碰上阴雨天,走起来就更加艰难。至于水电则更是少得可怜,陈希永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也没料到这里竟贫困到这种地步,更无法想象朱彦夫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看着满眼低矮的石头房,从小生长在海边的陈希永尽管震惊,但很快就适应了这里。从嫁给朱彦夫的那一刻起,她就做好了准备,只要夫妻俩齐心协力,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于是,向来 “十指不沾阳春水” 的陈希永主动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洗衣服、做饭拖地、背着朱彦夫去厕所…… 善良贤惠的她,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也让朱彦夫深受触动,时常感慨自己遇到了一个好妻子。

几年后,陈希永和朱彦夫迎来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为略显冷清的家增添了热闹的气息。眼看着小家越过越好,朱彦夫却又为老家的现状忧心忡忡起来。

朱彦夫明白,张家泉村各方面条件都太落后,人们没有稳定的收入,多数人还是没读过书的文盲。这让朱彦夫深感痛心,决心靠自己的力量,为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说干就干,朱彦夫用自己积攒的积蓄为村里盖图书馆,创办夜校向村民传授知识,帮助他们 “扫盲”。村民们将朱彦夫的付出看在眼里,推举他为张家泉村的村支部书记。得到乡亲们认可的朱彦夫,从此更加干劲十足。

陈希永平时主要在家带孩子,朱彦夫则每天拖着 17 斤的假肢四处奔波,跨过沟壑和河流,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到家乡建设中。因此,朱彦夫很少在家陪伴妻儿,但陈希永从无怨言。

朱彦夫不在家时,陈希永一边带着六个孩子,一边打理家务;等朱彦夫回来,她就提前备好医药箱,因为朱彦夫出门总是免不了会有磕碰,受伤是常有的事。

后来到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朱彦夫更是做起了 “赔本买卖”,将政府发给自己的抚恤金都捐了出来,家里的困难却从未对外提起。

那时家家户户的粮食都很紧张,陈希永不愿拖累致力于带领百姓致富的丈夫,将家里的粮食都分给了婆婆、丈夫和儿女们,自己却偷偷吃树叶。

朱彦夫起初被蒙在鼓里,直到陈希永的身体越发浮肿,他才察觉到不对劲,意识到妻子一定有事瞒着自己。于是,再吃饭的时候,为了试探陈希永的反应,朱彦夫只吃几口饭,就将半碗饭推到陈希永面前。

不出所料,陈希永果然将饭又推了回去。两人推来推去半天,朱彦夫实在忍不住发火,冲陈希永那边将碗使劲一推,语气暴躁地嘟囔道:“让你吃就吃,咱们俩之间还客气什么!”

看着还剩半碗的饭,陈希永却抿着嘴笑了。她知道,朱彦夫发脾气是在担心自己,一想到这儿,陈希永只觉得自己多年来的付出都值了,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

在村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朱彦夫兢兢业业地奋斗了 25 年。在他的努力下,曾经一贫如洗的张家泉村,变成了遍布梯田、苹果园和花椒园的 “世外桃源”。这正是朱彦夫日夜期盼的景象,但没有人知道,作为 “贤内助” 的陈希永,在背后也付出了太多艰辛。

1982 年,因为身体原因,朱彦夫从岗位上退下来,随后和陈希永搬到县城的一处小院里居住。闲暇时,他时常喜欢摆弄院里的花草树木,有时也会应邀作报告,向后人讲述那段难忘的战争岁月。

54 岁那年,朱彦夫又 “叛逆” 了一回,他决定动笔写书,只为兑现当年对指导员的承诺。陈希永得知后很担忧,劝说他不要过于勉强。

毕竟在那之前,朱彦夫刚刚生过一场大病,身体正处于调养阶段。写书需要消耗大量精力,万一再搞垮了身体,那就得不偿失了。

负责治疗朱彦夫的医生也出言相劝,可朱彦夫就是铁了心要写书。没办法,陈希永只好为丈夫买来纸笔,朱彦夫开始锻炼用嘴叼笔写作。

这中间的过程并不容易,为了书写方便,朱彦夫将纸放在被子上,由于视力不好,他时常需要叼着笔将腰弯得很低,好半天才能勉强写出一个完整的字来。

没有手脚,如何手写稿子成了朱彦夫 “写书大业” 的一大难题,因为中途会面临太多意外。比如口水会浸湿字迹,又比如稿件突然被风刮跑,朱彦夫本就是个急性子,意外多了难免会发脾气,而陈希永却从来都是默不作声,心甘情愿地当丈夫的 “出气筒”。

对于朱彦夫而言,再度回忆那段惨痛的峥嵘岁月,痛苦不亚于身体上的伤病。无数个深夜,他时常会梦回冰天雪地的长津湖,仿佛当年的战斗仍在继续,他还是那个拿枪冲锋在前的铁血战士。

这就使得朱彦夫总少不了做噩梦,时常会被惊得在床上大呼小叫,甚至曾不小心从床上摔下来。陈希永实在看不下去,索性每晚搂着朱彦夫的残臂,防止他再次发生意外。

1996 年,63 岁的朱彦夫终于完成了他 33 万字的自传小说《极限人生》。三年后,朱彦夫的第二部自传体小说《男儿无悔》也相继出版,引发社会巨大反响,朱彦夫也因此被人们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朱彦夫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他把自己锁在屋子里,将写有战友们名字的新书《极限人生》点燃,在熊熊烈火中,他黯然垂泪。历经九年时光,他终于完成了指导员的临终嘱托,心中那块沉重的大石头总算能够放下了。

与此同时,朱彦夫对妻子陈希永充满了感激。在伏案写作的那些年里,陈希永默默地包容着他的坏脾气,一针一线地将他的书稿缝合起来,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被噩梦纠缠的夜晚。把陈希永比作朱彦夫生命中的 “贵人”,一点也不夸张。

在遇到陈希永之前,朱彦夫的人生是灰暗的。若不是她的及时出现,恐怕他的人生早在 1950 年的医院里就画上了句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0 年,陪伴朱彦夫长达 55 年的陈希永病倒了,被确诊为肺癌。即便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陈希永心中最挂念的人,依然是丈夫朱彦夫。

她试图如往昔一样,每晚为朱彦夫盖被子,可陈希永的身体实在太过虚弱,以至于连拿起被子的力气都没有了。而朱彦夫也从不生气,只是紧紧地搂着妻子,一直睡到天亮。

同年 2 月,陈希永因病情严重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与她携手一生的朱彦夫。挚爱之人的离去,对朱彦夫的打击不亚于当年身体落下残疾。他默不作声地在妻子身边守了整整一天,在此期间滴水未进。

次日,朱彦夫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他要亲自为陈希永披麻戴孝。众人对此感到不解,夫妻俩一生育有六个子女,这本该是晚辈做的事情,怎么能让年老体衰的朱彦夫来代劳呢?

人们纷纷出言劝阻,朱彦夫却力排众议,依旧坚持道:“我脾气不好,可她(陈希永)从不冲我发火,是我这辈子对不起她!我想向她道歉,你们就让我去吧!”

斯人已逝,相爱之人阴阳两隔。纵观朱彦夫和陈希永的故事,或许,这便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吧!

1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