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何赛飞在《承欢记》中饰演的妈妈形象,很多观众会评价她没有边界感,管得太多,性格太强势……
可是年轻人的感受重要,难道妈妈的感受就不重要吗?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站在一个妈妈的角度来看待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就能明白,其实她们也有在努力学着做一个好妈妈,她们已经将这作为毕生要学的功课。
如果你对妈妈多一点了解,就会知道她爱你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受自身幼时经历影响。
剧中麦承欢和妈妈在经历一次次的矛盾和冲突后展开了一次交心的沟通。承欢妈妈也是发自肺腑地告诉自己的女儿,自己这些年为什么如此紧张她。
承欢妈妈小时候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受了不少委屈。从那时开始,她就暗暗发誓,将来生了自己的女儿,一定不会让女儿受委屈。
承欢妈妈也曾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可是很无奈她能力有限,她做不到。
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让承欢的妈妈感到很焦虑,可是心中执念太深,她就胡子眉毛一把抓,能抓到什么算什么,这才导致她的有些做法在旁人看来有些极端,不可理喻。
如果你能看明白这一点就知道,妈妈拼劲力气去争取的都是她心里觉得最好的,而这最好的,她只想给你。
对于妈妈这份沉甸甸的爱,我们可以不接受,但我们不能不理解。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要求一个妈妈事事理想而周全。
如果你对妈妈多一点耐心,就能明白妈妈早已习惯牺牲自我成全子女,要改变这个习惯很难。
承欢妈妈将女儿骗到与辛家亮的订婚现场,这一举动直接将麦承欢逼走,搬出了家。
承欢收拾东西搬走的时候,妈妈问过她一句话:“你现在二十九了,要跟我要自由,你九岁的时候为什么不向我要呢?”
承欢继承了奶奶的兴安里,一心想要优化饭店的管理制度,可是每当自己铆足了劲儿在员工面前立威的时候,妈妈总是突然闯入她的工作拖后腿。而这也进一步激化了母女之间的矛盾。
妈妈对此很不解,她从成为母亲的那一天开始就围着女儿转,转了这么多年,女儿突然不需要她了,嫌她烦了。
这种付出自己所有将你养大成人,到头来却浑身是错被自己深爱的孩子所嫌弃的滋味儿,真心不好受。
我们小时候渴望妈妈的怀抱,依赖妈妈的照顾,恨不得每天都挂在妈妈身上。从出生到我们成人,这二十年左右的时光,妈妈早已习惯了将我们视为生活的重心,被孩子需要就是她们最大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们却喊出了自己的独立宣言,不想让妈妈再插手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感情。
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和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当你希望妈妈放手的时候,不妨多给她一点耐心。
如果你对妈妈多一点关注,就会知道她不是不相信你,而是想要为你做的多一点再多一点来证明她不是多余的。
承欢管理奶奶留下的兴安里,她自己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想要通过这个契机来证明自己。可是她的妈妈却总是这里不放心那里不放心,不打招呼就掺和到她的工作中来。
到头来,妈妈的方式方法不妥帖,女儿更是忙的焦头烂额。
在妈妈眼里,承欢一直都很优秀,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女儿不行,她之所以总是忍不住去管女儿的事情,就是因为女儿成长带来的落差感让她有些无所适从。
女儿的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和自己亲近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慢慢的,妈妈就觉得自己不再被需要了,是多余的了。
越是有这种想法,就越会不受控制的去女儿面前晃悠刷存在感,她不是想添乱,不是想耍威风,她只想向自己证明,她对女儿来说还是有用的。
作为子女,不能总是要求妈妈一直关注并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也要多多关注妈妈的情感需求。
如果你能多一点陪她,多一点表达自己对她的爱,她自然不会这般患得患失。你是她用命守护的宝贝,她受得了生活上的苦,却唯独接受不了你不再爱她。