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科普:好听的旋律真的写完了吗?华语音乐如何面对旋律已死?

以莲娱娱 2024-09-05 16:02:35

在数年前,华语偶像歌手张艺兴在面对何炅提问“为什么现在的歌没有以前的经典之时”,说了一句话:“因为好的旋律都已经写完了”。而在当下的时代之中,欧美音乐开始走上了一条逐渐“杀死旋律”的未来道路,似乎也在证明好听的旋律真的已经逐渐被写完了?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好听的旋律真的被写完了吗?音乐人如何面对“旋律已死”的未来趋势?

面对这个问题,事实的答案会因为视角的不同产生多种结果。那么从古典音乐视角的角度切入真正的音乐旋律事实如下:

1:好听的旋律永远不会写完,但是好写的旋律的确快写完了。好听旋律的作曲成本因为大数据时代在飞速上涨,而好写的旋律已经被被网络时代穷举法完成了所有的应用。2:欧美音乐逐渐走向“旋律已死”的时代方向,是因为旋律的好听成本远远超过了弱旋律化的说唱音乐成本,但两者利润相同,乃至于不如说唱音乐的快速回报。所以去旋律化本质上是工业基于成本的一种迭代,也是一种猎奇周期,并不是旋律真的用完了。3:流行音乐对于音乐艺术的发掘,不过十之一二。在古典技法之中,有着大量的高阶作曲方式,并没有被流行音乐使用。换言之:在真正的严肃音乐眼中,流行音乐的旋律作曲上限远远没有达到。

4:流行音乐是商业化为主的利润产品,当旋律作曲的成本开始增高时,尤其是好作曲可能创作周期达到了一年、三年之时,商业无法完成快速的刺激市场获得利润。为了保持高利润,商业会逐渐放弃旋律,而改为更便宜的工业化可控、数字化逻辑的说唱、节奏音乐为主。

那么,我们了解这些从古典音乐角度出发的知识之后,就可以深入了解商业音乐之中,旋律被用完到底指得是什么,对于流行音乐而言而言发生了什么。具体如下:

流行音乐的旋律被用完,是因为流行音乐的商业局限性导致了作曲旋律的上限太低。

在流行音乐之中,旋律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乃至于大部分的听众都会认为:音乐就是旋律,伴奏是不存在的。但实际上,在音乐艺术的古典严肃视角下:音乐的组成部分旋律仅仅是一个很小的部分:旋律、和声、节奏、音色四个维度组成了恢弘的音乐艺术。而大部分情况下,古典音乐的视角和艺术方向,都不是在旋律上,而是放在了和声、节奏、音色上。尤其是和声堪称最重要的音乐性源头。

但是在流行音乐眼中,旋律是当之无愧的核心,基于旋律流行音乐创造非常多的商业逻辑:版权化利润。流行音乐确定了一首歌曲会诞生四个版权,分别如下:

1:旋律拥有作曲版权;2:歌词写作拥有作词版权;3:音乐公司录制拥有商品的发行权和录音权,这个录音权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版权。4:演唱发行歌手拥有表演权。

这里面有什么问题?问题太大了,旋律被直接赋予了所有作曲的权利和利润。这是在古典音乐视角之下非常不合理的现象,因为一条旋律线的成本可能只需要3分钟,却能享受超越100年的版权利润。而实际上旋律线根本不能等于音乐,音乐的本质是旋律和和弦之间的音程和音美感。但是流行音乐因为本身就是商业化和音乐艺术的阉割版,固定音阶旋律+固定和弦组成流行音乐的作曲。

那么当第一批吃到流行作曲红利的从业者们,比如说罗大佑、李宗盛他们逐渐掌控了时代音乐的资源,那么推动了对应的作曲规则:旋律就等于作曲,旋律享有音乐版权。这实际上也是流行音乐的局限性,因为流行音乐需要完成较高的利润分配与商业逻辑博弈,版权是最好的价值赋予与长久分红方式。

久而久之,旋律就等于了作曲,可是当时代发展到AI算力爆炸的时候,旋律就出现了危机:大部分的旋律都是调内七个音的重复排列,这种数量级的罗列,对于算力爆炸时代就会出现旋律已死的问题,所有人只要有一台电脑他们手握无数首作曲的旋律。也就是说他可以完成无数次音乐版权的创造。物以稀为贵,这就意味着:旋律在这个算你的时代,如同鸡肋。没有艺术的稀缺性。

旋律已死的更本是:流行音乐的作曲低门槛,让从业者忘记了高阶作曲方式

旋律的特殊化与商业化,导致了流行音乐作曲的门槛其实非常低非常低。我们把整个流行音乐的从业者的音乐教育背景罗列一下就会得出:大部分的流行音乐大咖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周杰伦除外。周杰伦的惊为天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周杰伦儿时的古典钢琴教育,让周杰伦具有较高的古典技法,当然这种较高也是较为基础的古典运用。

那么如果我们站在严肃的音乐的视角之下,就会发现:作曲是永远不会用完的,有四点原因:

1:旋律相同的情况下,节奏更改、和声更改、音色更改,古典音乐可以创造数百首作品。但是这种作品如果放在流行音乐,一定会判断为侵权。尽管他们听起来完成不是一首歌也会存在较大的发行风险。以一个C调和A调的调内下行小调音阶为例,肖邦、贝多芬、莫扎特都和柴可夫斯基写出同样的下行音阶,但是柴可夫斯基用全新的音乐写出了《胡桃夹子》。

歌剧:胡桃夹子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古典音乐的篇幅更大,音符更多,所以即使使用了相同的一两句旋律,根本造不成这种法律的隐患。但是流行音乐不同,他的体量太小,作曲过于简单造成了商业性的上限本身就很低。

2:古典的技法是一种开放性的方法论,比如说:卡农的作曲逻辑,写出来《C大调:卡农》、《D大调:卡农》乃至于《G大调、A小调等等无穷的作曲,因为卡农是一个方法,而不是一首歌。但是流行音乐对于作曲技法的基本上就是照搬,卡农就是卡农,所有歌曲都按照卡农来写。这得去会在短时间内让歌曲获得更好的商业效果。但是也快速的造成了大众的审美疲劳。我们当下就是这个状态。

3:古典作曲的基本逻辑是:音程和声的色彩分析。这一点流行音乐尤其是华语音乐,只有周杰伦一个人做到了音乐色彩的音乐职业化,将音阶的平行关系使用到了极致。而其他的歌手其实本质还是在用非古典作曲的下沉知识在做音乐,而周杰伦本人也因为多年未能更新自己的作曲知识,变得有些疏于创造。

4:流行音乐未来会朝着古典小品的发展,使用的技法包括但不限于:赋格、卡农、复调、转位挂留和弦、平行关系、离调、四部和声等等技法。当下的音乐断档,会催生出两条音乐发展线路:一条是旋律已死,另一条是更高阶的作曲。

综上,旋律已死是一个流行音乐视角下的商业迭代行为,但是在古典视角下这才哪到哪。当拥有更少知识的流行音乐市场认为旋律走到尽头的时候,实际上世界上永远有一批人伟大的创造者,他们永远在以超出局限性认知的方式推动着世界进步。

小时候,我认为自己能拿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我失败了。可是即使我失败了,也不影响诺贝尔物理学将每年颁发给一位位陌生的天才。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流行音乐的旋律已死。音乐人面对创作困境的时候,要做的应该是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视野和能力,而不是感叹流行旋律结束了。这才哪到哪?

0 阅读:6

以莲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